分卷閱讀2
這塊地倒是不小,足有兩畝大小,在村民們的幫襯下,蓋起了房子,吳獵戶就成了村子里的一員。只是,他們的家,離最近的姜奶奶家,也足足有一里多地遠。 為何大家都不往這邊來呢。原因有兩點,一點是靠水遠,吃水用水不方便,得去姜奶奶屋后頭挑水吃呢。 吳家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水,門前時而有山上的溪水流下來,形成了一個小水溏,但很小,象個蓄水池子,旱季時會干掉。水潭沒水時,他們就上姜奶奶屋后頭去挑水,有水時,就在這里用水了。 水溏雖然小,光他們一家人用,多半時候還是夠用的。這些年,吳獵戶不停的把這小水溏擴大一點兒,近兩年來,他們幾乎就直接在這邊用水了。這是山上來的水,清澈的很,水還帶點甜味,反倒比河水要好呢。就是洗大件的衣裳被子類的還是得去河邊。 二是這頭靠近山了,大家都不敢往這邊來。雖然近處都是些石頭小山,山上大部分是石頭,植被并不多,沒什么危險。石頭縫里的泥土間,這里一簇那里一簇的長著一些歪歪扭扭的小樹,又或者茅草荊棘等野生花草樹木,把這石頭山點綴得有點兒綠色。就是打柴,都沒有人看得上。過了這些小石頭山,再往里走,就是大山區了。更加沒有人敢去。所以,倒是便宜了吳獵戶一家,占了這么大一塊地方。 因為離村民們遠,大家又都忙,吳獵戶的媳婦又不出門,吳獵戶自己也忙得沒有空閑時間與村子里人閑話談笑。所以吳家在村子里也算是個異類了,交好的人家很少。就是當初吳獵戶救過的幾戶人家,也慢慢與他關系淡了。關系最好的姜奶奶家,也是因為互相有幫助,來往的多,才有了感情的。說起來,吳家在姜吳村,是個很奇特的存在。 姜吳村人口不少,日子過得也不怎么樣。但是總算是大家都能混個大半飽,日子還過得下去。 姜吳村的人,全靠種田為生,各家都有兩三畝良田,并幾畝薄田。只是薄田東一塊,西一塊的,基本上是自己開荒開出來的,不能夠正經糧食,所以大家雜七雜八的什么莊稼都種,一年到頭都在忙,就為了混飽肚子。 吳獵戶安置下來后,只得進山打獵維生。好在他本來就身手矯健,個子高力氣大,膽子大。村子里的人不是不眼熱他能進山打獵,但是卻沒有人敢和他一起去,曾經也有人跟著去過,但最終卻沒有人敢再去第二次了。 一來太過危險,二來太遠,吳獵戶有匹毛驢,可以騎來騎去的,在路上花的時間短,別人都得步行,一去一回就是什么也不背,這樣翻山越嶺的,也得五天一個來回。如果打到了獵物,都只能背回來,那山路又極窄不好走,越發需要的時間長了,一個不小心,說不定還會摔落下去。 況且大深山就是吳獵戶也不敢進,他不過是在大山邊腳上行動,找到獵物也有限,不過都是些山雞野兔子類的小東西,還不值錢。這樣算起來也不劃算,所以村子里也沒有人愿意跟他去打獵了。畢竟家家都有田地,勉強也能過日子了。何必拿著命去拼呢。 第2章 奇葩 吳獵戶在姜吳村安家十來年了,生了三個娃娃,全靠姜奶奶幫著拉扯大的,丑姑出生時,吳獵戶因為媳婦是頭胎,還特特的請姜奶奶幫著去請了個產婆過來接的生,還給了產婆二十個大錢及一只山雞當費用。 鄉戶人家請產婆的少,這些費用也沒幾戶人家愿意出,都是自己家的老一輩們一起接生的。那時候,大家就明白了吳獵戶非常疼媳婦。 丑姑生下來時,產婆嘆了口氣,對吳獵戶說:“是個女娃娃,臉上還長了一塊胎記,又黑,丑得很?!?/br> 產婆心想這對夫妻,女人漂亮的象神仙人物,男人也長得整齊的很,以為會生下個漂亮的小娃娃呢,可這娃娃卻一點兒也不象爹娘,最重要的是,臉上還有塊胎記,真是可惜。 當時丑姑娘就讓把她扔了,吳獵戶接過孩子,最終卻不忍心,留了下來,由姜奶奶幫著照顧媳婦的月子并幫著他養孩子,出了月子丑姑也長大了些。這娃兒,雖然不曾吃一口奶,一出生就喝稀米湯,但也一樣養得壯實的很。不過后頭她娘生的兩個兒子,也一樣一口奶也沒吃過,因為這婦人不僅沒奶水也不樂意管孩子。 看著滿月后,長大了一圈的小姑娘,姜奶奶也說:“丑點也不算多大事,興許長大了就好看了呢。瞧,這娃子還很精神的。你給娃兒取個名吧?!?/br> 吳獵戶想了想,最后給女兒取了個丑姑的小名兒。姜奶奶笑道:“丑姑這名字也不錯?!狈凑l戶人家的,取的名字都隨意,什么阿貓阿狗,大牛小虎的都有,甚至還有就直接大丫,二丫的叫著呢。 吳獵戶倒是蠻喜歡丑姑的,跟著姜奶奶慢慢學會了帶孩子。姜奶奶家里窮,也沒有勞動力,吳獵戶就經常幫她干體力活,兩家互相幫助,感情很好。丑姑也是跟姜奶奶的孫女兒姜春花長大的。 等到丑姑的娘生二胎時,丑姑已經三歲了,這回她娘生下了一個兒子,長得濃眉大眼的,和吳獵戶很象。這回依舊是姜奶奶幫著照顧了月子,等老三出生時,丑姑都能幫著侍候月子了。姜奶奶不過是幫著照顧了前面三天而已。吳獵戶自己也什么活兒都干,女兒干不了的,他就自己動手,總之把媳婦侍候的象太后一樣。 有個這樣的嬌花般的漂亮媳婦,在姜吳村吳獵戶連個說話的伴都找不到,大家一來羨慕嫉妒恨他有個神仙似的媳婦,二來又覺得他寵媳婦太過。吳獵戶打一趟獵,就在家里歇幾天,幫著丑姑干著家里的活計。一年到頭,就沒幾天閑功夫,農忙時還會到隔壁的寧家村去打短工,換取一些糧食回來。 按理說,他這么能干,家境不該這么差??墒且驗樗眿D還要求高的很,吃的穿的都比他人精貴。比如吳獵戶及三個孩子,吃的都是粗糧夾細糧??伤眿D兒只吃細糧。大家穿的都是粗布衣,他媳婦穿的可是棉布衣服。 吳獵戶的媳婦為這個家做的唯一的活兒,就是她給一家人縫制的衣服鞋襪。不過,她不給丑姑縫。丑姑的衣服都是姜奶奶幫著縫的。這女人的女紅也不算太好,給大家縫制的衣服鞋襪也都是普通貨,反正村子里大多數人都這樣,也沒有人在意了。女紅好的,會做些繡活去賣工錢。貼補家用,所以家里自己穿的用的,哪有閑功夫好好做啊。 現在的丑姑已經會女紅了,是跟著姜奶奶和姜jiejie學的。水平和她娘一樣,普通水準,勉強夠用。精細活兒一樣也不會,比如繡花啦,比如做工復雜點的大衣服與襖子類都不會,還得靠姜奶奶與姜jiejie幫忙。她娘是不會管她的,更不可能教她。她眼里就沒有這個女兒,當然了她對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