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8
,再另作安排。羅家人以及羅用的那些弟子在洛陽江南等地,亦有不少產業,但是安普他們既是昆侖人出身,眼下還是待在這長安城中更為穩妥。雖說在這長安城中,現下依舊存在買賣昆侖奴的現象,但既為國都,治安自然總是要比別處好些。就在前些年,中原地區買賣南方蠻人都還比較常見,照理說那些也是唐人,都能被人搶掠了去賣,更別提原本就是以奴仆身份生活在大唐的昆侖人了。這一晚,羅用尋阿普說話,問他這一次來長安,是否還有其他的打算。阿普據實相告,說自己上一次來長安城獻糧種的時候,期間見過不少昆侖人,與他們有過一些交談,其中很多人還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重獲自由之身,不再為奴。“長安城中的昆侖人皆是為奴,別處亦然,許多唐人便以為昆侖人天生便是奴仆,我常常憂心,我的族人終有一日亦將淪為奴仆?!卑⑵諏α_用說道。無論是為了長安城中那些渴望自由的昆侖奴也好,還是為了他的族人也好,甚至只是為了自己,他都很想改變這種現狀。“此事怕是十分艱難?!绷_用言道。“我知?!卑⑵招闹杏袛?。“縱使你為此耗費終生,也未必能夠達成?!绷_用又道。“耗費終生亦無妨?!卑⑵照f。羅用于是便不再言語。昆侖奴的問題,不僅僅涉及昆侖人,它其實關系到眼下這個社會普遍存在的蓄奴現象。只要在大唐這片土地上人口依舊是可以合法買賣的,那么什么人便都有可能被賣,并非單單只有昆侖人。即便是身居高位之人,有朝一日跌落了,他和他的家人很可能就會淪為奴婢。然而現在若說讓那些上流階的人層放棄蓄奴,那他們是萬萬不肯的。若是家奴不再為奴,那要如何保證他們的忠心?如何才能讓他們不去忤逆自己的家主?在二十一世紀,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條底線,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即便這一條底線也是時常受到挑釁和踐踏,但它始終都在人們心里,不會輕易被誰抹去。而在公元七世紀這時候,那條底線是不存在的,存在于這個時代的人們心目中的,是另外一條線,那就是主人與奴婢之間的界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br>“奴婢既同資財,即合由主處分,輒將其女私嫁與人,須計婢贓,準盜論罪?!?/br>“諸主毆部曲至死者,徒一年,故殺者,加一等,其有愆犯決罰至死,及過失殺者,各勿論?!?/br>“其有過失殺緦麻以上部曲者、奴婢者,各無罪?!?/br>“諸部曲、奴婢告主,非謀反、逆、叛者,皆絞?!?/br>“……”從奴婢賤人律比畜產,到人人平等,這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也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而阿普他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幫助更多昆侖人,使他們獲得自由,從而逐漸打破人們心中昆侖人必然為奴的這種固有觀念。相對于推翻整個蓄奴制度,他們的目標顯然更容易達成,羅用也表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愿意為他們提供助力。“眼下這般形勢,爾等欲行之事,就如火中取栗,只可一粒一粒慢慢取之,萬不可心急,亦不可輕易與人沖撞?!?/br>昆侖人的力量十分弱小,若是一時間太過心急,引起長安城中某些大家族的反撲,屆時矛盾升級,這大唐上下,又有幾個人會站在昆侖人那一邊呢?“我知?!卑⑵沾饝?。“如若遇著難纏之人,你便來尋我商議,我這些年在這長安城中亦識得幾個人,興許也能有些助益?!绷_用說道。“又要與師父添許多麻煩?!卑⑵锗嵵叵蛄_用行禮拜謝。“麻煩些總是難免,該做的事情,再麻煩也是要做?!绷_用說道。羅用從前也是很怕麻煩,近年卻是有些轉性,常常要與這些麻煩事較勁,看最后究竟是他自己怕麻煩多些,還是那些麻煩事怕他這塊棺材板多些。作為阿普的師父,聽到自己的弟子說愿意為做這一件事耗費終生的時候,羅用心里其實是很驕傲的。然而又怕他吃虧,不愿白白看著這一顆赤子之心,最終卻喂了狼,于是細細與他叮囑:“爾當謹記,未必所有與你有著同樣膚色,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便都是好人?!?/br>“弱小并不等同良善,同情與信任之間的界限,需得時刻劃分清楚?!?/br>“……”這一夜,師徒二人促膝長談,直到天色將明,才各自歇下了。幾日之后,又逢初一大朝,羅用清晨在家中吃完早飯,坐著馬車出門,趕在坊門初開之時出發去上朝。農歷五月初一,長安城中已是春末時節,早起并不艱難,再者羅家居住的縣主府距離宮城并不很遠,上朝之日亦無須起得十分早。馬車駛出縣主府的時候,時間約莫是清晨五點,坊門方才開了,進出行人已有不少。坊間那幾家賣吃食的鋪子,更是早早便已開張,這時候一些鋪子里的店家伙計正忙得腳不沾地。羅用推開車窗,看著街上的景象,寬敞的水泥路面,水渠邊是楊柳低垂,臨街各間鋪子大多都已開張,坊間街道上行人車馬頗多。入目所及,這些往來的人們大多穿著彩色衣裳,倒也不是說他們這個坊的人出身個個都很高,而是這衣服顏色的事情,現在已是沒人管了。自從上回朝堂上有人說過這件事以后,那些新式布坊確實也是消停了一段時日,后來風聲過了,又都紛紛開始賣貨。初時只是十分低調地買賣些許,后來見是沒人管,便也放開了手腳,從前那幾家最早的商號,加上后來又新開的幾家商號,這些新式布坊紛紛活絡起來,不多久,這長安城中的布料市場又再次紅火起來。現在長安百姓但凡是手頭寬裕點的,就要給自己和家人買機織彩布做衣裳,滿大街都是穿這種衣裳的人。看著眼前這番景象,羅用不禁想起唐律上關于婚姻的一條:“人各有偶,色類須同,良賤既殊,何以配合?!?/br>這里的色類,并非是之不同膚色的人種,而是指不同顏色的衣服,代表處在不同階層的男女。如今再看這坊間,再想通過衣著顏色辨別一個人的身份出身,怕是很難了。想到這里,羅用心中便覺十分快意。待到了宮門,羅用下車步行。初一十五這兩次大朝,上朝的官員比較多,羅用剛到,便遇著一個常在機器坊與他學算術的同僚,兩人打過招呼,一同往那上朝的大殿行去,之后又陸續遇著幾個相熟的。不多時,他們又遇到正要出宮的徐內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