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4
種消費逐漸成為習慣,到南北雜貨去買糕餅,對于當地百姓來說,就會變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吳幼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在鄉人眼中很高端很遙遠的一種消費,逐漸培養成他們的日常消費。事實上,就目前來說,常樂縣轄下各村鎮,至少三成以上的家庭是具備這種消費能力的,隨著白疊花種植以及各行各業的不斷發展,將來還會有更多人家富裕起來。對于那些現下還比較貧窮買不起糕餅的家庭,這一次的免費贈送,至少也可以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點念想。這份念想是美好的,也是可以創造價值的,無論是對于這些貧窮的人們,還是對于南北雜貨來說。轉眼便到了通渠這一日,一切都仿佛做夢一般。城中許多百姓天不亮便起來了,聽聞昨日便有人上山,分別將山上幾個分流的出水口堵住,讓水流順著雪靈渠一路流淌下來。在這條雪靈渠途經的幾個村子處,都建有數尺高的低矮水壩,這些水壩能攔截流水,在那一段水渠形成一個不大不小的水潭,方便當地人取水。那些人昨天上山處理分流的出水口,以目前的水流大小,經過一個晚上的積累,在相繼填滿上游幾個水潭以后,預計今日應該能流到常樂縣城外面。這一日,很多人早早來到水渠邊上等候,而這條水渠果然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先是一些渾濁的帶著污泥草屑的水流,沿著渠道一點一點浸潤了河床,同時也浸潤了岸邊許多人的心房、眼眶。然后漸漸的,流水越來越清澈,緩緩順著渠道流淌,在這秋日陽光下,清凌凌發著光一般……有人忍不住走到下面的水渠邊上,伸手摸了摸那些清凌凌的水流,那手一放下去,只覺一股透心的清涼舒爽,掬一捧來飲,甚是甘甜。這便是從那大雪山之上流下來的雪水??!感慨感動之后,便是整日的狂歡。有人在水渠邊上設宴,有人跑到城里去領糕餅,這般多的人,原本以為要排很長時間的隊,結果那南北雜貨卻出動了許多人員,不到半日工夫便把所有糕餅按照名冊分發完了。許多人便抱著糕餅在這城里頭看熱鬧,這兩日常樂縣城中來了許多商販,還有人請來了那雜耍的班子,唱歌跳舞的伶人歌姬,各色商品貨物,各種表演,看得人眼花繚亂。縣衙那邊亦貼出公文,為慶祝雪靈渠通渠,連續三日解除宵禁,讓眾人盡情游玩,又叮囑眾人注意自身以及財務安全。不僅宵禁解除,就連城中許多作坊都放假了,之后這三日,他們便都不干活了,整日里只管游玩閑逛。對于絕大多數常樂人來說,他們畢生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盛大的節日,這般熱鬧的景象。歡慶過后,便到了羅用他們要離開的時候,這時候眾人心中快樂的余韻還未消去,面對這場分離,也并沒有顯得特別傷感。百姓們依依不舍地將羅縣令送到木軌車站,有人上前說些惜別的話,那些個不會說話的,便伸長了脖子遠遠地看著。看著他們一行人上了馬車,前前后后好幾輛車,天色還未亮透便走了,道是要趕去長安城赴任,這些時日以來為了這條雪靈渠,著實有些耽擱了。馬蹄子踏在木軌道中間噠噠作響,那一輛輛車子沿著木軌道滑出去,不多久便行得遠了,消失在一片灰茫茫的天地之間,不見了蹤跡。直到這時候,有人才后知后覺地抹起了眼淚,引得其他人也難過起來,擦擦淚水,眾人陸續散去了,稍晚些時候,該上工的還上工,該做買賣的還做買賣。在常樂縣城外面的一片山崗上,聽聞羅縣令他們的隊伍,今日一早要從這條木軌道上過,有些鄉人早早便等在了這里。等了好些時候,先是聽到一陣馬蹄聲響,然后在那一片戈壁與田野之間,遠遠看到有幾輛馬車順著軌道過來了,那些馬車之間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從他們這片山崗下面的木軌道上駛過,一輛又一輛……第414章外甥女這次與羅用一同回長安的,除了衡致阿枝等人,還有羅二娘。羅二娘在河西發展了這么些年,現如今她手頭上有資金有技術,還有三家經營良好的作坊,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貨源,她這時候回長安,自然就是為了開拓中原那邊的市場。二娘是羅用的阿姊,白以茅都能知曉的事情,二娘自然也很清楚。按照羅用的說法,那鏡鐵山鐵礦儲量極大,到時候那么多鐵礦石被開發出來,往東邊若想賣往中原,便要翻越焉支山,加上路途遙遠,運輸成本極高。往西若是想賣往西域各國,鐵這個東西又很敏感,輕易不能出關,郭孝恪肯定也不敢那么干。所以說,在這個鐵礦開發出來的前期,主要的銷售市場便是隴西當地。隴西總共就這么一片地方,人口少,消費能力也比較有限,大量鐵礦石沖擊市場,若是不出意外,當地鐵價很快就會降下來,這也使得鋪設鐵軌成為可能。而郭孝恪真正掙錢的時候,便是這條鐵軌鋪好之后,火車這種新式交通工具投入使用,使得運輸能力大大提升,運輸成本得以降低。到時候他們這邊的鐵礦石便可以運往涼州等地,甚至銷往中原,那運輸一事,橫豎只要燒點石炭便可,又不需花費那許多人力物力,石炭這物什伊吾那邊便有很多,就在郭孝恪管轄的地界上。待到那時候,隴西這邊許多物產便都可以經由這一條鐵軌輸送到隴東乃至中原,這其中便包括羅二娘在常樂縣那兩家作坊的產出。另外,二娘還打算讓人從隴西大量收購價錢低廉的白疊花,運往中原,然后她們再在中原那邊興辦作坊,在銷售地興辦作坊的好處,是可以及時根據顧客的需求調整生產,更加深入當地市場,同時也有利于她們從當地吸收人才資源。羅二娘現在也是有錢了,早年她與彭二等人,跟隨趙家商隊,一路從老家西坡村前往涼州城,那時候真是能省則省,恨不得連口糧都從家里帶出來,衣裳鞋襪被褥等等帶了一堆。這回卻是輕裝上路,只要是能花錢買來的,亦或是到了長安城以后能夠重新打造出來的物什,便都不帶了,只管帶上錢財人手,和些許別處買不來的物什。羅用這邊帶的東西也少,主要就是他的幾名弟子,以及一些財物,還有一頭驢。這頭驢畢竟養了這么多年,都養出感情來了,丟掉是萬萬不能的,這回他們從常樂縣出發,一路坐木軌馬車出行,給五對也弄了一輛運貨的馬車,讓它在車斗里待著。那車斗里除了五對,還有幾個醬壇子,早前大伙兒往它那車上搬醬壇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