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1
及城中幾條主干道上的公共照明,始終沒停。這沼氣一停,羅用原本還擔心城里的氣氛變得蕭條沉寂,倒是沒想到,城中百姓為了省點燈油,到了晚上一個個就都往街上跑,顯得這城里頭更加熱鬧了。街尾那家棺材鋪的娘子為人慷慨熱情,她家鋪子里地方大,夜里點上兩三盞油燈,罩上那釷石燈罩,照得整個鋪面亮堂堂的,每日里招呼相熟的婦人們到她那里做針線說閑話,很多小孩也都跟著去。婦人們成堆坐著,或是埋頭干活,或是嬉笑閑聊,小孩們也是三五成群嘀嘀咕咕,湊在一起各自玩著,也有在那一口口新棺材上鉆來鉆去爬上爬下的,只要不損壞了物什,抑或是吵嚷哭鬧起來,大人便也不管。男人們喜歡聚在一起吃酒,尋常也不去那些太貴的酒肆,只揀那幾家物美價廉的,亦或是與店家相熟的鋪子,少少花上一點錢,便能有滋有味地在那兒坐上一二個時辰,有些小孩也愛去,就跟在大人身邊蹭幾口小菜。十二月中旬,一群從長安來的僧人途經常樂縣,這些僧人乃是為了迎請玄奘法師而來。幾個月以前,他們這些長安僧人便聽聞玄奘法師已經從那天竺回來,時下正在高昌城中講經布道。僧人們知曉玄奘法師與那高昌國王交情頗深,再加上高昌現在也是比較有名的佛門之地,擔心他在那里停留太久,甚至是被高昌人招攬,干脆就不回中原了。于是長安城那邊的各大寺廟,便有不少僧人聯合起來,組成一個臨時僧團,一同前去高昌城迎請法師。事實上他們的擔憂確實也是有必要的,羅用在書上看到的原歷史是:玄奘法師于貞觀十七年離開印度,貞觀十九年正月抵達長安城。這會兒都貞觀十八年臘月了,他還在那高昌城待著呢,也不知道具體打算待到什么時候去。中原來的僧人不食rou,在這個一到冬天大家都集體吃羊rou的年代里,不吃rou就很麻煩了。好在常樂縣這里豆腐豆干豆皮豆卷之類的吃食不少,又有豆芽胡瓜菘菜之類的蔬菜,再加上幾種米面糧食,倒也整治出來幾道像樣的素食。羅用與長安各個寺廟的關系都還不錯,前兩年他們羅家出了一點事情,四娘殺了兩名賊人,羅用為了她的名聲考量,那段時間常常帶她到各個寺廟行走,又教僧人們做豆腐之法,讓他們傳授給當地百姓。這一次,這些僧人途經常樂縣,羅用也是十分熱情周到地接待了他們,又是準備素食,又幫他們安排住處。這些僧人早前在長安城的時候,就聽說羅用現在把常樂縣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當地百姓豐衣足食,經濟發展蒸蒸日上,又有那做宣傳,很多長安人都把常樂縣這個地方想象成世外桃源一般。又道這羅三郎愛民如子,早早便把那紅薯種子分發給了當地百姓,又使他們家家戶戶都能點起沼氣燈……“這些事,就是長安城也是不及的?!庇幸粋€僧人如此夸贊羅用道。“如何敢當?!绷_用連忙推辭:“這常樂縣人口少,治理起來總是容易些?!?/br>“三郎莫要謙虛?!?/br>“并非謙虛,此乃實情也?!?/br>大娘早前也在信中與他提過,言是今年開春,在長安城那邊,朝廷方面并沒有把紅薯種子分發給城中百姓,只是給了各地官府,還有一些官員,以及皇親國戚。不少長安百姓對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道是他們身在天子腳下,道不如常樂縣那邊陲之地。羅用當時一聽這個話,便覺有幾分不妙,怎的如今這僧人又提這茬,莫非這般說話的人很多不成?僧人們趕著要去高昌城迎請玄奘法師,只在常樂縣中休整了一日,隔天便走了。然而這些僧人們的到來,卻給羅用帶來了一個不太好的信號,長安百姓若是見天的說,身為長安人還不如常樂人這類的話,有些人聽了肯定不高興啊,莫說那長安縣令,皇帝估計也不愛聽。長安城那邊若是不想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很可能就會把羅用調任到別的地方上。雖說羅用原本也沒打算在常樂縣這個地方扎根,但是眼下這時候,修水渠的事情才開了個頭,南北雜貨還未開張,城北的新區也在規劃中,這么多事情沒做完,突然就被調走了,那算是怎么回事呢。羅用一時并不想離開常樂縣,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早作打算。水渠該修還得修,城北新區的規劃可能就要先放一放了,他們馬上就要開張的這一家南北雜貨新店,暫時還是先開在老城區比較穩妥。羅用這邊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長安城那邊,果然也沒讓他失望。從開春那時候便已埋下的隱患,到了冬天這時候,終于還是有人拿它做了文章。近來,圣人因為那高血壓的事情,好像又不怎么想要御駕親征了,一些原本打著各種主意的家族,這時候便也不得不把那些計劃擱置下來。卻也沒有真正清靜幾日,有些人便又要開始鬧幺蛾子,橫豎在這朝堂之上,家族派系之間的爭斗從來也沒停過,這一回,有人又把矛頭指向了羅用。“小小一個常樂縣,竟敢與長安城相比,那羅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過就是一些坊間閑話,陳右丞未免危言聳聽?!?/br>“那羅用乃是難得的良才啊?!?/br>“雖有才干,然依我之見,此人分明就有反骨!”“……”“圣人明鑒?!?/br>“……”皇帝老兒在龍榻之上坐著,眼睜睜看著下面這些臣子們因為羅用的事情又吵起來。這朝堂之上因為羅用的事情發生爭吵,那也不是頭一回了,只是這一次為羅用說話的那些人,不再像最初那般,僅僅只是出于惜才的心理,亦或是站在公道的角度,有些人現在分明也是與羅家有了往來,于是這回就站到了羅用那一邊,還有一些人不欲與羅家人交惡,亦或是同樣有心結交的,這時候便也跟著打太極和稀泥。再看看這回挑事的那些人,他們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呢。坊間百姓都說羅用有大才干,他把那常樂縣治理得比長安城還好,然后自己這個當皇帝的聽了之后一生氣,就把羅用給捋下去。事情若是果真如他們所愿那般發展,那將來這天底下的人該得怎么評價他?這些人莫不是真以為他老糊涂了不成?又想除掉羅用這個眼中釘,又想讓自己這個當皇帝的給他們背鍋,倒是挺敢想。待到下面這些臣子們吵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道:“羅用既有大才,便不能只叫常樂縣那一方百姓受益,長安百姓也需要這般有才干的父母官啊,依我看,還是讓他回長安來當縣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