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5
再回來,如此一來,不僅紅薯這個東西可以順理成章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阿普他們的族人也能因此受到大唐的庇護。只是看看眼前的這一片茫茫天地,這個荒蕪的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危險,就算同為人類,也把他們當成奴隸和奇珍異獸看待,如此危機重重之下,他們果真能夠活著回來嗎?還是說,其實他們早已像眼前的這些塵埃一般,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一片茫茫天地之間……羅用不知道的是,就在前幾日,喬俊林等人在伊州邊界的某個小城,遇到了一個從高昌那邊過來的商隊。聽那個商隊的人說起,高昌城那邊近日來了一群昆侖奴,言是要與天可汗獻糧種,只是剛到高昌城,那群昆侖奴里的老首領就不行了,這時候他們就在高昌城中,怕是要等到辦完了老首領的后事,才能繼續啟程。喬俊林等人一聽這個事,連忙就往那高昌城趕去,待他們抵達高昌城的時候,城里的僧人們正在為阿普的父親做法事。這個生在尼羅河畔長在尼羅河畔的部落首領,在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的時候,卻不得不帶領他的族人遷徙。遷徙之路艱辛漫長并且危險重重,當初他將首領之位傳給阿普的時候,族人們就擔心他們的老首領快要不行了,但他卻神奇地堅持了下來,拖著他老邁的身軀,和族人們一路走到了高昌城,在這個佛光普照的和平之地,這才終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原高昌國王麴文泰稱他是一個英雄,安西都護郭孝恪也敬他是一條漢子,他們為這個昆侖人首領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城中飄蕩著陣陣梵音,平和而又壯闊,那些飽經風霜瘦骨嶙峋的族人們,仿佛也在這梵唱之中得到了安慰,他們或是嚎啕大哭,或是飽含熱淚,不敢相信,他們竟然真的做到了,靠著自己的雙足,一步一步走到了這個傳說中的東方國度……葬禮過后,喬俊林等人去見了阿普。阿普老了,這一別不過二三年,阿普看起來卻像是老了十余歲。“我師父他好嗎?”阿普問喬俊林。這幾年的時間對他來說太過漫長和艱辛,也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生死的無常,這一刻,他只想知道羅用現在還好嗎。喬俊林看著眼前這個黑人阿普,不知怎么的,竟也像羅用那般,生出了想要逗人開心的念頭,于是他想了想,回答說:“挺好的,又長高了?!?/br>“哈哈哈哈!”阿普果然很高興,笑得眼里都溢出了淚花:“那就好,那就好?!?/br>第362章相見阿普他們帶來了紅薯,因為之前在大食國耽擱了太長時間,當初從部落里帶出來的很多紅薯因為儲藏條件有限,都爛掉了。離開大食國以后,他們找了一個沒有人煙的山谷,將剩下的紅薯催芽,就地種了一茬,他們小心翼翼地躲避著人群,保護著自己的田地,有時候也要和野獸搏斗。在紅薯成熟的季節,族人們飽食數日,最后終于還是帶上剩下的口糧,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一片土地。他們知道,在那一片小國林立的土地上,并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過不了多久,大食人說不定也會將那里吞并。他們不想淪為大食人的奴隸,雖然那幾個從大唐回去的人也說過,大唐的貴族把他們當成奇珍異獸販賣,但那是不一樣的,畢竟一個國家可以失去幾頭奇珍異獸,卻絕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輕易失去那么多的奴隸。而且這個部族里的黑人們大都相信,大唐雖然遙遠,但是那里有阿普的師父,他可以幫助他們。事實也并沒有讓他們失望,早前他們這些人剛剛走到邊關的時候,遇到了郭孝恪的隊伍,阿普說自己是羅用的弟子,帶著族人前來歸順大唐,并有糧種要獻給天可汗。那些官兵并沒有為難他們,只是一路將他們押送到了高昌城,路上也算是比較客氣,態度并不兇惡。還有一個官兵不停地詢問阿普:“你真的是離石羅三郎的弟子?那羅三郎怎的會收一個昆侖奴做弟子?”在得到阿普肯定的回答,并且講述了自己與羅用認識的經過的時候,這個官兵就表現得特別羨慕:“我也是關內道出身,早前羅三郎與他的那些弟子在我們關內道鋪了一條水泥路,當地人對他們可敬重了,整個關內道就沒有不知道離石羅三郎的?!?/br>“你這兩年去了西域,興許并不知曉,羅三郎有幾名弟子現如今便在河東道興辦針坊,不僅把針賣到長安洛陽,就連江南那邊的人都用他們的針?!?/br>“你那些師兄現如今可都發財了,瞧瞧你這窮樣,哈哈哈哈!”“不知道你們師父收弟子是個什么章程,像咱這些個窮當兵的,他收是不收?”“……”這些黑人們之前便與阿普他們學過一些漢話,這時候雖然并非句句都能聽得懂,但大約也都能感覺到,阿普的師父確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這樣的認知讓他們忐忑的心情安穩了很多,待到老首領的葬禮過后,聽聞有那離石羅三郎的友人來尋阿普,族人們俱都翹首以盼,想要知道那羅三郎會怎么安排他們,他們在這個東方國度,究竟會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唐儉喬俊林等人這一日不僅見了阿普,也見了郭孝恪和麴文泰麴智勝父子。郭孝恪眼下是立功心切,對那獻糧種一事,他必定是要插上一腳,麴氏家族也有心借這一件事宣傳他們高昌城佛法昌盛人杰地靈舉世無雙,阿普卻一心只想去常樂縣找羅用。最后這些人合計出來的結果是這樣的:阿普他們帶來的那些紅薯里頭,把最好的挑揀出來,讓郭孝恪派人送往長安城,獻與天可汗,剩下那些不好的,就算送到長安城,肯定也會爛掉,干脆留在高昌這邊種種看,至于這些昆侖人,既然他們想去常樂縣,那就讓他們去吧。“那紅薯呢,常樂縣那邊不得也要幾個紅薯???”唐儉對這個結果不甚滿意,合著他們常樂縣最后就得了個燙手山芋,好處全讓這些孫子分完了。“你要那紅薯作甚?”郭孝恪就說了:“待到來年推廣新糧,定是不能少了你們常樂縣?!?/br>這紅薯實在好吃,早前在得了這批新糧的時候,郭孝恪就按那些昆侖人所言,烤了一個來吃,那個香甜軟糯,嘖嘖,他現在已經等不及要向朝廷邀功了。“唐大夫莫要心急?!濒鹞奶┮舱f:“來年那新糧出來了,常樂縣一時若是分不著,我便叫人從高昌這邊送一些與你?!?/br>“正是?!惫‖F在也算是半個高昌人了,自然也為高昌說話:“這些高昌人很會種糧,先前那金瓜他們都種活了,這回這些紅薯眼瞅這就要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