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2
也不盼你能日日都在跟前孝順,逢年過節與我捎些羊rou便好……”兩日后的這一個清晨,這名少年郎吃過了嫂嫂們為他煮的一碗馎饦,揣上幾個烙餅,接過阿娘給他收拾的一個包袱,這便與幾名同村一起,往那常樂縣城而去。村正家的長子趕著牛車送他們進城,村民們一路送著他們出了村口,這回同去的人不少,有年歲稍長些的,也有年少的,村正家的小兒子也去。村正一家算是他們村里的大戶,然而在他們這種邊陲之地的荒野小村之中,即便是村里最好的人家,那也好不到哪里去。雖是擔著村正之名,卻并無多少俸祿,前些年他們村正得了一場大病,斷斷續續拖了好幾年,生生把家里給掏空了,待那錢帛糧食都花完了,他便不肯叫家里人請大夫也不吃藥了,田產他是說什么也不肯賣的,就這么拖著,不曾想近幾年漸漸又好起來了。這兩年他時常往來于他們村子和常樂縣城之間,幫村民們從城里拿些磨針的活計,縣里與他一些辛苦錢,倒也是一項貼補。他們家兒子多,孫兒輩現如今也有了好幾個,這一回他們村這些人打算進作坊,便是村正家的小兒子牽的頭,言是自己要出去掙些錢財回來,將他那兩個大一點的侄兒送到縣學去讀書,好不好的,多少也認幾個字。村正家的長子也說,等他們這些人在城里安頓下來以后,將來他自己也要去,在那作坊里隨便做幾個月的工,都比自家地里出得多,又不怕什么天災人禍,只管做工拿錢,省心。不過大伙兒都覺得他去不了,因為他得留在村里當下一任村正。牛車緩緩行出村口,在村子里的土路與外面那條水泥路交接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白疊花地。最大那一片是村正家的,去年秋后他在城里買了好些白疊花種子回來,還與村里人帶了不少,每回進城都要兩三日才回來,聽聞是坐在那縣衙門口挑揀種子。車轱轆緩緩轉動著,水泥路兩旁,大片大片的全都是白疊花地,從前一些種不了莊稼的荒堿地,現如今也有不少種上了白疊花的。眼下正是春末,地里還未開出白疊花,只是一片綠油油的苗子,若是不識得,便只當是尋常莊稼。幾個年輕人坐在牛車上說著話,夠想著將來的美好生活,主要就是掙了錢以后要怎么花。這條水泥大路上除了他們,還走著一些挑擔的推車的,也有趕著驢車馬車牛車的,還有趕著駱駝的。在他們前面不遠處,也有幾個坐牛車進城的,這時候他們就在那里大聲討論著白疊花的事情。“……”“今年這白疊花不知價錢幾何?”“若是太多了,羅二娘那羊絨作坊怕是要分揀不出來?!?/br>“聽聞那白疊花心甚是難剝?!?/br>“總不會叫我們剝好了再拿去賣?”“那要剝到哪年哪月?”“那羅縣令應不能這般?!?/br>“我猜她們那羊絨作坊,應是有什么精巧物什,能克這白疊花心?!?/br>“那得精巧成什么樣?!?/br>“這白疊花心除了用手剝,我看就沒有其他的法子了?!?/br>“正是,甚樣的精巧物什,還能比手指更精巧不成?”“……”這一邊車上幾個年輕人聽了他們的話,想象了一下那剝白疊花的精巧物什,約莫就是幾根木制的手指頭,在那里飛快地剝著白疊花,想想也覺得不可能。“那羅二娘的羊絨作坊,今年莫不是又要招人了?”趕車的村正長子這時候念叨了一句。聽聞那羊絨作坊的工舍都住滿了人,現如今一時便不肯再收人了,想要再進去人,那除非是里面有人出來,或者是她們的工舍又擴建了。那白疊花的花心那么難剝,今年縣里又種了這么多,村正長子覺得她們那邊到時候肯定得繼續招人。現如今從常樂縣去往晉昌城的木軌也通了,也有那載人的馬車,一人只要三文錢,打個來回也就六文錢,聽聞那馬車的速度很快,并且十分平穩,就跟坐在云朵上面一般,從常樂到晉昌,轉瞬便到了。今年那羊絨作坊若是再招人,怕是要來不少晉昌城那邊的小娘子,在那羊絨作坊干活,一個月至少也是四五十文,多的那就更多,三文錢的車資對她們來說并不算什么。這時候他們在這邊的水泥路上行著,旁邊的木頭軌道上,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一輛馬車跑過去,速度快得很。聽聞那趕車的車夫都是專門訓練出來的,每輛車上還有編號,并不是隨便什么人什么車都能上得了這個木軌。牛車在水泥路面上緩緩走著,日頭越來越大,越是靠近常樂縣城,周圍便越是熱鬧起來,縣城附近的幾個村子,每日都有農人進城賣菜,聽聞近來菜價頗貴,那些住得遠的村子,很是艷羨。在距離城門口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站臺,木軌馬車都是在那里上的軌道,有專人負責維持秩序,多長時間發一輛車,都是有章程的。那些馬車要上軌道,也是要花幾個錢,聽聞是要用在木軌的修繕維護以及這條軌道的運營上面。這里面的事情頗復雜,他們這些人也不太懂,就是覺得這條木頭軌道太便利了,馬車在上面跑起來太快了。他們這些人行到城門口的時候,又有一輛木軌馬車緩緩行到站臺停住,然后車門打開,從那車里陸續走下來十余個人。城門那邊,這時候已經排起了一條不長不短的隊伍,幾名差役守著城門,查問來人身份。“怎的今日進城的人這般多?”常樂縣畢竟是個小城,平日里他們這些人進城,鮮少遇到需要排隊的情況。“你們竟還不曾聽聞?”前面一個賣菜的農人對他們說道:“羅縣令那些弟子這兩日正在城中賣軋棉機,聽聞甚是好用,五匹好絹布便能換得一臺,這兩日好些晉昌人過來買?!?/br>“昨日剛剛開始賣?”“正是,昨日一早剛拿出來賣,過了晌午,那些晉昌人便來了,你看今日又來了這許多,也不知那軋棉機夠不夠賣了?!?/br>“五匹好絹布,可也不少?!?/br>“不貴了,聽聞那軋棉機上面還有精鐵?!?/br>“奈何家里沒有這么多絹帛啊?!?/br>“你們若是本地的,家里若是種了白疊花,秋里便拿那個白疊花來換,縣衙門口都貼著公文呢?!?/br>“……”一行人進了城去,便見左右兩條靠著城墻的街道上,擺滿了各種攤子,賣濁酒的賣米醋的,賣籮筐的賣草鞋的,亦有賣柴草米面的,還有各種賣糕點小食的。自從常樂縣和晉昌城這條木軌道通了以后,這常樂縣城著實比從前熱鬧了許多,不僅有許多晉昌城那邊的商賈小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