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2
了,羅用他們終于也能停下來歇口氣。“與我倒是客氣起來?!绷_大娘笑道。她這兩年沒少鉆研廚藝,現如今手藝也算不錯,這兩日沒少過來給羅用幫忙,從前期的準備到今晚的正式開宴,她都全程參與。“可都好了?”喬俊林今晚也在頭上扎了一塊頭巾子,捋起袖子在廚房幫忙。“都好了,待我再把荔枝罐頭送上去,我們便也吃飯去吧?!苯裢淼牟似奉A配得充足,估摸著這會兒上邊人那些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待羅用他們抬著一罐用清涼的井水浸過的荔枝罐頭上樓的時候,果然看到那一大廳堂里的人,一個個都吃得東倒西歪的,倒不是喝醉了酒,而是吃太飽,端坐的姿勢已然維持不住。“是羅三郎來了?!?/br>“三郎辛苦了!”“三郎今日真是費心了!”“……”“諸位吃得可還算滿意?”羅用笑盈盈向眾人拱手道。“滿意滿意!”這些人還有什么不滿意的,能在公元七世紀吃到這樣的一場宴席,簡直堪稱奇跡。“現在熱菜都已經上齊了,諸位郎君慢慢享用,另外,前些時日我的一位友人贈我一樣稀罕吃食,今日也一并拿出來與諸君分享?!?/br>羅用說著,讓他身后的兩名弟子將那一壇荔枝罐頭抬上前來。“此為何物?”“莫非是那葡萄美酒?”“我猜應是罐頭?!?/br>“這么大的罐頭?”“我看他那壇子,并不是長安當地常見的燒制手法?!?/br>“那必定就是外來之物了?!?/br>“……”在這些人七嘴八舌的猜測議論聲中,羅用當著眾人的面,敲開了罐頭瓶上面的泥封,又用刀尖輕輕一撬罐頭蓋子,只聽“呲”的一聲輕響。在座這些人也都是吃過罐頭的,聽到這個響聲,很多人便都明白這壇子里裝的應是水果罐頭,還不待他們多想,羅用便把罐頭蓋子打開了,登時,一股獨屬于荔枝的甘甜清香便在這二樓廳堂之中蔓延開來。“這是甚罐頭?”有那心急的,三步兩步走上前來細看,其他人也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看個究竟。羅用笑了笑,從他一名弟子手中接過一個長柄木勺,然后當著眾人的面,從那壇子里舀上來兩枚瑩白如玉的荔枝rou,以及大半勺清澈荔枝湯。“這是荔枝!”有人當即驚呼。“甚?甚荔枝?”有些人則根本就沒有聽說過荔枝這個東西。“郎君真是見多識廣!”羅用接過一個瓷碗,將那一勺荔枝罐頭裝在瓷碗之中,遞給自己身邊的一個弟子:“這第一碗荔枝罐頭,便請這位郎君先行品嘗?!?/br>“三郎謬贊!某不過就是聽人說過,這荔枝的滋味,今日還是頭一遭品嘗,還要多謝三郎款待!”“這果真就是荔枝?”“羅三郎言是荔枝,應是沒錯?!?/br>“聞著倒是不一般?!?/br>“三郎快些,與我們也分一碗?!?/br>“……”“甚的荔枝?”今晚來參加晚宴的唯一一個老太太,這時候也問她兒子了。“荔枝乃是嶺南之物,阿翁早年的游記之中曾有提及?!笔聦嵣?,姚塎的阿翁自己也沒吃過荔枝,他就是在江南地區游歷的時候,聽那邊的人說起過。“竟是這般稀罕之物?”嶺南,那得是多遠的地方啊,姚塎的阿翁從前也是做過高官的,還曾去過很多地方,是個見多識廣的,竟是連他都未曾吃過。“稀罕至極?!迸赃呌腥搜缘?。“哎呦,老婦我今日可算有口????!崩咸Φ?。這世間的菜肴竟然還有這樣多的吃法,在那南嶺之南,竟還有這般稀罕的果子,若不是今晚這一場宴席,她又如何能夠得知。一個荔枝罐頭三十斤左右,今日在場一百多人,每個人也分不到多少,尤其是在羅家人以及羅家弟子每人也都分得了一碗的前提下。前幾日打開的那一個荔枝罐頭,被羅用拿一個精美瓷罐裝了一罐,送給了皇帝老兒,剩下的他們家這么多人,再加上那些弟子們分一分,每人也沒吃到幾口的,今日分罐頭,自然也不能少了他們的份。小小的一個白瓷碗,也就比酒杯大那么一點點,每人兩枚荔枝rou,再配上少許荔枝湯,湊近了輕輕嗅一下,那是他們畢生都不曾聞過的荔枝香,用白瓷調羹舀起來吃一口,怎一個美味甘甜!分完了罐頭,羅用便與自家人一同吃飯去了,留下這一廳堂的人欷歔感慨。罐頭也吃完了,肚子也吃飽了,但是這些人卻并不著急走,喊了馬氏客舍的伙計,叫了幾個好酒上來,眾人飲酒的飲酒,作詩的作詩,閑聊的閑聊,好不悠閑,好不自在。“阿娘,你可困倦了?”姚塎看看天色,已經過了他老娘平時就寢的時候,于是便問她道。“無礙?!崩咸珨[擺手,言道:“待我消消食,等一下還能再吃一輪,你看那邊還有那么多菜?!?/br>廳堂眾人:……老人家你能不能不要這么耿直。第254章自作孽最后,在這些人全部離席的時候,整個自助餐廳的菜品幾乎被吃空了。而當晚這些人所做的詩詞,很快也在長安城中流傳開來。倒不是因為這些人個個文采了得,每一首詩詞都寫得那般好,而是這一頓傳說中的中秋宴,讓很多沒能參宴的人好奇又向往。那些聞所未聞的菜肴,還有那從嶺南而來的荔枝罐頭,那是多么精致又難得的一場盛宴啊。也有不少酒肆客舍仿照詩詞中所描繪的菜肴,但最后做出來的東西往往與當晚的菜肴相去甚遠。也就蜆子蒸蛋、釀豆腐這些個簡單菜式還能做出幾分模樣。像糖醋排骨芙蓉雞片這樣的菜式,時下的廚師根本連想都想不出來,更別說做出來了。“幾位郎君你們看,小店這一道蜆子蒸蛋做得可地道?”幾日后,長安城中某一家頗有名氣的酒肆之中,店家聽聞那戶部的姚郎中就在樓上與他的幾位好友飲酒,便親自送了一壺好酒上去,與他們閑話幾句。“倒是比咱昨天吃的那個好?!?/br>“這雞蛋蒸得嫩,滋味也鮮美,確實比昨日那個好?!?/br>“姚大郎你說呢?”“大抵還是不錯,與羅助教那中秋小宴上的那個比起來,澆頭的滋味還是差了幾分?!?/br>自從參加過那個中秋小宴,姚塎這幾日無論去哪里吃飯,都有人找他問這種問題。但是依他看來,那天宴席上的菜肴,卻并不是三五日就能琢磨出來的簡單菜式,那其中的竅門,若是無人指點,即便是花上三五七年,也未必能夠參得透。聽聞參加那中秋小宴的竹簽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