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5
日正愁呢,沒想到今日竟聽到這樣一個消息。“你快些去!他們今日收了好些貨,聽聞明日一早就要運走一批?!彼青従哟叽俚?。“哎哎,我這就去?!背鸫罄纱┥闲幽^發,懷里揣著信件,匆匆就往那大通坊去了。大通坊這邊,王當等人這時候正忙得不可開交,前兩日他們聽了羅用的提議以后,一個個便已心癢難耐,幾個弟兄商議商議,最終還是決定干了。說實話這些年他們也都有些厭倦了東走西飄的生活,但是不做這個,他們又能做什么呢。羅三郎這法子若是行得通,往后他們就可以把隊伍分成幾批,各自找一個地方開個鋪子,到時候若是掙到了錢,就可以在當地買房置地,把家里的妻兒老小也都接過來,安安定定過日子,雖戶籍一事也是十分麻煩,但總好過現在這般。拿定了主意以后,他們便開始在長安城中尋找鋪面,做貨運快遞的營生,鋪面就得是靠城門口近一些的,但是緊挨著城門口的那幾個坊,房價地價都比較高,于是便退而求其次,把地方選在了大通坊。從長安城南面的安化門進來,左邊第二個坊便是大通坊,大通坊的西面就是邢二等人所在的歸義坊,這一片房屋價格并不是很高,出入也比較便利,王當他們在這里租了一個大院,專門用來收貨放貨。仇大郎趕去大通坊,按照路人的指引尋著了王當他們的鋪子,入眼的是一個頗為簡陋的大院,院門上掛著一個的牌匾,院子里熙熙攘攘。仇大郎進了院子,便有人問他:“寄信還是寄物什?”“寄信?!背鸫罄纱鸬?。“去那邊吧?!睂Ψ揭恢柑梦莸姆较颍骸凹男旁谧筮?,寄包裹在右邊?!?/br>“隰城的信件果真能送嗎?”仇大郎見對方雖是一身的草莽氣息,說話卻也和善,于是便多問了一句。“若是城里的便能送,若不是城里的,你便寫一個城里的親戚或者熟人的地址,出了城地方太大,送不了?!睂Ψ窖缘?。這仇大郎家在隰城里面也是有親戚的,從前托人帶信,也都是托人帶到那親戚家中,這時候聽聞他這般說,心中安定之余,也是十分高興,連忙排隊去了。他是幾年以前跟隨自家姨父來的長安城,他姨父在長安城經營著一家商鋪,雖是小鋪面,一年到頭卻也能掙得一些錢財,他姨父姨母沒有兒女,把他這外甥帶在身邊,將來自然也是想讓他繼承這間鋪面。長安城的生活很不錯,雖然做買賣辛苦,掙的也不很多,但在見識過長安城的繁華以后,仇大郎兩口子便也不想再回隰城了,只是心中常常會掛念家里的父母兄弟,信件往來又十分不便。這回,王當他們這些定胡人在這里開了一間這樣的鋪子,只要幾文錢就肯幫人遞信,這件事對于仇大郎這樣的小買賣人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福音。五文錢十文錢的,仇大郎他們有,也舍得花,花這幾文錢,總好過求爺爺告奶奶地托人帶信回去。這時候要寄信的人也不少,前面還有十余人,排起了一條不長不短的隊伍。在他們旁邊,就是過來寄貨的,有些人懷里抱著包袱,有些人腳邊放著擔子。“……銀簪?銀簪不收,金銀器物、易碎的瓷器、還有容易腐壞的,一律不收?!?/br>“哎,你看,就這一個小簪子,送給我婆姨的,還望這位郎君通融一二?!?/br>“通融不了,金銀瓷器一概不收,我們王老、咳咳,王當家立下的規矩?!?/br>“那這幾件衣物?”“衣物能送,你先在里面包層油紙,再在外頭套一層麻袋,縫上,麻袋油紙那邊都有,不過要花錢買,針線不收錢,你借去用用便是?!?/br>“……”仇大郎在這邊排著隊,聽到這兩人的對話,得知他們竟不收金銀器物,心里就覺得這些人應是靠譜的。從前他托那些往來商賈帶信,有些人收了他的謝金,信件卻沒有帶到,那種人純粹就是騙財,只要收了錢,誰還管你什么信件,隨便找個地方丟了便是。寄信這邊快些,只要寫清楚地址,再給五文錢就好了。就是有些人沒裝信封,拿著一張信紙就過來了。這也不怪他們,寫信這回事,也是這兩年才剛剛興起的,從前有個什么事情,大多就是托人帶個口信,既沒有紙筆又不識得字,自然也就沒有寫信這回事。這幾年市面上的麻紙多了,價錢也便宜,民間才漸漸多了書信往來,坊間便有幫人代寫書信的,一封信件一二文錢,隨便寫個幾封,就比好些人累死累活一整天掙得多。仇大郎有個老鄰居,四五十歲了,還在那里拼了命地認字呢,就想吃上代人寫信的這碗飯。仇大郎倒是沒有這個心思,不過等他長子年歲稍稍大些,也是要送去開蒙的。在仇大郎看來,買賣有好的時候有不好的時候,經營一間鋪子也未必就能長久,但是只要能識得了字,這輩子再如何也是餓不死的。“你這沒有信封啊,我們這里有信封賣,你買不買?要不然今日先拿回去,待封好了再拿過來也行?!边@時候前面又有聲音傳來。“哎,買買,我買一個信封?!庇忠粋€聲音連忙應道。“我們這里的信封是一文錢五個?!?/br>“那就買一文錢?!?/br>“需得把地址寫在信封上,你可會寫字?”“不會?!?/br>“行了,我幫你寫吧?!?/br>“哎,多謝?!?/br>“下回記得封上信封,寫好了地址再拿過來,你看后面那么多人等著呢?!?/br>“哎哎?!?/br>“……行了,五文錢?!?/br>“哎?!?/br>“下一個?!?/br>“稍等稍等,我一個鄰居托我問一問,他想寄些物什到絳州,不知什么價錢?”“絳州的貨物暫時不接,目前我們計劃只在蒲州、臨汾、隰城、定胡、太原這幾個地方設鋪子,離石的貨物信件也能帶,別的地方暫時送不了?!?/br>“到我了到我了?!?/br>“到蒲州的,五文錢?!?/br>“我聽聞發到太原定胡那邊,也是五文錢?!?/br>“都是五文錢,你寄不寄?”“寄?!?/br>“到河東道的信件都是五文錢,要是覺著吃虧,下回寄遠一點?!?/br>“哈哈!我家有個親戚,在云州那邊,你們什么時候能收云州的信件?”“云州,那是夠遠的,按我們老、咳咳,王當家的計劃,約莫一年以內吧?!?/br>“絳州這邊應是能快一些?”“那是自然?!?/br>寄貨的那邊,一個顧客打包好自己的包裹,收件那人接過去檢查一番,又稱了重,然后報價道:“十七文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