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7
舒心。“阿兄,那程大雕版可快了,不肖一日便能雕一版?!逼吣飳ν炅税霃埦碜?,把剩下那半長遞給羅用,也不著急去拿下一張,而是手里抓著鵝毛竹筆,人就靠在桌邊,與羅用說起了閑話。“你們覺得他雕得可好?”羅用笑問道。“嗯,程大雕得比阿兄阿姊好?!逼吣镞@話一出,四娘五郎便紛紛向她看了過來,于是這丫頭連忙補充道:“但他并不識得字,也不會做算術題?!?/br>要說請了專業人員就是不一樣呢,四娘五郎這兩個人合起來,都沒有程大一個人刻得快,而且他刻出來的字跡還十分地工整清晰,看他刻出的雕版,羅用實在很難想象這人竟是個不識字的。這程大來了以后,四娘和五郎這兩個,基本上也從雕版工作中解脫出來了,相應的,他們靠賣卷子拿提成的財路也斷了,不過這段時間下來,這兩個人都攢了不少,私房錢老多了。平日里有個貨郎挑擔經過門口,或者是附近街道上有個什么好吃的,六郎七娘就找他們討要,四娘五郎摳吧歸摳吧,但還是會給買,就是常常跟羅用念叨說長安城的吃食好貴,比他們西坡村貴多了。羅用看了看自家這幾個弟弟meimei,眼下已經是貞觀十二年開春,家里這幾個小的,也都跟春里的筍子一般,飛快地抽著條兒。想當初他剛剛醒來的時候,他們都還是小豆丁,現如今四娘虛齡都十四歲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可以嫁人的年紀,五郎也有十二,六郎七娘那兩個都八歲了,進學的事,再不能拖延。長安城的蒙學倒是并不難進,畢竟羅用也是官身,五郎七郎想進蒙學還是可以的,待到在蒙學學得差不多了,將來就可以考慮四門學,成績優秀的話,甚至還能找找路子給他們弄到太學,雖然不太容易。要說教育,這長安城的教育條件確實是比離石那邊好得多了,羅用也曾旁聽過喬俊林他們的課程,所謂的精英教育,確實不是一般小學堂能比,從經史子集到天文地理再到騎馬對敵,皆有專人教授。羅用原本沒打算在這長安城中待太久,不過現在想法也發生了一點變化,他的數學課程不是三五個月就能上完,五郎七郎若要在這邊求學,他便留在長安城中多看顧一段時間也是應該,再說近來他又得罪了那許多人,如果就這么走了,無論是羅大娘那邊,還是南北雜貨那個鋪子,羅用都不太放心,甚至連喬俊林他們都有可能跟著遭殃。長安城有好幾個蒙學,有官學也有私學,在距離他們豐安坊不遠的開明坊便有一個官設的蒙學,在這里讀書的,多是一些平民百姓小富之家的子弟,因為真正的大家族多有族學。羅用便讓五郎和七郎去了開明坊這所學校,行過了拜師禮,又奉上束脩之后,這兄弟二人便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了,鄰里之間也有幾個小孩在那里讀書,幾個人每天一起上學放學的,看得四娘七娘兩個就很羨慕。這一日,難得侯藺回來得早,羅用便問他,知不知道哪里能請到女先生的。“三郎可是為了四娘七娘啟蒙一事?”侯藺問道。“正是?!彼哪锲吣镞@兩個進不了學堂,羅用只好給她二人尋個女先生,到家中教習。侯藺沉吟片刻,說道:“這女先生卻是不好找,真正有學問的女子,大多出身非凡,像那樣的人,多都是留在家中教授家族中的小娘子們,不會出來外面?!?/br>“我亦知曉?!绷_用來長安城也有這么久了,這個他也是知道的,而且侯藺還有另一種情況沒有說,那就是家庭破敗已經淪落風塵的女子,若是請那樣的女子來教四娘七娘,對她們的名聲也是有礙的。“三郎若是果真要請,我倒是可以給你指個方向?!焙钐A笑道。“要到何處去尋?”羅用配合道。“楊氏?!焙钐A從口里吐出這兩個字。“……”羅用默然。所謂楊氏,便是前朝楊氏了,前朝雖已破滅,但楊氏宗族仍在,男子多數在戰亂和朝代更迭之間被誅,很多女子則存活了下來,在這個嶄新的、不屬于她們的朝代掙扎求生。楊氏是出過皇帝的氏族,那是皇族,在唐初這時候,這個家族的地位超然又尷尬,皇宮之中有個楊妃,乃是隋文帝楊廣之女,為李世民誕下李恪李愔兩個皇子,聽聞那楊妃當時還未出喪,便已身懷六甲,所出兩位皇子也并不得寵。羅用不是特別懂政治,但他并不認為新晉的皇族李氏,會抬舉前朝楊氏,打壓和貶低在所難免。不知道楊家人是個什么感受,但是縱觀歷史,能在朝代更迭之間留下血脈,家族沒有因此覆滅,本身就已經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了,這當然跟士族的牽制以及這時候的社會價值取向很有關系,這時候的人還是相當尊重皇族的。要請楊氏女眷來給四娘七娘上課嗎?那樣一個高高在上又處境尷尬的群體,她們那邊果真會有人愿意來嗎?也許還能找到其他有才學名聲好,身份地位也不那么尷尬的女先生。羅用抱著這種心態,又打聽了一些時日,但是并沒有收獲。這就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差距,貴族女眷能夠享有的,平民家的女兒,就算家中有再多的錢財,也難以享有。權衡再三之后,羅用終究還是放棄了楊家那邊的可能性,轉而去尋找人品端正的男先生。相對于女先生,男先生還是要好找一些,只是很多人一聽說要他們來教女學生,紛紛便推辭了,也是擔心于自己的名聲有礙,也有肯來的,偏羅用又挑剔得厲害,只要被他瞧出那一點半點的孟浪輕浮,他就不肯要。最后找來找去,就給四娘她們找了個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這老夫子出身也算是不錯的,不過他們家本來就是家族里的旁支,這些年下來也沒能謀個一官半職的,家族里對他的資助就很少了,偏他家中又有一大群兒孫要養活,他那兩個大一點的兒子,一個開了食鋪,一個給人做了賬房,皆已放棄出仕,剩下那些小的里頭好像也沒什么好苗子,生在這樣的家庭更是出仕無望,也正是這樣的情況,這老夫子才愿意來教四娘她們。授課的時候也不進屋,羅用在他們家不算寬敞的院子里,搭了一個涼棚,就讓他們在那里上課,阿枝她們來來往往的,都能看到。木匠程大就在旁邊的門房里做雕版,他們家門房也沒人,剛好空出這么一間屋子給程大干活。四娘她們在院子里上課,鄰居家一些小娘子聽聞了,也有一些人偷偷過來瞧個熱鬧的,有些人瞧完熱鬧便走了,有些人則卻不舍得走,就待在草棚外頭靜靜聽著。羅用知曉了此事,并沒有讓阿枝她們趕人,而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