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7
要出的。修這一條路是羅用自己想要做的事,他實在做不到只管自己窩在家里,從頭到尾都叫他的那些弟子還有雇工們替他去背井離鄉,替他去實現自己的想法。若說兩世為人活到現在,真正讓羅用體會最深刻的道理是什么,那就是付出。這兩個在他年少叛逆的時候十分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屑的字眼,付出與收獲,生命的意義或許就在于此。兩日以后,羅用趕著驢車,與他的十來個弟子,另外還有十幾個雇工,一起踏上了去往關內道的路途。羅家那幾個小孩在人群里哇哇大哭,先前送走羅大娘羅二娘的時候,也不見他們這般哭,也許是因為在大娘二娘她們離開的時候,家里還有羅用,這時候連羅用也要走了。也許是因為在他們懵懂的印象中,羅用才是這個家里真正的家長,是他們在物質上和情感上最大的依靠。“哭個甚,呆瓜,阿兄過幾個月便回來了?!绷_用回頭笑著沖他們擺擺手,一副沒多大事的模樣。“哇哇哇!”羅家那幾個小孩又是委屈又是生氣,在那里哭得直跺腳。“師父可是不舍,不若你便不要去了,我們幾個過去便好?!绷_用的一個弟子對他說道。“無事,走吧?!绷_用笑了笑,看起來果然也不是十分難舍的樣子。從他們離石縣去往孟門關這一路,大多數都已經修上了水泥路,中間偶有一些間斷,問題也不是很大,估計要不了太久應該就能修上了。因為路面情況很好,他們這一行人走得也比較輕松,這兩年羅用的那些弟子們家里的經濟情況也都有所好轉,這一次趕驢車出來的人不少,甚至還有人家里買了牛的,不過這回倒是沒趕出來。過孟門關的過程也是比較順利,因為他們提前辦好了路引,又說清楚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守關的將士并沒有為難,很爽快就放行了。過了黃河便是關內道綏州,他們這一次要修的這條路,便是從這里開始。要在別人的地盤上修路,這路也不是想修就能修的,從前羅用他們在石州那邊可以把水泥廠辦得遍地開花,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有郝刺史的支持。這一次來到關內道綏州,他們自然也得先去拜訪一下綏州刺史,此修路一事,還得先征得當地官員的同意。若是他們不同意呢?難道就這么調頭回去?人群中也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綏州這邊若是不想修路,我們便去內州那邊?!绷_用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會放棄的人,內州若是也不肯讓他們辦水泥作坊幫助當地修路,那他們還可以去鹽州、靈州、隴右道。事實上,對于突然有人跳出來說要幫他的轄區修路這么好的事情,又有哪一個地方官會拒絕呢?再說這羅三郎可是在皇帝陛下那里掛了號的,在民間呼聲又很高,沒見他來這綏州沒兩天,當地百姓隱隱都有一些興奮躁動起來了嗎。在這種時候,自然是應該展現一番勤政愛民的好地方官形象,誰會在這種節骨眼給自己找不自在。綏州百姓聽聞羅三郎帶著他的弟子們來了,還要在他們這邊興辦水泥作坊,幫助他們修路,很多人都感到特別高興。聽聞皇帝專門從那長安城修了一條寬敞平整的水泥路,就是為了方便這羅三郎進京面圣,水泥路這個東西,只要是走過的人,就沒有說不好的,現如今他們綏州也要有水泥路了,這如何叫人不激動,當即很多人紛紛前往報名,要到他們的水泥作坊做工。然而修路一事,卻并非依靠這些滿腔熱情就可以很快落到實處,這是一個漫長而浩大的工程。羅用等人先在孟門關的對面、延水縣一帶設了幾個點,著手開始安排水泥作坊的建設事宜。他們選定的這幾個點,除了考慮各個點之間的距離,還要盡量選擇一些取用黃泥方便的地方。另外,還有在燒水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石膏和石灰粉,現在也是時候要開始收購了。羅用這些日子過得十分忙碌,每日就住在他負責的那一個水泥作坊附近的村子里,吃的穿的也都不講究。若是看到距離他們水泥作坊不遠的那條土路上有商隊經過,他往往都要上前去問上幾句。“可是要渡黃河?”“可是要去離石縣?”“要去西坡村嗎?”“你們要去西坡村?那太好了,幫我捎一封信件回去吧,我便是離石羅三郎,這封信你們幫我捎去許家客舍,給羅四娘便好,勞煩了?!?/br>第201章君子坦蕩蕩關于這一次的修路,羅用原本是打算采用他們之前在石州各個村落那樣的方式。但是等他們真正到了這邊,亮出身份說明來意以后,便有很多當地的大家族紛紛送了錢帛糧食過來,然后羅用順勢便改了計劃,用這些錢帛糧食給前來他們這里干活的百姓發工錢做工飯。如此一來,大家族們負責出錢,百姓們負責出力,羅用等人便只需要起到一個組織的作用,以及提供一些技術支持。羅用把他帶來的這些人員分成幾個小隊,每一個小隊都單獨選擇一個地方建造水泥作坊,負責一段道路的建設,誰先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先往前面去,到前面已經規劃確定好的地點,開始另一段路的修建工作,如此交替前進,效率還是比較高的。羅用差不多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終于完成了自己負責的第一段路。因為建造一個臨時性的水泥作坊也要花費一番功夫,像粉碎水泥用的大型石碾那些東西,更是又重又難搬運,所以他們每一個水泥作坊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太近。不過第一段路的話,像泥坯石碾這些,很多都是東拼西湊甚至是臨時制作的,在工具的準備上,他們也頗費了一番功夫。以后再建第二個第三個臨時水泥作坊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把能帶的都帶上,實在帶不走的,等到了新的地方再想辦法,如此一來,速度也會稍微再提高一些。綏州當地百姓對修路的積極性很高,就羅用負責的這一個點,做工的人最多的時候能有三四百人,這些人一部分在水泥作坊做工,一部分負責鋪水泥路,速度最快的時候,一天時間鋪了近有三里路。他們這個鋪路工作,其實就是在原來的道路基礎上再鋪一層水泥,只要水泥到位,人手充足,天氣晴朗,真正cao作起來還是比較快的。從第一個臨時水泥作坊離開的時候,羅用從當地帶走了幾十個熟練工。他們一行人推這板車趕著驢車,走在自己修好的水泥路上,每一步踩下去,心中都不禁要泛起一絲驕傲,這便是他們齊心協力修建出來的水泥路,平整寬敞,猶如一條紐帶,將這一路上的村莊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