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3
二娘她們在涼州城那邊的消息,羅用在得知王當等人也有想要去往涼州城的意愿的時候,便與他們說了:“此去山高路遠,自是不如在石州當地安全穩妥,不過你們若是果真要去,常常與我帶些那邊的消息回來,那自然最好不過,我這邊無論是肥皂還是其他物什,都可以優先供應給你們?!?/br>被羅用這么一說,王當等人原本就有些蠢蠢欲動的內心,就更加按捺不住了。那趙琛乃是朔州趙家的長子長孫,趙家雖不是什么上流世家,但也頗有一些名氣聲望,他們這一次若是與趙家人同去朔州城,此行應該也是穩妥安全的。聽聞那朔州城中處處都是商機,他們往后若跑這一條商道,前面有趙琛羅二娘等人在朔州城扎根,后面又有羅三郎給他們提供支持,怎么想,這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沒有猶豫太久,王當他們很快就集結起一幫人手,決定過幾日便與趙琛等人同去涼州城。趙琛十分歡迎王當等人的加入,從離石這里西去涼州城這一路,畢竟不比去長安城那條路安全,能有這么多孔武有力的漢子們加入他們的隊伍,趙琛自然高興,還承諾說讓王當等人將來在涼州城若是遇著什么事,便去他們趙家客舍找自己,只要能幫得上的,他趙琛一定沒有二話。像趙琛這種常年在外面行走的,自然是多個朋友多條路,王當此人最重義氣,他的那些兄弟也不差,趙琛也是有意想要與他們結交。雙方一拍即合,五月底這一行人離開西坡村的時候,趙琛的隊伍就走在最前面,二娘她們那一輛牛車走在中間,后面則是王當他們。前有趙琛,后有王當,這么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走在大路上,照理說應該是不需要擔心什么安全問題才是。羅用一路將他們送到了村外,好些村民也跟著送,田崇虎的耶娘也在人群中,看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坐在牛車上隨著隊伍越走越遠,也是抹了幾滴眼淚,見羅用向他們那邊看過去,便有些瑟縮地往旁邊避了避。羅用并沒有上前去跟他們說什么,也沒有給他們什么好臉色。這兩個人懶怠又糊涂,羅用就是要讓他們害怕自己,免得什么時候松懈下來了,又開始心存僥幸做些糊涂事,給村子里惹出麻煩來。在這個年代,出遠門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二娘她們剛開始的時候還挺興奮,對于路上看到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待走過了三五日之后,慢慢就體會到什么叫做旅途勞頓了。她們四人分到一輛牛車,車上還堆了她們幾人的行李包袱,還有各種調味料等物,所以四個人就只能輪流坐車,不時要換人下來走走。二娘她們這都還算是好的了,王當他們那一行人挑擔的挑擔,推車的推車,連空手上路都是奢侈,更別提坐車了。天晴得時候太陽那么大,好像要把人身上的油都給烤出來一般,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濕,濕了又干。下雨的時候若是找不到避雨的地方,一整隊人馬就得待在泥土路上任由雨水澆淋,就算有油紙和油紙傘,也難免要沾上一身的潮氣與泥濘。二娘她們先前總是在西坡村待著,連縣城都沒有去過幾回,她們西坡村這兩年日子越過越好,漸漸的,也是有些遺忘了從前貧困事的情形。這一次出來,過了黃河以后,又離了城池,走在那荒無人煙的高原之上,一下子又體會到了什么叫做荒蕪與貧窮,她們西坡村原本也很窮,但這邊比他們那里更窮。路邊莊稼地里的麥子成熟了,農人們正在收割,見到他們這一大隊人馬在年久失修的泥土路上走過的時候,村人們又是戒備又是好奇,停下手里的活計,直往他們這邊瞧。二娘她們也在看著那些農人,面色蠟黃的老人以及衣不蔽體的小孩。看著他們坐在田邊,用自己的雙手一把一把從麥穗上將麥粒捋下來,二娘突然就想起先前羅用送打谷機的事情來了,起初她心里也是不理解的,自家若是有錢,送些也是無妨的,為何沒錢欠債也要送?現在她突然對自己當時那樣的心思生出幾分愧疚來,與這些人相比,他們家欠下的那些債務又算得了什么,水泥作坊就算生意不如從前,每日總還能有些進項,坡上還種著那么多杜仲樹苗,待一兩年以后收割回來,全部制成杜仲膠,又不知道能賣多少錢。她家三郎是個能干的,縣中許多人都愿意借錢給他,所以就算是欠下了那樣多的債務,他們一家人也未曾餓過一天肚子,吃穿用度,皆與從前無異。雖然后來她也得知,羅用之所以這般做法,也有他自己的用意,但是現在看來,就算沒有那些目的,待到家里的情況再好一些,羅用應該也是要為這些貧困的人做些什么的。二娘這時候也覺得,他的做法確實是很對的。在離石縣這邊,這時候基本上所有的村子都已經用上了腳踩式打谷機,雖然一個村子只有一臺打谷機,用起來還是比較緊張,但總比過去沒有打谷機的時候輕松省力許多。有一些田地多的富戶們在具體了解了打谷機這個東西究竟有多么好用以后,就臨時跑來西坡村購買,羅用賣他們一臺打谷機五貫錢,不算黑,但也不算很便宜。得來的錢基本上都被拿去買了木材和精鐵,就連田崇虎先前炸臭豆腐用的那口鐵釜,都被羅用拿去給那幾個鐵匠拆了做成打谷機的零件。與此同時,從長安城過來的幾十名工匠,這時候也已經走到了晉州地界。從長安城過來的這一條道路,要比羅二娘她們西去的那一路好走許多,不過這大夏天的,行路也是不易,他們除了自己干活要用的工具之外,還帶了許多皇帝陛下用賣水泥的錢換來的精鐵,那一塊塊鐵疙瘩別提多重了,分開來堆放在不同的木車上,前面的人拖著,后面的人推著,就這么一路走了過來。跟這些工匠同行的,還有郝刺史以及皇帝陛下派過來的官員,也就是唐儉,皇帝大約是覺得唐儉跟羅用溝通得還不錯,于是這回也也換人,依舊讓他來。唐儉倒是也挺樂意,待在長安城也沒什么意思,這回他是過來監督打谷機的制造的,所以要待比較長一段時間,他就當是在西坡村度個假好了。待過了臨汾,往北邊又走出去一二十里地,郝建平等人發現前面不遠處的一片麥田邊上熱鬧得緊,待到走得近了,才看清楚他們這是用打谷機在打麥子呢。一把一把的麥子抓在手中,腳底下一下一下踩著,把那打谷機上的滾筒踩得呼呼作響,然后再將手里那把麥子的麥穗對準滾筒,只聽刷刷幾聲,下邊那一面的麥粒就都被打了下來,落在前邊地面上的草席上,然后再將那把麥穗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