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單打獨斗的,大多都有自己的派系陣營,見到自己這一方的人吃虧,自然就要挺身而出,要不然下次等你倒霉的時候,可是不會有人幫你。“你看他又會大食人的算術法,又會寫一些奇奇怪怪的字,分明就很有問題?!?/br>“有什么問題?”“我看他根本就是那些番邦來的巫妖,不過是借了那羅三郎的軀殼?!?/br>“先前不是已經讓某某道長看過了?!?/br>“道長畢竟是人不是仙,想必是道行不如那妖物高深?!?/br>“你這分明就是空口白牙無中生有,簡直無恥!”“你才無恥!”這戰火一燒起來,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好些原本是打算中立旁觀的,弄到后面都不知不覺加入到這一場唇槍舌戰之中,沒辦法,氣氛太火熱,一個不小心就被帶動起來了。別說,想弄死羅用的人還真不少,但是站出來維護他的人也挺多,畢竟連白家都被他們說成與羅三郎交情匪淺,這陣子他們不少人家中都有年輕人去西坡村學過算術,別到時候平白連他們一起也被扯了進去,就算是為了自己不吃虧,他們現在也得站出來維護羅三郎。再說對于羅三郎教授他們算術之法這件事,很多人都是心懷感激的,平時不想與那些反對羅三郎的人為敵也就罷了,現在眼瞅著羅三郎就要被人污蔑成妖怪了,自然也不好再坐視不理。殿堂之中吵得火熱,倒是高座之上的皇帝陛下顯得有些不溫不火的。李世民就坐那兒看著這些人打嘴仗,打完了就完了,他也沒有發表什么看法,更沒有做什么總結,然后這一日的早朝就這么沒頭沒腦地結束了。皇帝不表態,大伙兒心里也是有些沒底,尤其是先前那些跳得最厲害的。而這件事既然已經開了頭,就絕對不能輕易罷手,那羅棺材板兒也不是好惹的,這回要是不能一下就把他給弄死了,將來必定是后患無窮。這其中跳得最厲害,態度最積極的,便屬那吳御史了,橫豎他先前就已經把羅用給得罪狠了,這回若是不能除了這個隱患,將來哪一天等他起來了,再想下手可就難了。之后的日子里,朝堂之上更是日日都不得消停。這件事就算是在民間也有不少人知曉,還被一些商賈把消息帶去了別處。“長安城中有一些大官說羅三郎是妖怪,要把他抓起來打死?!?/br>在通往離石縣的那條官道上,這個消息也在悄然傳播著。這消息越傳越遠,越傳越北,都還沒進石州地界呢,好些地方就已經開始炸鍋了。什么!要把羅三郎抓去當妖怪打了?那怎么行!我們村的打谷機還沒有分到手呢!第153章定音這個年代的人大多信守諾言,也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聲,所以羅用說會給每個村子送一個打谷機,那他肯定就是要送的。那些村子的人也正是相信了這一點,所以才會翹首以盼,滿懷期待。一臺打谷機的制造成本是三貫錢左右,現如今在離石縣這邊,一個村子里每家每戶湊一湊,勉強也是拿得出來,若是換了一些貧窮的村落,別說三貫錢,三百文都未必湊得出。打谷機作為一個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他們自己傾其所有也買不起,這時候羅用說不用錢送他們一個,這些村人自然是心情激動又十分期待。而在羅用看來,相較于家財萬貫,還是身負巨債更安全些,尤其是當他這個人不僅身負巨債,賺錢能力還杠杠滴。所以他這一次不僅要把自己搞得傾家蕩產,還要欠下一筆巨債,這筆債他可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慢慢還清沒有關系,但是小命若是丟了,那一切可就都完了。眼下這時候,整個河東道也就三十萬戶左右,若說村莊,大大小小加起來,都不知道有沒有兩千個,這兩千臺打谷機,羅用欠得起,也給得起。至于河東道以外的地方,羅用暫時還沒有提及,既沒有表示要送,也沒有表示不送,他還要先看看情況再做決定。羅用向來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早晚有一天會招來災禍,他只是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會在什么時候動手,又是以哪一種方式。這一次說起來也算是走運,他這金鐘罩鐵布衫才剛剛套到身上,長安城那邊的人就發招了。那些正眼巴巴等著打谷機進村的人們在聽說了這個消息以后,心中不安有之,義憤亦有之。那么好的羅三郎,他們竟然要把他抓去當妖怪打了?那些人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吧!很多百姓都到當地官府去請愿,說羅三郎是好人不是妖怪,長安城那邊的郎君可能是不太了解情況,讓他們本地的官員寫信給皇帝說說,叫他們千萬別把羅三郎當妖怪給打了。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便有好幾份萬民書相繼被送往長安城,河東道百姓的態度很明確,他們要保羅三郎。在距離長安城不算太遠的河東道南面一些州縣,甚至還有不少義士結伴渡黃河,一起去長安。且不說那打谷機如何,羅三郎這幾年在離石縣發展,給周邊地區帶來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別的不說,單是這一條官道上,每日里商賈往來,官道兩旁的城池村鎮,也因此被注入了新的生機,現在那些人竟是想害羅三郎性命!他們河東道父老如何能夠答應?這倒是超出了羅用的預料,原本他還以為,有這些打谷機做餌,再加上他這兩年經營出來的名聲人氣,等到禍事當前的時候,大伙兒都能站出來表個態幫他說個話就算是挺不錯了,沒料到這些與他素不相識的人,還能為了這件事親去長安城,冒著得罪那些權貴的風險,替他羅用出頭。這些人里頭有貧苦百姓,也有一些商賈富戶甚至是當地一些大家族出來的人,他們的隊伍在前進的同時,也不斷地匯聚著新的加入者,等到了長安城的時候,已經是浩浩蕩蕩一大群人。他們這些人還沒到長安城,就已經有前哨將這件事稟報給了相關官員,這件事牽扯頗多,朝中這幾日依舊還是爭吵不休,那官員也不敢擅作主張,于是便稟報給了自己的上司。“有一眾河東父老約莫上百人,言是為那羅三郎而來,一個時辰之后就到城門?!?/br>他的上司又將這件事報到宮中,然后很快的,李世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李世民帶著幾個親信大臣,親去長安城外迎接這一眾河東父老。“長路漫漫,諸位河東父老因何而來?”皇帝陛下從他那輛威風氣派的馬車上下來,站在黃土路邊,對著一眾河東百姓拱手道。“陛下,多年不見,陛下可還安好?”一個老者上前幾步,向皇帝陛下拱手作揖。“我自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