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一分,計劃要在十日之內交貨。聽聞這一回找他們買傘的商賈,乃是從洛陽而來,聽聞那邊雨水多些,油紙傘也好賣。這官道也不比鬧市,能有那車水馬龍,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這條路上是沒有人煙的,一日之中若是能有十來撥人打從這里經過,也就算是比較熱鬧的,在這十來撥人里頭,約莫得有一半都是沖那離石縣去的。那離石縣從前也就是一個尋常小城,現如今往來于那里的商賈行人竟然能有這般多,這事擱從前誰又能想得到。莫說那西坡村,就是他們雙塘村,從前也沒誰能夠想到,今日他們竟還能做油紙傘賣油紙傘掙錢。“你這油紙傘怎賣?”幾輛馬車遠遠行來,路邊這個村人見了,連忙扯著嗓門開始叫賣。那幾輛馬車果然停了下來,其中一輛馬車的側窗被人推開來,一個面容嚴肅的中年男人坐在車中問道。“五文錢一把,諸位可是要買,近日時常落雨,買幾把油紙傘放在車上也是極好的?!边@村人倒是個能言善道的。“我聽聞那離石縣的油紙傘也只要五文錢一把,怎的你們這里竟也要五文錢?”前面那個車夫當即道。“幾位郎君見多識廣,我們村的油紙傘,正是與那西坡村的羅三郎學來,雖不是離石縣出產,質量卻也是不差的,不信請諸位郎君細看?!?/br>這一把油紙傘五文錢,原本也就沒有太多賺頭,那樊氏兄弟早就與他們說好了,村人之間不能相互壓價,要不然將來這油紙傘的買賣怕也是不能長久。那一行人其實也不是有心想要壓價,不過就是車夫隨口一說罷了,那西坡村太遠,既然眼前就有油紙傘,他們要買肯定還得買眼前的。“我買四把?!避囍心抢删缘?。“好嘞,四把油紙傘,二十文錢?!蹦谴迦艘荒樀母吲d。坐在前面的車夫一一檢查過了那四把油紙傘,然后便從懷中摸出一小串銅錢,解開串錢用的繩子,數了二十枚遞給他。那村人收了錢,繼續在路邊蹲守,二十枚銅錢揣在懷里沉甸甸的,整個人頓時又多了幾分精神。前些時候他們村出來賣傘的人原本也不少,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擅長賣東西,對于一些個老實巴交的村人來說,讓他們站在路邊叫賣,還不如回去出力氣做傘做麻紙。于是他們果然就回去做傘做麻紙去了,只有少數幾個人還會經常過來,其中對于這項工作最最熱愛的,便數眼前這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農人了。他很會賣傘,他們家人自己造的傘,現在已經不夠他賣的了,所以他最近就從左鄰右舍那里拿傘來賣,每賣出去一把油紙傘,他就能掙半文錢。今日買賣不錯,大早上就被他賣出去四把傘,掙得了兩文錢,要知道在他們這個地方,許多人累死累活,一日都未必能掙兩文錢的。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距離天黑還有大半日的功夫,他心里算計著,今日說不定能賣到十把,若是果真如此,他明天就要給家里買一塊rou來吃。等過了一些時候,官道那一頭又噠噠跑過來兩匹高頭大馬,那村人見了,連忙又湊過去兜售他的那些油紙傘:“郎君,可要油紙傘,五文錢一把?!?/br>然而回應他的,就只是一串漸行漸遠的馬蹄聲而已。那村人站在后面看了看馬背上的那兩個人,倒也看不清他們的面貌,不過他們身上穿著的這種衣服,先前倒也見過一次,據說是從長安城前往太原府送信的差役。從他們背上背著的包裹來看,這一回倒不像是送信,而是送貨,就是不知那里頭裝的是什么,又是送給太原城中的哪一位。他卻不知,這兩名差役這一次卻并不是去往太原府,而是在汾州拐了一個彎,穿越呂梁山脈,奔西坡村去了。皇帝陛下因羅三郎獻方有功,特命人給他送去半斗玉米種子過來。這半斗玉米種子可是意義不凡,玉米現在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第六谷,羅三郎這個人的形象再高大,也比不過這第六谷的神圣,于是這一次皇帝陛下賞賜給羅三郎第六種這件事,就讓很多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從先前的形勢看來,當今這一位顯然是不太喜歡羅三郎的,雖然也沒把他怎么樣,但是態度上總歸是有幾分梳理和漫不經心。但是從這一回的情況來看,事情又好像不是他們之前所想那般……天子的心意,向來也是不肯輕易讓人摸透的,越是讓人摸不透,才越容易樹立威嚴。西坡村這邊。這一日,在吃過了晚飯之后,喬俊林難得到羅家院子去閑坐了一會兒,這人平時里恨不得都要把一刻鐘掰成兩刻鐘來花,這一日難得見他有這樣的閑情逸致。對于他的到來,羅用也是挺高興的,特意燒了一壺清茶,請他到廳堂之中飲茶說話。結果他二人坐下來剛剛聊了沒兩句,喬俊林那小子就奔主題去了,不過說法倒還算是比較含蓄:“聽聞圣人這一次又賞賜你第六谷的糧種,想來應是十分看重你的?”“那也未必?!绷_用笑道:“許是先前給得太少了,他心里頭也得著挺不好意思吧?!?/br>他就說這小子今日怎的舍得把時間花費在閑聊上呢,原來是在cao心這個事,倒也是有心了,羅用也看得出來,這小子現在是一心向上,根本不愛在別個不想關的事情上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不好意思?”喬俊林……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四個字還能跟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聯系起來。“嗯?!绷_三郎笑瞇瞇道。“阿嚏?!辈缓靡馑嫉幕实郾菹?。第145章背后捅刀要羅用自己說,那皇帝老兒還是摳,這玉米種子他橫豎都是要推廣種植的,給誰種不是種,反正最后國家富了,他那國庫自然也就富了。之前羅用好像從哪里看到,說李世民這個人比較節儉,尤其是在貞觀前期,據說在他們經常去避暑的長安城邊上的一個別莊,除了主殿是修的瓦房,其他幾個宮殿都是茅草屋頂。雖然說他自己肯定住主殿,但是作為一個皇帝,能放棄那些虛頭巴腦的臭講究,不去追求恢弘氣勢的高級別墅群,也已經算是比較難得的了,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來,當今這位還是非常講究實用的。從這一個角度來說,羅用對當今這位皇帝還是相當有好感的。而且羅用猜想,這時候大唐國庫里應該也是比較缺錢,又要與民生息不能收太重的稅,又要打仗又要搞基礎建設,入不敷出的情況大約也是常態。不過等到后來有了錢,這些人也是到洛陽城去浪過幾回的。現如在西南那邊,大唐與吐谷渾的戰事還未結束,長安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