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5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 一個文員回復說: “這不是武官和文官的品階,參贊是外交品階,和文官武官差不多吧,登記劃分是按照大使、公使、參贊、一秘、二秘、三秘、隨員七個級別?!?/br> 周大將軍點頭: “那就算是是三品吧,看來資料沒錯,沙俄和前清都派得是外交官,沒把這里當自己的地界啊?!?/br> 文員回復: “前清的編制,是歸烏蘇里臺將軍轄制的,只是距離太遠,一千多里地?!?/br> 周大將軍揮手: “算了,不費那個心了,傳令下去,開工!” 周大將軍的開工工程,就是搞大型基建,就地開采了些大理石,又大量澆筑了水泥柱子水泥臺子,做出各種邊界和紀念碑來。 標注上,唐努烏梁海,自古以來,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 ------------ 584大清全地圖(四) 那個手下有五十多個兵的沙俄將軍跑掉了,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唐努烏梁海。天地廣袤,無跡可尋,也許他們早就離開了這個地方吧。 可以確定的是,那個沙俄將軍沒有回紅蘇。 這里還得科普一下,國家繼承權的問題。華夏一族改朝換代,大清國變成大民國,史書上寫的偉大,其實經歷的流血沖突極少,極少到幾乎沒有,末代的皇帝也活的好好的。這里就有一個默認共識,大民國繼承了大清國的全部領土以及附屬國。 同時在差不多的時間,改朝換代的還有沙俄,別看史書上寫的偉大,其實沙俄流血也挺少的。沙皇一家是比較倒霉的,被殺了,其它的沖突很少。 手下有五十多個兵的沙俄將軍,是沙俄遺留下來的兵力,他并沒有歸附紅蘇,所以也不會去紅蘇那里搬救兵。他大約是覺得唐努烏梁海給了民國,也比給了紅蘇強。 紅蘇是默認要繼承沙俄領土的,可也不是完全,目前紅蘇還看不上這片荒涼地界,默認了沙俄的余孽在那里生息。 雖然看不上這塊地方,但是一萬多大軍壓境,算是個大事件。幾天之后,紅蘇的最高層做出了反應。 他們拿出了一份,大清全地圖。 “看見地圖沒?這可都是邊境了,鄭重警告你們,要是再往前走,觸犯了邊境,我們可是有百萬雄兵的。打就打,誰怕誰!” 周大將軍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 “打就打,誰怕誰!” 幸好科技發達,無線電報嗖的一下,就傳回了國都北平。 北平的春天陽光明媚,張美溪坐在桃花樹下,翻看成堆的電報。原本是緊繃著的一張小臉,看到某張電報忽然開心起來,明媚的笑臉和明媚的春光融合在一起。 根據大清全地圖,紅蘇默認了唐努烏梁海屬于大民國,張美溪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熱愛唐努烏梁海的人。她用手指肚摩挲了一下電報: “周大哥哥,總是這么英雄氣,哎,周大哥哥!” 聲音里透著愛意。 助理杏子抬頭,睜大眼睛觀察自家大小姐的臉色,心里猶豫。 大小姐笑的這么開心,又這么稱贊周大少爺,事情總不會有轉折了吧?在張家對張美溪的婚姻規劃里,有一個可能就是從周家三兄弟中選擇一個。因為周大少爺年紀大了,幾個月前,張美溪曾經明確表態支持他結婚,周大少爺沒戲了。 又開始喜歡大少爺了?這種可能性非常??!貼身助理杏子很清楚自家大小姐是個心有大愛的奇女子,于是壓下小少女的八卦心,努力從大局的角度分析說: “大小姐的意思,要和紅蘇開戰?” 張美溪沉默了幾秒鐘。開戰?東伯利亞,西伯利亞。每一個音節敲擊在她的心臟上,都比珠玉擊打的聲音還要更加磬人心脾。 又過了十多秒鐘,張美溪才緩緩搖頭: “還是不要打仗吧?!?/br> 去年的時候,張美溪還在為國家風雨飄搖而心力憔悴,只希望能保住東北的石油,可以打造初步的工業基礎。結果山東先生竟然大發神威,一統華夏。張美溪立刻貪婪的開始巡邊,想要完全繼承大清全地圖了,一千三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比九百六十萬多了四百二十萬!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張美溪心虛,氣魄甚至還不如此時的國民大眾,大眾認可繼承大清全地圖是理所當然的。只要把標題改幾個字就好了。 張美溪覺得自己嘴巴長得很大,一口氣吞掉了一個超級大物體,心滿意足,撐到打嗝。 周大少爺發回來的電報,用詞風輕云淡。其實國土外面還有那么多國土那,為什么不多收一點兒?我們現在需要打仗,消耗一些不聽話的督軍們的兵力。東西伯利亞要比唐努烏梁海富饒好多倍。 張美溪看了周大少爺的電報,忽然貪心起來,她覺得自己原來建立的三觀搖搖欲墜,或者原來也根本沒什么節cao三觀。貪婪啊,真貪婪。山東先生的名氣和周大少爺的力氣,要真能給她弄更多,她真想貪婪更多。 一陣春風吹來,吹落了一片片的桃花花瓣,已經晚春了??!繽紛的花瓣雖然美麗,但是更實在的是,花落之后的滿樹青桃子。 張美溪用手把一個桃花瓣從電報上拍落,決定先把最實在的東西消化了,她吩咐杏子說: “回電,還是不要打仗了吧,大哥哥完成了唐努烏梁海工作,就繼續往下走吧!” 唐努烏梁海。 周大將軍收到命令,吩咐大部隊開拔,那些大理石和水泥的紀念碑還有部分精細工作沒有完工,留了一些工兵。 工兵完成收尾的工作很認真,剩余的材料又雕刻了一座周大將軍巡邊全身像,雕像騎馬,面朝北,對著東西伯利亞虎視眈眈。 周大將軍帶領的一萬多巡邊軍,行走的十分艱難,一路上蜿蜒曲折,巨大的山脈連綿幾百公里,巨大的河流沒有源頭。 周大將軍的意思,總是要沿著山脈和河流的外延來行走,既然是巡邊,就要巡守到最外邊,結果導致無數的分界山川,分界河流,變成了內山內河。 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時間,才走到中印邊境,那是個富饒的平原,名字叫阿克賽欽。此時的印度比晚清還落魄,完全是英國的殖民者。 一萬多軍隊壓境,是大事情,英皇印度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