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8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上面還帶著些新下機器時的突起橡皮毛刺。兩只輪胎的車輪輻條。都是不銹鋼做成的,銀光閃閃,閃的讓人忍不住了用手擋眼。 麥先生滿臉喜愛之情,伸手摸來摸去。還坐上去感受了一番。 “一直也常聽見他們談起,這個車子,得要一百二的現大洋吧?” “我講了價錢,只花了一百零八快?!?/br> “那還真是便宜那,要講咱們幾個,也還算買的起。況且每天都要叫黃包車的,也是一份開銷?!?/br> “要說買車子,大家都算買的起,可是養車就太破費了,我把工錢開到二十塊一個月。找一個長相齊整點的車夫,竟然很不好找!” 麥先生和友人同時整齊的把嘴巴張開,眼睛瞪圓: “說什么玩笑,車夫要二十塊一個月” 孟先生萬分愛戀的用手拂拭著青篷車的后靠背。 “車夫真是不好找,我簡直要發愁了,總也舍不得退掉?!?/br> 麥先生和友人同聲阻止說: “不要退,這樣好的車?!?/br> 告辭了友人,麥先生回到家里,跟她太太商量,也想置辦一輛鋼絲銀光青篷車。麥太太說: “真要買了,你去上班也體面,孩子們上學也體面。我回去娘家姐妹那里,也看著體面?!?/br> 她的眼睛里閃著光,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為近期一直被做工人的鄰居攀比著,麥先生盤算了一下自家的家底兒,決定給妻兒一些驚喜,所以當天就拍板做主了。 第二天就去車行選車,麥先生要更加巧舌如簧一些,所以用了比孟先生更低一些的價格,一百零六塊大洋,就買定一部車。 車行的伙計把車子送到麥先生居住的石庫門房子,所有的鄰居都圍著看,連聲的贊嘆。麥先生也是非常得意,拱手行禮,請鄰居們幫忙尋覓車夫。 車夫非常不好找,三兩天的功夫,麥先生早就按耐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做車夫,拉著妻兒逛街。又過了一個星期,新鮮的勁頭過去了。車夫依舊是找不到。 本來這個事情,是老友孟先生早就提醒過了,但是他當時也不知道為什么豬油蒙了心竅,一定要買。 這個時候麥先生的上司的上司,在自己家里花園洋房辦一個宴會,請了麥先生去參加。麥先生打扮整齊了,因為自己家里的青篷車不好用,只好依舊是叫了一輛黃包車前往。 麥先生坐著黃包車,到了宴會所在的街區,果然被看街的街兵攔住,不讓他過去,也不解釋說什么理由,只是不讓黃包車過。 麥先生給錢打發掉了黃包車,懊惱的拍了一下腦門,這個正好也是老友孟先生提醒過的,這條花園洋房街,歧視黃包車。 現在說什么也是晚了,麥先生只好邁開兩條腿,步行往前走,反正也不過一千多步,總是不會累死人。走了幾步,就聽見身后清脆的搖鈴聲。 麥先生回頭看,竟然是好友孟先生。 孟先生就坐在青篷車上笑著向他拱手,雖然車子寬大,也不讓他上去同座,只讓車夫放慢了腳步。兩人一起來到上司的上司的洋房。 車夫站直了身體,也招呼一聲: “麥叔叔?!?/br> 原來這個老友孟先生,竟然是拿自己的大兒子,來充當跟班的車夫。 ------------ 392小文人階層的職業天花板 “哈,嘿,嗨!” 麥先生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跟這個給他爹做拉洋車車夫的世侄打招呼,哼哈了片刻,才說出一句下臺階的體統話來。 “看時間還正是剛剛好,咱們進去吧?!?/br> 他的意思是和孟先生以及這個洋車夫世侄一起進去。 結果老友孟先生卻毫不在意,他直接沖著兒子一揮手,我們這個場子大約兩點半能散,你先去街面上逛逛,兩點半來接我。 孟先生的大兒子直接點頭答應,拉著青篷車像模像樣的跑走了。 他們就在門口略微站了半分鐘,陸續有其它的客人一起來了,大多是坐著青篷車,只聽門口接應的聽差說道: “請車夫們走西邊角門,另有專門的酒菜招待?!?/br> 孟先生悔恨的跺了一下腳。 “車夫竟然也給一餐飯吃,真是賠了!” 他兒子跑的太快,已經不見了身影。麥先生只好安慰他的老友說: “那你也比我強那,我買了車子,也只好放在家里,另花一份兒黃包車錢?!?/br> 既然有人比自己還沒有算計,那孟先生心里就稍微舒坦了些。他們一起走進大門,又會齊了其余的幾個老友和同僚。被聽差引領著找到桌子坐下,各人都有固定的安排。 卻原來麥先生所在的部門,是政府的文化部。此次宴會,是他的上級的上級,某一位副廳長,所舉辦的一次文會。文化人一起聚會在一起吃吃喝喝,談天說地的聚會。 宴會廳統共五間,寬曠闊朗,另外二層也是一個平臺,半開放的結構。 此次的聚會參與人員眾多,一共一百多位。 麥先生的圈子好友們,大多數是在一層的外圍,他們就屬于小資的文人。一層的中間部位。就是麥先生的上司同僚們,都是屬于中產階層的。能上二樓的就是今天的東主,他上司的上司層次的了,那是世家以至于權貴的階層。 高了兩個階層的人來辦文會。卻也喊了他們這些人過來,主要也就是為了擴大文會的影響,顯得熱鬧一些,萬一有什么佳話傳出來,也是有更多的喝彩捧場。 相差了兩個階層。麥先生他們擠不上去,倘若能沖上去說幾句話,那怕是充當篾片、幫閑、清客之類的人物,也能是大大的榮耀,且為日后的發展大大的有利了。 如今民國的這個時代,其實階級的固化也非常嚴重,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圈子,上一個檔次的如果愿意折節下交,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下一個階層的人如果想著奮力攀爬,那可真是事倍功半。 已經滅亡了的滿清一千個不好一萬個不好,總也有個科舉制度,十年寒窗無人知,一舉得中天下聞。 到了這個民國時代,靠的大多是親友引薦,裙帶關系。文人階層,突破階層限制,寒門崛起的機緣十分渺茫。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