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7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就是那些兵,怎么進了三女廟?” 三女廟坐落在高陽山的半山腰上,算起來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滴醭臅r候。當地一位士紳老員外,家財豐厚,樂善好施,深受鄉鄰愛戴。唯一的遺憾就是年近四十,膝下也沒有個一兒半女。 某日一個游方的道士來拜會他,吃了他幾頓飯菜,給他布道說: “員外爺您品德出眾。我已經施法向天上的老祖回報過了。他說您命中無子,他也實在沒有辦法,但是如果您能在凡間孝敬他一座廟宇,讓他多得一份香火,他就賜福一個女兒給您?!?/br> 鄉紳老員外對道士的話是三分信七分懷疑。所以只拿出十兩銀子。胡亂在高陽山的半山腰蓋了一間廟,供奉了道士所說的道祖。 本來就是胡亂應付的事。誰知道八個月之后。他的一通房丫頭果然生下一個姑娘來。老鄉紳簡直難以置信。他抱著好不容易得來的千金,心想: “那個道祖肯定是抱怨我給他修的廟不好,所以才給我一個丫頭生的小姐?!?/br> 老員外心里拿定了注意,說是為了慶祝得到一個女兒,又拿出一百兩銀子。挨著半山腰的那間小廟,蓋起了三間正房正廟來。 本來蓋著三間房。老員外是抱著給道祖還愿的心理來做的。誰知道三間廟房建成之后十個月。他的妾侍居然也生下一個姑娘。 老員外抱著這個新出生的二姑娘,一副苦笑不得的樣子。心說: “這家道祖倒也實在,又修了幾間廟,竟然又給我一個姑娘,只是妾侍所生,看來對我蓋得三間廟還是不滿意那?!?/br> 于是這次老員外真是下足了本錢,拿出三千兩雪花紋銀來,在高陽山的半山腰正正經經的修了一座廟館,正中是五間大殿,房梁磚瓦都是十足十的料子。雕龍刻鳳。貼了金箔銀箔。堂皇富麗,前后也有配殿拱衛,又修了青瓦白墻,將前面的一間廟,三間廟都圈起來。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或者天上真的有神仙,或者是冥冥之中的億萬分之一巧合。在老員外修完了道祖廟之后。他已經四十歲的正房嫡妻竟然有孕,十個月之后又生下一個姑娘來。 老員外這次抱著嫡親嫡出的三姑娘,仰天長笑: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祖也是很講實惠的買賣人那!” 因為這個故事太過離奇,很快在四鄰八鄉里傳開,大家都把這個廟稱呼做“三女廟”。前來參觀的人是絡繹不絕。但是跪拜燒香的人有些少。因為民眾里傳說,如果拜了“三女廟”。將來要生女兒的。 大清國的農業生產力還很低下,民眾里面,大多是想要兒子的。只有那種實在是求不來兒子。才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來燒一炷香。這種情況畢竟太過稀少。 因此“三女廟”的香火不旺盛。那位老鄉紳生下的三個女兒都十分有福氣,慢慢的子孫開枝散葉,家族鼎盛起來,所以也供養的起,時光悠悠,一晃就是兩百年。 到了晚清時代,老鄉紳的后人遷移到外省。這座“三女廟”缺少供養,所以是越來越凋零殘破起來。 張家的老太爺坐著翠竹滑竿,本來是想進密林子看看花草小獸。但是聽見導游的獵戶這樣介紹三女廟,頓時十分感興趣。 吩咐了進廟去參觀。外面留了保安把守。 高陽鎮的老夫子聽獵戶說貴客進了“三女廟”。連忙叫停了滑竿兒。走下來整理衣衫。吩咐一個孫輩送拜帖進去。 ------------ 323三女廟中會夫子 海寧這一片山水肥美,文風昌盛。屬于圣人教化之地,鄉間行的還是晚清的老禮儀。老夫子的一個孫輩走到三女廟門口,用海寧話沖著門口的大兵喊了一聲: “接帖?!?/br> 門口的大兵抬手敬禮,同時又一跺腳,兩只腳上的鐵板軍靴合在一起,啪的響了一聲。嚇得那個孫輩扭頭就跑回來。 “帶槍的大兵可是不好惹,爺,咱們回去吧?!?/br> 老夫子氣的臉色鐵青,開口罵道: “如今世道變了,你這樣酸丁,可是叫我怎么安心入土那!” 老夫子罵完了孫子,又回頭沖著引路的獵戶拱手: “煩勞毛家小子走一趟?!?/br> 獵戶立刻彎腰領命,走過去廟門口跟大兵們說了。大兵轉身進去,很快就又回來說: “我們老太爺有請?!?/br> 三女廟本來已經有些寥落破敗,但是因為站了幾十個大兵,氣氛登時不同,變得森嚴法度起來。老夫子帶著幾個孫輩,一位四十來歲的本地治安官,才走進去一半,就看見一個五十多歲,穿著對襟汗衫杭綢青褲的消瘦老者走了出來迎接。 老夫子一來老眼昏花,二來看這個老者氣質也很拙樸,所以還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這人是不是體面的管家長隨之類。 那個老者已經拱手抱了名號: “小老兒姓張,聽說貴山多猛虎,特來見識一番,打擾主家了!” 老夫子這才知道眼前這位就是獵戶口中的貴客了,顫顫巍巍忙不迭的拱手回禮。幾人一起走去正殿說話。 正殿里已經收拾整齊,當中擺放了一只方桌,鋪著桌布,另有幾只帆布竹椅子。老夫子暗暗點頭,果然是貴人,出門在外還能這樣周全。 張老太爺請老夫子上座。老夫子擺手不肯,他孫子攙著他。顫巍巍的坐了下座。張老太爺并沒有回去原座,而是在老夫子更下手坐了。本地的治安官坐了更更下手。其它人都是站著。 可見兩邊的規矩都是很大,老夫子又是暗暗點頭,這是個禮貌周到的。 兩人寒暄幾句。說到正題。 老夫子開口說: “聽說貴客想買虎皮虎骨?” 張老太爺點頭: “這次過來,本來就是聽說有虎災,想著收購些新鮮的,只是聽獵戶小哥兒介紹說,如今這個高陽山的虎皮虎骨。都已經集中在老縣公手里了,本來想上門拜訪的,不想老縣公能屈尊受累過來。實在是惶恐?!?/br> 高陽山的野獸雖然不少,獵戶更多,大多數都是勉強混個溫飽,所以凡是打到野味獵物的,不會在手上放著超過兩天,都是立刻拿去高陽鎮上換了銀元,采買生活用品,捕獵工具。 過來高陽鎮收購皮毛野味的商人很多。使得這里成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