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四舅太太在家里那,一會兒總會過來看看!” 杏子笑了點頭,得罪人的工作,交給黃家是最好了。 花廳里,張太太平靜的臉慢慢的扭曲起來,眉毛痛苦糾結的團在了一起。 …… 張家的老太太去世之后。張家唯一的大姑娘就一直病著,每天光喝藥湯子就喝飽了,飯根本吃不了多少。最好的情況就是夏天太陽最大的時候,才敢讓她出去轉一轉。還是要兩個丫頭扶著。 張家的大爺十三年納了十三個妾。到大姑娘十五歲的時候。更是破釜沉舟般的,一口氣納了五個妾。 五個新鮮的妾侍,都是十八歲,最好生養的身材。破天荒的,第十八個妾侍居然真的懷孕了。還沒來的及大肆慶祝。就查出了真相。孩子的爹是妾侍的青梅竹馬,逃荒過來的流民。 張太太生氣。將人趕了出去。妾侍出去沒多久就死了,一尸兩命。 妾侍的青梅竹馬投了軍,也分到一支大槍,又吃不了當兵的苦,帶著槍偷偷的逃回來,回來找他的情人。 人早死了,他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神經衰弱,打聽了張家大爺的模樣。找了個機會,遠遠的放了槍。 槍是德國貨,瞄準了腦袋,炸出茶杯大的口子來,張家大爺熬了兩天才死。周家的太太要更慘一些,她出去押運糧食,槍打在肚子上,足足熬了一個月才死。死的時候全身都是黑的。 周家和張家長達百年的時間相互扶持,早就有一個約定,兩家這一代要結親。 張家的老太爺此時也已經躺在了床上,叫張太太過來商量。 張太太苦惱糾結了一會兒,才選了周家老大。周老大年紀夠,能撐起家里這一攤子來。張家大姑娘穿了一身紅色的嫁衣,丫頭們搬了鏡子給她照,大姑娘對著鏡子左看右看,臉上都是笑??梢娝彩菤g喜的。 南邊的革命軍和北邊的東北軍打來打去。日本和德國也搶來搶去,夾在中間的山東平安成了戰場。周家大少爺是有幾分打仗的人才,可是心氣兒高。不知道低頭,火炮轟來轟去的,最后被日本人炸掉一條腿。 周老大骨氣硬,斷了腿兒從來不吭一聲。 兵丁們都反了,農民們也反了。 周家老二當了家,帶著一家子去上海養病。 張太太哭著說: “早就該這樣,早就該去上海?!?/br> 早就想去上海,可是老太爺也病,大姑娘也病,就算能舍了一家子的產業,總是想著養好一些再走。 接二連三的收到電報,整個黃家都敗了。 去上海的路也是很艱難,周家老二一路謀劃,拉了上百個楠木大箱子。張太太又想著,其實周家的老二才更好一些。 他們一路小心,到了青島,想著上了船就好了,上的船不好,是賊船。 周家的老二死在了海里。 一家人留在了青島。不久之后周家老大也死了。周家老三去碼頭上扛大包,養活一家子。大姑娘的身體有了一點好轉,改嫁給周家老三。張太太踩著小腳兒出門賣草莓補貼家用。大姑娘死于難產。 張太太忽然大叫一聲,從躺椅上跳起來,女仆們急急忙忙的沖進花廳。 張太太愣怔愣怔,看著下午茶的茶桌子。草莓鮮紅,盤子里鋪著一層白色的冰塊,大熱的天,還一丁點兒都沒有化掉。 她仔細想了想,忽然噗嗤一聲笑了,張家大爺的九個妾都已經打發掉了。那里來的第十八個妾? 夢都是反的。 然而她到底還是不放心,連發十八封電報催促丈夫來上海。 ------------ 213福氣人福大還求福 黃四舅舅公館的花廳,裝飾成最浪漫的法國式樣,蕾絲的帷幔堆疊,墻上是夸張風格的裝飾畫,畫中的西洋女子穿著層疊繁復的衣衫,看著很冷的樣子,卻暴露著大片的胸脯香肩,肥美的足部也是赤果果的。 懶散而不莊重的穿衣風格,仿佛輕輕碰一下,那些衣服就可以立刻掉落下來,露出上帝設計的人之本色形態來。 張太太因為連日勞累,中午又中了些暑氣,沒有休息好。所以做了個十分荒唐的噩夢出來。女傭們慌張的沖進花廳。 張太太重新去洗漱了一次,又讓人燒了一碗熱茶來喝,吩咐杏子說: “你們大小姐也要小心一些,不能天熱貪涼胡亂吃冰?!?/br> 杏子笑著應了,她還不放心,立刻就要汽車夫開車載了杏子去平安學校傳她的話。半小時后吃完了熱茶,張美溪也搖來了一個電話謝過母上大人關心。 張太太才徹底靜下心思來,把剛才做的荒唐夢當個笑話一樣說給女傭們聽,女傭們紛紛陪著笑: “夢都是反的,太太平時又積善,是有大福氣的人?!?/br> 張太太是有大福氣的人,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美味生鮮,住的是洋樓大屋,出入坐著寶馬香車。 至于行善的事情,還得再加一加。 到了晚上,張美溪回來陪著她母親吃飯。 張太太說: “來了這么些天,還沒有拜過佛佛?!?/br> 她是典型的無信仰或者全信仰人士,道教,佛教,天主教統一被她稱作佛佛。見佛都拜,和尚道士齊上陣的。偶爾三兩個月想起來,定到初一或者十五吃一天素。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佛佛們就能領悟到她的誠意,賜予福氣給她了。 張美溪聽了這話,還是有些警惕的: “這里有家寺廟很靈驗的。叫法華寺的,連我們學校的校長都說好!周二少爺也請過他們做法事的?!?/br> 她推舉的是佛寺,此時的上海,外來文化入侵。列強用火炮轟開華夏的大門,目的有兩個,宗教和貿易。 所以教會教堂在上海修建的特別多,教會和教堂又輔助設置了學校,醫院。一些國人不加分辨。全盤接收,開言必稱上帝,日常的交際活動全部改成了做禮拜,參加贊美詩合唱班之類的。 貴太太們也有教友聯合會,組織起來做善事。張美溪擔心她母親會親近教派人士,教會的控制力是非常強大的。 相對起來,佛祖和道祖就比較不那么貪心了,對于民間的施主,只要求一些香火的供奉,日常生活里并不做特別嚴格的儀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