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張美系屈膝行禮: “舅舅說的是,冬天有點冷,可是爺爺說那里好,高先生也要去,看什么西湖晴雪!” “高先生也去?” 黃大舅舅頓時就覺得小腿兒軟了軟,聲音更加溫煦: “既然高先生愿意帶你去,你自然也要跟著,恩師有事,弟子服其勞!” 黃大舅舅頭腦里一個不自在的畫面閃了閃,勉強又說了一句: “你大舅媽準備好了給你們的年禮,你出去看一下?!?/br> 張美溪行禮出去。 黃大舅舅用手使勁抓了一把自己的頭發,把眉頭皺了起來。 文人雅客,冬游西湖,身邊帶一個裊裊婷婷十四五歲的女學生,自然是舒心愜意的。 可是要讓自己妙齡的外甥女去陪一個不惑之年的壯男,就有點太尷尬了。 有人為了往上爬。 無所不用其極,黃大舅舅還算是有一點最后良知的底線,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官迷不是錯,只要能守住最后一點底線,就會做一個好官。 先不提黃大舅舅腦補出無數種可能,在烈火雄心里煎熬。 這邊張美溪出來。和黃小姐們分吃了黃大舅舅公館大廚做出的花生豬蹄湯。贊了幾句。大家一起回家,搬去黃大舅舅公館的事情,就此作罷。 張美溪是真覺得花生豬蹄湯好吃。等第二天到了桃花居,還說了一句。 “聽說花生豬蹄湯是養胖的利器?!?/br> 周二少爺笑著說: “愛吃這個,是最好辦了,聽說周莊那邊有三種名吃。沈萬三肘子,沈萬三豬蹄。沈萬三糕點?!?/br> 張美溪拍手說好,瑣事都打理周全了,只是還答應了杏子,等慧文女中的期末考試完了。就出發去周莊游覽。 慧文女中 杏子考試完了,收拾東西往外走,忽然看見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笑著朝她招手。走過去屈膝行禮: “清林小姐!” 清林笑著拉了她的手,走到角落里說悄悄話: “凌果家里出了事。這幾天都不來上學,讓我給你們傳個話,過幾天就好了,讓你們過去她家里打羽毛球。前幾天約好的?!?/br> “是出了什么事?”杏子有些驚訝。 “也沒有什么,樹大分枝,家家都有那么一天?!鼻辶稚裆龅?,轉身走了。 杏子回家一說,慧文女中的同學凌果家里有事,張美溪到底是不放心,搖電話給清林: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看看我們能幫上什么?!?/br> 清林不愿意多說: “你們是活在桃花源么?這都不知道,這幾天報紙上天天說的,分家產的官司,就是他們凌家!” 張美溪不住桃花源,她住桃花居,這幾天一心想著養胖養眼睛,還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只好又多搖了幾個電話,才把事情打聽清楚了。 凌果所在的凌家經營錢莊生意,其豪富的程度,在上海一地的華人里,也能排列的前十。 有一位凌果的堂哥,是個留洋歸來的學生,和一位大戶人家小姐談戀愛,那個大戶人家小姐,無媒無聘,就直接拎著一只皮箱,住到了凌家。 這話黃四舅媽好像暗示過,張美溪拍腦袋。 這里的重點不是拎皮箱的女學生的品德問題,最關鍵的是,凌果的堂哥還定了一門親事,也是上海的豪門世家,兩家聯姻,還有生意的合作。 未婚妻一家見他們出了這樣的事情,不光退了婚,還抽走了做生意的股份。 退婚也不要緊,但是忽然就起了連鎖反應,凌家家業十分巨大,子孫眾多,其中各樣心思的都有。 后來事情越鬧越厲害,分家產打官司,以至于請律師,上報紙的地步。 凌果是嫡系的曾孫小姐,曾孫輩分里排第三,她meimei不乖排到家里二十一。曾孫少爺也有三十多個。 除去這些家譜上有名姓的,還有一些外室子女。 可見子孫繁茂。 子孫多,家財也多,根據報紙上說的,凌家光是現金,就有五百坪。其它房地產業更多。一般十兩一根的黃金,叫做條,七條黃金稱呼做坪。也就是說,他們家單是黃金,就有三萬五千兩。 凌果和她meimei不乖,都是嫡系的曾孫女兒,怎么算著也能每人分個十來萬現大洋,將來不管是出國留洋,還是找人嫁了,都是方便的。 張美溪見是這種事情,的確是樹大分枝,一個家族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沒有特別出挑的人才,往往是要分家的結局。 比如張美溪的外祖黃家,黃五舅媽也是天天鬧騰分家,黃家現在的狀態是小分大不分,各房也有私房,整個黃家也有共同產業,這還是黃大舅舅非常強勢的情況下,倘若不是他做了副市長,各家都有便宜蹭到,只怕今年就被黃五舅媽鬧騰著分了。 張美溪看這樣的事情,她是管不了的,所以收拾好了,準備出發去周莊,臨行前忽然接到凌果的電話: “前幾天你說要過來打羽毛球,鍛煉身體。我這里忙著,一直沒有招待你,現在事情定了,看你們什么時候有空,大家過來聚一下?!?/br> 張美溪連忙說: “不要緊,前幾天說打羽毛球,只是臨時起意,還讓你一直放在心上?!?/br> 凌果在電話那邊笑:: “我們分家了,我一毛錢都沒有要,把家里的生意接下來了,我要開銀行,你們都來幫忙吧?!?/br> ------------ 103民國的錢莊(一) 中華民族的文明,洋洋灑灑,上下五千年,到秦始皇的時候,統一了六國,統一了度量橫,車同軌,書同文。 可是一直到民國十三年,皇帝都下臺了,錢的事,依舊混亂的很。 小民百姓們,甚至還在用天圓地方中間有孔的銅錢,十枚左右的銅錢折合一枚光面的銅板,一百二十枚到三百枚的銅板換一只銀元,銀元和按兩計算的白銀又有一定的折算比例,白銀又和黃金條來回折算。 銅錢,銅板,銀元,銀兩,黃金的版本和成色也各各不同。于是誕生了大大小小的錢莊銀號鋪面,來經營兌換的業務。 大大小小的錢莊銀號又聯合起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