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
書迷正在閱讀:虛盒、[銀魂土銀同人]那面窗簾后面、鬼話、朕讀書少你不要騙朕、[真人同人]一言千載莊生夢(丕司馬歷史+現代)、[東京食尸鬼同人]單向戀愛、假戲真做/同事雇我扮基友、指腹之戀、[劍網三]烏龜日記、肯定是我炸毛的方式不對
第二天,慧文中學就派了一位教育主任到黃四舅舅公館來家訪,公館的大客廳里,吵吵嚷嚷的很是熱鬧,黃五舅舅和黃五舅媽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 黃家五房本來就是兄弟中最不會過日子的,黃五舅媽先是炒股賠了錢,后來又去跑馬場**賠了錢。 家底是基本已經空了,幸好每年還可以從五房兄弟公中的工廠領錢,再有就是,珊瑚園十七號公館,還能值個三百兩金子。 黃五舅媽也從報紙上學習了一些新鮮的詞匯,要和黃五舅舅離婚,還請了律師辦理離婚協議。 珊瑚園的公館要歸她,每年公中的分紅也要歸她。 黃五舅舅雖然自知理虧,但是也不能同意呀,公中每年的分紅是我們黃家的,儂姓什么,憑什么要歸儂? 黃五舅舅一家在黃四舅舅公館的大廳里鬧事,慧文女中的教育主任被請進來之后非常尷尬。但是也勉強說明了來意。 黃四舅舅還算鎮定,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呀。他請了慧文的教育主任去春風得意樓喝茶,詳細了解了情況。又找了聽差出門打聽。 過了兩天,黃四舅舅把張美溪叫到書房: “你五舅的事情,一點都不會影響到你,你在女中住學校,我們是同意的,可是那個平安中學,聽說都是男同學,你去了也不合適,如果你有什么隱情,可以和你四舅媽講,如果不喜歡和長輩說,告訴你表姐們也是一樣的?!?/br> 張美溪站了起來,又行一個屈膝禮: “讓舅舅費心了,其實我去平安,并不是去讀書的,我是去做老師的?!?/br> “你說什么?”黃四舅舅十分吃驚。 “是這樣的,去年一直教導我英文的莉莉小姐,現在就是在平安學校做教員,她對我的英文十分滿意,認為我已經有了去給人講課的水平?!?/br> “如果是少爺們這樣,只憑一種英文,也是可以養家立業的,只不過你是女孩,你家中恐怕是絕對不能允許你去的?!秉S四舅舅沒有想到,這個外甥女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兩年,變得這樣出息起來。 張美溪笑著說: “四舅舅就發一封電報給家里,他們應該是會答應的?!?/br> 黃四舅舅遲疑了一兩天,終于還是發了一封電報給山東鄉下的張太太。 其實張美溪已經搶先給家里發過了電報,安排了說辭。 所以她母親張太太就發了一封同意的電報給黃四舅舅。 讓張美溪去平安制藥學校去做教員,是周家二少爺的意思。 本來一開始的時候,張美溪還想是找借口去讀書。 周二少爺就給她分析: “學校的課程安排,教學大綱,課本,都是按你的規定來的,你還做教師合適?!?/br> 張美溪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她遲早是要出來工作的,去這樣男生占多數的學校去做教師,比去做學生的理由還是要更過硬一點。 當然她每周也只會花幾個鐘頭在學校的教學上,她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保證中國的制藥科學,領先世界一百年。 黃家小姐們紛紛說: “女教師這種職業,聽起來是要比女店員,女護士高貴些,但其實也是給人做工而已,做了這樣的事,講究一點的人家,恐怕是不愿意和表妹結親了?!?/br> “這有什么怕的?我們表妹自有錢,聽說還有招婿的意思那,那間學校那么多男生,可真是要近水樓臺,好摘月了?!?/br> 黃五舅媽聽了這個消息,激動起來,她也要做一個自強自立的新時代女性,到平安學校去找一份工作去! ------------ 057吳九山的青云路(一) 吳九山出生在江南吳縣的一個小農之家,他最早的記憶是從一面洋小鑼鼓開始的。 “乖寶,看這里,看這里,咚咚咚,這個是洋鼓哦,外國人賣過來的?!?/br> 他伸出一只白嫩的小手去抓。 圓臉豐滿的年輕母親笑著坐在院子里逗弄他。 后來他又得了一支洋鐵的小喇嘛。 面色黝黑笑出一朵黑菊花在臉上的父親夸獎他。 “烏拉,烏拉,烏拉,我們乖寶吹得真好聽?!?/br> 吳九山一面淌口水,一面鼓起十分的力氣吹著那只洋鐵喇叭。 傍邊還放著那只洋鑼鼓,這兩件是他童年里片刻不離身的至尊寶物。 等到六歲,父母送他去學堂里念書,學來祖宗留下的,,。也學西洋傳過來的數學。 “現在是民國了,不能考舉人了,學點數學是有用的,這個也不能全部算是洋人的學問,中華歷史上有名的算學家,簡直不要太多?!?/br> 讀書的時候,他每天早上用洋瓷盆裝了水,拿洋肥皂洗臉,洗完了臉,又拿雪白的洋毛巾擦臉,最后照一下圓蛋洋鏡子。 吳九山到學校去,最常穿的一件洋布的長衫。 他當時最大的愿望有兩個,第一是能有一支塞璐璐的洋鋼筆,第一就是能有一雙牛皮的洋皮鞋。 但是他知道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一雙最便宜的兒童皮鞋要一塊錢。鋼筆就更嚇人了,要三塊半。 所有的苦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那? 是從父親生病開始吧? 不對,更早以前,也有零星的預兆了。 記得那年父親帶著母親去鎮上趕集,買回來一只洋熱水瓶。這是很神奇的東西,熱水倒進去,不用柴火燒著,就能一直保持溫度,喝一碗茶,就泡一碗,不用每次都著急忙慌的點柴燒水。每天折騰幾次燒水。 村口白發的老太公和老太婆開始罵人。 “老吳家的媳婦,太作孽了,買那種洋東西回來享用,貪圖安逸,要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能翻身的?!?/br> 有一次他輾轉的借到一本翻譯西洋的,晚上的時候拿洋火點了洋油燈來看。母親拿著一雙襪子湊到他身邊縫補: “我也趁著這點兒亮光補襪子,洋油現在又貴了,零沽一小瓢要十個錢了?!?/br> 父親笑呵呵的說: “不打緊,再也不在村里的小販手里買了,我們以后去鎮上買整聽的洋油,要便宜一半還多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