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8
瞧在這場運動中,多少人落了馬? 像志和的岳父就靠邊站了,那江紅英也成熟了不少。好在,志和兩口子未受到 什么影響,在單位里也很低調。 他倆都是吃技術飯的,只要不得罪人,飯碗還是穩穩當當的。 平日里,志勇經常會過來看看。 來時也從不空手,不是帶著一小瓶植物油就是掂著一塊rou??偸前脟绹缹崒?/br> 的,生怕被人給瞅見了。 他在糧食上工作,福利待遇不錯。 單位里經常發東西不說,還能買到一些副食品。 爹經常說,當初多虧了翠翠的指點,不然上哪兒能進這么好的單位呢? 瞧瞧,爹也跟著沾了點光。 * 轉眼到了冬天。 進入臘月之后,天氣格外寒冷。 章老爺子趕在年關之前走了。 享年八十二歲,算是高壽了。 老爺子一輩子沒受過啥罪,即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也沒挨過餓。當年,存 山和存林都提前做了準備。尤其是存林家里藏了不少吃的,晚上偷著給爹娘送過去。 老兩口躲在被窩里吃東西,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他本來就好吃,從沒缺過嘴兒。 大冬天里,一邊喝著蜂蜜水兒,一邊念著兒子的好。事后,聽說是翠翠給的提 示,對這個“半仙兒”,也越加“迷信”起來。 對那神鬼之說,更是深信不疑。 臨走之前,自然是希望能大辦一場。 可惜,現在紅白喜事都很簡樸,也很低調。 想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是不可能的。 聽到消息,啟寬兄弟三個和鳳芝都趕回去奔喪。 章存林特地打了電話過來,說“冬娃的前程要緊,就不用來回跑了,他太爺爺 也不會怪罪的?!?/br> 徐甜甜聽了,很是感動。 爹這么做,是為了弱化冬娃與啟銘的關系。 當然,也是為了一大家子考慮。 這“海外關系”可不是啥光彩的事情,任誰也不想和“特務”“叛徒”掛上勾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轉眼到了一九六八年的夏天。 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也停歇了下來。 在運動期間,連續三屆積攢下來的初、高中畢業生多達兩千多萬人,就業壓力 可想而知。于是,“上山下鄉”運動接踵而至。 街道上的大喇叭,成天宣傳著。 馬路上的大卡車排著長長的隊伍,往全國各地輸送著“知青”們。帶著美好的理 想和追求,一群熱血青年就這么投身到了“廣闊天地”之中。 七月里,冬娃大學畢業了。 他進了軍區通訊總站,搞信息技術。一上崗,就掛了個副連級,算是個干部。 這時,他還不滿二十一歲,就開始獨立生活了。 對此,甜甜和抒文頗感自豪。 冬娃從小就很懂事,長得也很排場,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 剩下的,就等著冬娃談對象了。 這婚姻大事一解決,就沒啥可cao心的了。 秋季開學后。 春娃轉到了部隊子弟中學,開始了高中生涯。 平日里,他跟抒文住在宿舍里。 到了星期天,爺倆一起回家。上午在家休息,下午去爺爺家練琴。 抒文從文工團里給他請了一位老師,專門輔導聲樂。 春娃自己也很喜歡。 每天一大早,先跟著爹在cao場上慢跑兩圈,然后對著那片楊樹林子吊嗓子。 不過一個月,整個家屬區都聽說了,葉干事家的那個小家伙是個大嗓門。放開 嗓子一嗷嗷,大老遠的都能聽見,比喇叭都好使呢! 學校也注意到了。 就把他選拔進了演出隊,還推薦他參加軍區舉辦的 “國慶”文藝匯演。 春娃一登臺,就一鳴驚人。 這童音,猶如天籟一般。 惹得文工團的魏老師,喜滋滋地跟人介紹說,“哎,這是我剛剛收下的學生, 叫葉俊寧,可是一棵難得的好苗子哦……” 最后,文工團的人都知道了。 魏老師收了個小娃娃做關門弟子,嗓門可亮了。 春娃離家之后,徐甜甜很不習慣。 這娃今年才十三歲,就上高中了。一個星期才能見上一面,實在是想得慌???/br> 考慮到孩子的前途,也只好忍忍了。 實在忍不住時,就帶著一包吃的跑過去看看。 春娃的同學見了,都說:“葉俊寧,你mama可真年輕啊,長得還特別好看!” 春娃聽了,自然是得意洋洋。 他跟娘悄悄說道:“娘,我們同學說你比那些電影演員還好看呢!” 聽了這話,徐甜甜笑得合不攏嘴。 春娃這是學會說話了?不再鬧人了? 娃娃終于懂事了。 她可真是生了四個寶貝啊。 現在,妞妞上小學四年級了。 書讀得好,尤其是數學成績特別好。 抒文喜滋滋地跟她說:“甜甜,妞妞以后沒能當個科學家?!?/br> 她也想好好培養一下。 可惜,偏偏趕上了運動,只能等著恢復高考了。 按照妞妞的性格,只要學習不落下,考上大學的希望還是有的。 秋娃五歲了,還在托兒所里呆著。 這娃安靜時很能坐得住,玩起來卻是歡蹦亂跳的。 看著他,就像看到了冬娃的翻版。 對這個娃,她尤其上心,甚至有點溺愛。 抒文時不時地要提醒她一下,說男娃還是要嚴格一點才好,不是所有的娃都像 妞妞那樣咋寵都不變樣。 她笑著答應了。 秋娃是最小的一個,還只是個五歲的小娃娃呢。想著冬娃那時,整天趴在爺爺 背上去上學,也沒給寵壞??? 可她還是得悠著點。 和抒文的教育路線保持一致才行。 這一年,她三十八歲,抒文三十九歲。 再過一兩年,就滿四十了。 孩子們大了,她和抒文也不再年輕了。 能把孩子們撫養成人,就是他倆最大的心愿。 * 一年又一年。 到了一九七零年的夏天,春娃高中畢業了。 這一年,正趕上部隊招文藝兵。 而春娃十五歲半,正處于變聲期,對聲音的控制不大穩定,招生老師對此十分 謹慎。 說起來也很玄。 現場考試時,春娃的鋼琴技藝算是立了一功。幾位評委老師見了,就把那變聲 期的擔憂拋到了腦后。 春娃也勉強過了關。 短期集訓之后,春娃進了軍區文工團。 抒文也好,甜甜也好都松了口氣。 他爺爺和奶奶也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