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讀 物, 她都感興趣, 是個名副其實的 “書迷”。 這種習慣也影響到了冬娃。 他跟著娘一起看書,對少兒讀物特別感興趣。雖然認得字不多, 可掰著字典連 蒙帶猜的也能看下來,實在不明白的就問娘。 只是,這初中生可了不得。 翠翠能順利考過嗎? 要知道在鎮子上,高小畢業生就可以當業余教員了。夜校里,那幾位按照“快 速識字法”給學員們掃盲的,就是高小畢業生。 對此,鳳芝壓力頗大。 看看翠翠從來沒去聽過課,就敢報考初中? 而她跟著學了那么久,就連高小還沒畢業呢。 二人分別進了考場。 對徐甜甜來說,這種考試只是小菜一碟。 三場考試下來,交卷最早的就是她。她倒是想低調一點,可教室里實在是太冷 了,考生又少,還是早點交卷回家暖和一下才好。 考試結束后,她一陣感慨。 由政府出面組織的“掃盲”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 全民動員——“發動識字的人,去教不識字的人”,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學校教 員,無論是高小以上的學生還是國家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成了業余教員,使掃 盲隊伍不斷壯大。 而從農閑時節的“識字班”到鄉鎮以上的“夜?!?,都是免費的。 這項義務教育制度從解放初期開始,一直延續了下去。 也因為這項制度的落實,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脫盲”率很高。只要想讀書, 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去夜校免費聽課,沒有任何條件限制。而教員們白天在學校 里上課,晚上去夜校代課,更是任勞任怨。 對五六十年代教育普及的落實,唯有贊嘆。 解放前,讀書只是少數人的權利,農村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山夥?/br> 后,不過短短幾年,農村青年中的“脫盲率”卻高達70%。 尤其是對廣大的農村婦女來說,第一次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皰呙ぁ敝?,不 僅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而且還實現了自身的解放。 這就是社會制度的優越性。 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政府卻搞了那么多年的義務教育。 反倒是八.九十年代,在所謂的“教育改革”之后,義務教育卻變成了收費教 育。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失學兒童,不能不說是一種倒退。 可惜,按照現有的教學條件,鎮上的夜校只能辦到初中。 徐甜甜心說,如果能辦到高中就好了。 這樣,她就能拿到高中畢業證了。 在五六十年代,高中生可了不得,稱得上是“文化人”了。 這個目標,估計到了省城才能實現吧? * 一個星期之后,徐甜甜和鳳芝順利地拿到了畢業證書。 一家人驚訝之余,不得不佩服。 翠翠可真聰明啊。 鳳芝也暗暗下了決心,自己也要拿個初中證書。 夜校里的評卷老師,對這個徐翠翠印象頗深。 在頒發了證書之后,就上門動員她去夜校當業余教員。 徐甜甜哪敢出這個風頭? 她連連擺手。 心說,這么崇高的事業還是讓給其他人來做吧? 這時,啟康和冬娃都放假了。 啟康現在讀高一,暑假之后就要轉到縣中去了。冬娃上小學一年級,每天忙忙 乎乎的。聽爺爺說二伯和二娘快回來了,正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呢。 * 到了大寒那日,一早就下起了小雪。 街道上,很快就是白茫茫的一片。 天氣不好,店里的生意也很差。 徐甜甜裹著厚厚的大棉衣,在柜臺后面揣著兩手,踱著腳。下午,啟康帶著冬 娃跑過來陪她。她怕凍著冬娃,就帶著他倆在屋里跑圈子,好暖和一下。 就在這時,看到仨人頂風冒雪進了鋪子。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顧客來了。 可一瞅,來人是三位軍人,其中的兩位還有些面熟。 “您是……”未等她開口詢問。 “二哥、二嫂!”就見啟康大喊一聲,撲了上去。 原來是啟安二哥和玉梅嫂子回來了。 同行的還有一位年輕的志愿軍同志。他身材瘦削,穿著一身軍服,提著一只軍 綠色的帆布提包,兩眼炯炯有神,看著十分精神。 她趕緊上前,招呼了一聲。 又拿著鬃刷,給三人撣了撣身上的積雪。還拉著冬娃,笑著說道:“冬娃,這 是你二伯伯,這是二大娘……” 冬娃糯糯地問了聲好。 隨后,便好奇地看著。 啟安和玉梅也記得翠翠和冬娃。 她和抒文成親的事,早就從信里知道了。 驚訝之余,更是刮目相看。 幾個人安坐下來之后。 啟安指著那位志愿軍同志,介紹道:“翠翠,這位就是李學軍同志……”徐甜甜點 頭打了聲招呼,覺得這人還不錯。 鳳芝見了,一定會喜歡吧? * 啟康冒著雪,去酒坊那邊報信去了。 不一會兒,章存林攙著臘梅趕了回來。 父子相見,自然十分歡喜。 臘梅嬸子與啟安和玉梅還是第一次照面,也是親熱得很。 幾個人聚在堂屋里,圍著火盆,說著話。 到了黃昏時分,雪停了。 鳳芝包著頭巾,踩著積雪回來了。 她見了二哥二嫂,高興得不得了。 可對那個李學軍,卻有些不好意思。她低著頭瞟了一眼,就微微紅了臉。 而李學軍見了鳳芝,一陣激動。 覺得對面的那個年輕姑娘,就是他想要找的那個人。 吃了晚飯,天色暗了下來。 章存林帶著啟安他們回了老宅。屋子早已經收拾好了,就等著他們回來住呢。 鳳芝和啟康也跟了回去,好陪著二哥二嫂。 院里安靜了下來。 徐甜甜坐在桌前,裹著棉被給抒文寫信。在昏黃的燈光下,她一筆一劃地寫 著。因為專心,也不覺得冷了。 她和抒文每個星期通一次信。 本來還想寫得更勤一點。 可抒文在部隊上,天天往家里寫信怕影響不好。 她想,過年時能見到他就好了。 * 這一回,鳳芝相親之事,頗為順利。 那李學軍與鳳芝聊了聊。 聽說她拿到了高小畢業證,更是欣喜。待玉梅同志找他問話時,當即表了態, 希望能與鳳芝定下來。 為了表示誠意,他還從提包里取出了一枚勛章。 說要親手送給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