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有點名氣的賭坊,就在這個時候,徐嬤嬤將手中的小布包給了門里出來的一位管事,甘草看見管事打開了布包,里面是一些首飾和碎銀。就看到徐嬤嬤的神色有點憂郁和慌張,然后一個青年人從內堂被拽了出來,甘草一看辨認出了那是徐嬤嬤的侄子。徐嬤嬤、她侄子和管事不知道說了什么,管事顛了顛手中的銀子,示意手下放開了她侄子,然后兩人踉踉蹌蹌的跨出了門欄。大爺,小的打聽了一下,她侄兒是幾個月前到金陵的,徐嬤嬤娘家的人不多,那個侄兒就是廚房曹老頭的兒子。后廚的人說,看到那侄兒也來偏門向曹老頭要過幾次錢,估計他去賭坊有一段時間了。甘草回來把事情稟告了薛蟠。我記得娘賞過徐嬤嬤幾件像樣的皮子吧,去年的時候,還見她在春節里穿過,去查查是哪個當鋪收下了貨。先不要驚動他們,沾上了賭這個字可不是那么容易戒掉的,這兩天你看著點,徐嬤嬤那里的余錢也不夠那樣用的,主要是盯著她有沒有去娘那里。薛蟠吩咐甘草要看住徐嬤嬤,她是他們家人的錢財來源。在別院里,薛蟠的東西一一都有四個小廝管理,造冊等級,薛蟠管的也十分嚴格。另外他多的也是古書,在徐嬤嬤那里換不了現錢,但是薛母的首飾什么就不好說了。是個傻的,薛蟠搖搖頭,王家怎么會有這樣的陪嫁嬤嬤,這件事情要知會給薛父。薛蟠知道薛府之中的管理也算的上是外松內緊,特別是薛父和他自己這一塊,唯一松散點的地方就是薛母那里。好在薛府其實是由薛父掌控,包括內務也是薛父與老管家一同辦的,薛母那不怎么插手。而薛母也樂得不插手,這也是因為像薛父這樣的大商家,內外的事情多有相同,薛母也管不上。爹,孩兒來陪你吃點心了。薛蟠下午得空就去了薛父那里,難得初一下午薛父也空著。平時薛父有空的時候,薛蟠也總是會和他一起吃吃點心,聊聊天,不像有些人家中嚴父慈母的類型,薛家里可算是慈父慈母了,或者說是有點溺愛也不為過,叫是薛蟠這般有著成年自持心智的人才不至于長歪了。對于,薛蟠來說他甚為珍惜這樣的時光,等入了學,或者再大一點,游學山河之后,這樣和老父一起吃吃茶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蟠兒來了,今天讓廚房做了你喜歡的豆包。薛父讓薛蟠在暖爐邊熱乎了一下身體,將外頭帶來的寒氣散了后,兩人坐到了榻上。像是薛家這般的人家,雖是在南方,卻也少不了地暖火龍的鋪設,整個屋子里就是開了窗,也不覺的冷意。豆包?紅豆餡的那種嗎?薛蟠喝了口茶,想要壓下胃中泛起的甜味,他想要更加素凈一點的東西,昨夜吃的除夕宴有點油了。是為父說漏了,是豆腐皮包子,蛋清封口的那種,在你那小本畫冊里應該有畫過的。原來是豆腐皮包子啊,這個簡稱可是不能縮成豆包的。這種包子的特點就在那張皮上面,想著豆腐衣一等品的樣子,那叫一個菲薄透明、薄如蟬翼,夾起來就能看到里面的餡料。這玩意的制作頗費心力,還又偏偏分出了個三六九等來。廚子要先把豆漿加熱,用文火將豆漿煮的濃稠之后,待它不再沸騰翻滾,保持了豆漿的漿液平靜下來后,在自然風的冷卻下,那個外涼內熱的豆漿,就會結成一層衣,凝出的那張薄膜就是豆腐衣的原型。用工具輕輕地揭開,仔細著晾干,就成了最原汁原味的豆腐衣。而其中最珍貴的就是那揭開的第一層,那個色澤黃亮,香味醇郁,稱為一等品,就是做豆腐皮包子的皮了。說話間,就看見下人端來了兩個蓮花淺口官窯的小盤子,那上個各裝著三個豆腐皮包子。薛父夾起了晶瑩剔透,看著像是嫩黃色兒餡的一只,咬了一般,不住點頭,是加了梨的果餡,清爽潤口,一點也不膩,蟠兒也試試。薛蟠嘗了嘗,一口就咬著了梨,流出的梨汁清淡微甜,襯著豆腐皮特有的豆香,倒是別有一番滋味。他看著如紙包四折之后,再用蛋清封口的小包,剛出蒸籠的倒真是玲瓏翡翠般的模樣,不愧是當年清宮的貢品。不錯這道菜就是薛蟠憑著記憶,讓后廚試著做的,味道倒是比以前他吃的還要好。這東西也是好玩,我們這里南方叫它豆腐衣,到了京城北方就叫它油皮了。薛父走南到北吃的東西自是不少,像是這樣精細的東西真的只是有錢人家的才能用的。我在路途上倒是吃過腐竹,就是這個同樣的材料,不過不是第一層皮,而是豆漿再熱了之后,又熱了之后的第三層皮,就完全沒有了金黃色的光澤,只有余下了灰白的一層,風干后的味道也是不錯的。同一個東西,不同的時候出來,品質都不一樣,時機的重要可見一斑。蟠兒,你對上學的事情有什么想法嗎?照爹說不想讓你太累,但是三歲看老,要走科舉一途還是早點準備的好,免得誤了時節。薛父一邊不想兒子太累,一邊又不想耽誤了兒子的前途,又想著這個師傅可是要請好的,幾番思慮,倒是也不好辦。孩兒也已經五歲了,也想跟著一位老師,有章程的進學,倒是學堂還是不要了吧,我這年齡進去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好是請一位先生到家中來,這樣時間上也靈活一些。薛蟠其實對于課業并不手生,科考的彎彎繞繞,他可是從考生到考官都經歷過。只是他還是要一個先生,一來能讓所學有個說法,二來也能知道當朝的形勢,這就對先生的要求高了。不能是死讀書的,不能是不了解朝堂變化的,不能對小兒有所輕視的,偏偏自家還沒有認識什么讀書人。薛父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他不需要先生教出一個不通事務的兒子,也知道自己兒子的底子不差,就要一個能辯世情的先生,最好還能博古通今的。別看他自己不讀書,但是受到了薛蟠祖父的影響,他沒有這個時代商人對于讀書人從心中差了一截的想法。他才不會將就,也就和薛蟠不謀而合,想要找個當世名仕,只是這樣的人,薛家還真聯系不上。為父把家里的關系扒拉了一邊,也就你娘的哥哥,你大舅還能找個不錯的,可是偏偏去年他調任了四川,這山高水遠,也是不好聯系。薛蟠聽到父親說了王子騰,并不太樂意和王家有太近的關系,就說眼前,這廂徐嬤嬤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呢。爹,還是不要麻煩舅舅了,年前那里早了災,連春節也沒有回京,估計現在還在忙呢。還有一件事,我偶然發現的,正想和爹說呢,徐嬤嬤那里好像遇到了一點困難。薛蟠就把甘草調查的事情告訴了薛父,倒也沒有添加個人的喜好,徐嬤嬤對自己不怎樣的事情,怎么會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