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到了市三中的錄取通知,孫麗華才終于喜逐顏開。然而,這時墨北卻聲明,他不想讀初中。低沉的氣壓籠罩在房間里,孫麗華鐵青著臉憤怒地瞪著墨北:“不上了?啥啥都給你準備齊全了,你爸還托了人送了禮,你現在說不上了?”墨向陽說:“麗華,先別生氣,聽聽兒子怎么說?!彼麑τ谀钡倪@個決定也很意外,“小北,當初說要上初中的人是你,考試你也考得挺好的,怎么現在又說不上了呢?你是不是擔心在學校受人欺負?我問過夏老師,她市三中的校風不錯,而且她也會幫忙照顧你的?!?/br>墨北平靜地說:“爸,媽,我去考試是為了向你們證明,我不在學校上課也不會比別人差,所以現在的學校教育對我來說完全是浪費時間?,F在證明完畢,我沒必要非得去上學?!?/br>孫麗華氣結:“這孩子怎么就這么犟!這是鬧著玩的事嗎?”墨向陽也有點生氣:“小北,爸爸教過你,做人要講信用,不能出爾反爾?!?/br>墨北看看父母惱怒的神情,笑了笑:“是啊,爸爸,當初是誰答應我可以不去上學?是誰答應我不會把我寫作的事說出去?是誰答應我不會強迫我去學我不想學的東西?”墨向陽愕然:“你這是在埋怨爸爸?”墨北:“沒有,時移世易罷了。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mama,你也不用想著用什么方法把我送去學校,我有腿,能走。我不想做的事,你強迫我是沒有用的,這只會讓我跟你的感情更疏遠。我和jiejie不一樣,我的思想跟你們是平等的,只是現在受困于這個弱小的軀殼而已,我沒有辦法按照普通孩子的成長軌跡去長大。你們不能把一棵樹壓回到土里,要求它從種子時期開始再長一遍,壓制過度,樹就爛掉了。爸爸,mama,請你們就理解。很抱歉讓你們擔心了?!?/br>說完墨北就走了出去,墨向陽和孫麗華卻久久地沉默著。☆、挨打房間的窗敞開著,風卷著熱浪從窗口吹進來,將那條印著翠竹的白色窗簾吹得揚起一角,像只試探的小手,一下一下地夠著床頭柜上的雙鈴鬧鐘。墨北趴在柔軟的薄褥子上,褥子下面是涼席——經過那次大病,他就很畏涼,夏天這么熱也不敢直接睡涼席,非得再鋪一層薄褥子或是加幾條床單,不然就覺得有絲絲涼意順著皮膚毛孔透進五臟六腑。雖然涼快,但是睡過一覺就容易咳嗽。他把臉貼在珍珠色的泰迪熊身上,一聲不響地想著心事。墨北睡覺的時候喜歡抱著東西,重生之前他的床上、沙發上、地臺上都堆滿了各種抱墊、靠枕、毛絨玩具,隨時隨地都能抓起來一只抱住??墒侵厣?,他能抱的除了被子就是枕頭。衛嶼軒不止一次聽他念叨想要只泰迪熊,就讓滕濟民從國外給弄了只正版的送他。其實,墨北并不是非要泰迪熊不可,他只是用“泰迪熊”代替所有可擁抱的玩具來表達自己的怨念。在此之前,墨北還纏磨著姥姥給做了一對糖果型的抱枕,一只放在家里,一只放在姥姥家。不過能收到衛嶼軒送的禮物,怎樣都是高興的,他還和衛嶼軒對于這只小熊的名字慎重地討論了一下午,最后決定叫它……“小毛”。小毛很柔軟,很治愈,但它不能讓墨北的屁股和背上的傷口不再痛。重生以來,墨北還是第一次挨孫麗華的打——這里指的是傷筋動骨的打,平時拍兩巴掌那種不算。事件的起因是墨北新發表的那篇,兇手不斷殺害兒童,并將他們的尸體和現場布置得如同靜物畫般充滿變態的藝術感,而當偵探在追查兇手的過程中,發現他的童年十分不幸,自幼就受到母親的虐待和反復遺棄。兇手的母親在少女時期就生下他,因為恐懼和貧窮,對兒子沒有多少愛和責任心,可是每次拋棄他,他又都因緣巧合地又能回到母親身邊,這讓母親覺得兒子就是個永遠擺脫不掉的負擔,于是對他加倍地虐待。等兇手長大后,他擁有了可以與母親對抗的體能,卻在心理上始終處于被壓迫的最低層。而母親對待他的態度一直沒有改變,仍然時常打罵,從來不在他朋友的面前給他留面子。這讓兇手十分仇恨母親,但更為仇恨這個膽怯的不敢反抗的自己,于是將恨意轉嫁到無辜的孩子們身上。當他殺死一個孩子,內心深處就覺得是殺死了一個懦弱的自己,既憐又傷,欲罷不能。后來,看起來依舊年輕貌美的母親又懷孕了,肚子里的孩子依舊父不詳。這讓兇手感覺又一個自己將要被復制出來,他將要再次旁觀體驗一次悲慘的童年,他無法再壓制住恐懼和怨恨,終于將屠刀對準了自己的母親。而這一次,他將母親殺害在凌亂骯臟的廚房里,就像隨手扔掉的廚余垃圾,宣告著他的不幸的結束。墨北并沒有在故事中對兇手做出評價,一切敘述冷靜客觀,但卻令讀者不寒而栗。這篇發表后引起了不少爭議,很多人都難以想像一個母親會對孩子做出那么大的傷害,覺得作者就是在胡編亂造,嘩眾取寵。有人覺得那個母親雖然有錯,但兇手卻不應該這樣充滿仇恨,更不應該將仇恨發泄到無辜者身上,最后的弒母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按照作者的邏輯,那當父母的都不敢再打罵管教子女了,不然養出個殺人犯來可怎么辦!有人認為母子倆都有錯,但兒子之所以成為殺人犯,還是因為他自己性格有缺陷,否則小時候受過父母虐待的孩子又不止他一個,怎么別人就沒殺人呢?還有人控訴自己童年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甚至長大之后仍然受到父母的控制和精神暴力,但卻因為怕被扣上“不孝”的罪名不敢聲張,嚴重的時候甚至想要自殺。有人說這只是一篇而已,而且只是一篇推理,重點不在于兇手和母親的關系,而在于偵探偵破案件的推理過程??梢灿腥苏f引發整個案件的就是兇手的變態心理,而這種心理的起因恰恰就是童年陰影,兇手的母親才是一切不幸的源頭。又有人說如果要這樣推導上去,那這個母親也很不幸,她十幾歲就失身懷孕,沒有父母親戚教育她,也沒有人來幫助她,有的只是覬覦她美色的惡徒,她只是將對家庭對社會的怨恨發泄到了兒子身上,但主觀意識上并沒有想讓兒子成為兇手。……各種各樣的爭論喧囂塵上,有的讀者甚至聲明寫信給雜志社,要求他們不再采用北緯37°的任何作品,因為他三觀不正,思想陰暗,而文章理應文以載道,凸顯教化。一個讀者在信中寫道:“……前幾天我十歲的兒子為了和同學去打游戲機,騙我說是去同學家做作業。我本來想打他一頓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