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是!”兩孩子站直了身子,向老師保證,也向爹保證,雖然爹沒在。 “好了,回去吧,明天上午九點到校打掃衛生,后天早上七點半到校正式上課,到時,記得背書包,帶好筆,其它的,學校會統一發放?!币娊愕軅z雖然沒有多好卻很干凈的衣服打扮,周老師心里暗暗點頭,應該都會是好孩子。 “周老師再見!”這些基本的禮貌,常寧一直都有在注意教導孩子們。 “爹!”從教室出來,姐弟倆已經看到爹就在學校cao場等著他們了,全新的一種環境,讓姐弟倆適應后開始興奮和激動。 “都辦好了?”常寧站起來,剛才他是在看學校的菜地,也是cao場,群眾的日子不好過,哪都基本一樣,連學校都把cao場改菜地了。 “辦好了,爹,周老師讓我們明天來打掃衛生,后天來上課?!毙《萰iejie更興奮,一見到爹,嘴巴說個不停。 “那以后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記住了嗎?”拍拍手,常寧帶著孩子準備回家。 “嗯,爹,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敝徊贿^第一天,就已經好像給孩子們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曾有的忐忑,不安,猶豫,都被眼前的新奇代替。 “爹,周老師說明天上午九點來學校,后天,七點半上課,爹,九點是幾點,七點半又是多少?”剛才周老師一說大妞就懵了,只是沒好意思問老師,不過,不怕,有爹在,爹一定知道。 “九點,七點半都是時間的表達方式,也就是用具體的數字來把一天劃分好,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時間里做什么事,就像我們村以前的食堂開飯一樣,用數字的時間來表示的話就是上午十一點,下午五點,懂了嗎?”三人邊說邊走。 “那爹,我們怎么知道這些表達時間的數字?”小二接著問。 “可以用表,用鐘,只不過我們家里現在暫時沒有,爹努力早日給家里添個鐘,以后你們就知道時間了?!焙⒆觽儸F在不提,常寧差點忘記了,就是不知道買表或者鐘要不要什么票,改天看看去。 “現在,爹回去想想辦法,或者給你何爺爺借一下?!毖矍?,孩子們要上學,沒時間是不行了。 “爹,不怕,我和小二早早起來就行?!贝箧ぶ啦还苁晴娺€是表都是很貴重的東西,不能讓爹再費心。 “以后,你們就好好上學就行,其它的事,交給爹!”摸摸兩個孩子的腦袋,愛cao心的小家伙。 三人有說有笑地回家,常寧是沒想到,這剛領著孩子們回來,事情就又來了,更沒想到,第一個問他的會是王大娘。 25.風波 也應該是王大娘,他帶孩子去報名,家里的孩子們就是王大娘幫看著,回到家,王大娘這樣問,沒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王大娘話里的語氣,似乎不大對勁。 “大娘,是呀,大妞和小二一起上學剛好有伴,今天就是帶他們兩個去報名的?!辈贿^,常寧也沒在意,以為大娘只是驚訝。 “我以為你只是帶小二去,結果你是連大妞也一起去啦?”王大娘的想法里,就是男孩子,過去,有幾家人識字的,女孩子就更沒有什么好上學的,常寧可好,兩個都讓上了,這,這不是費錢嘛,本來家里的日子就過得勉強,這孩子一上學,得花多少錢! “嗯,大娘,我賣草藥也有點收入,就想著以后的孩子們不能再我們一樣,字都看不懂一個,像我姨媽,能識字,能進城做工人,農民太苦,如果可能,我不想他們都吃這種苦?!泵鎸χ嫘牡耐醮竽?,常寧也實話實說。 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他可以做主,這個主,他做,必須學習,必須懂文化,未來就是要做一輩子的農民,他也得讓孩子們用科學去做農民。 “那要不就讓小二上,大妞留家里,要不,你一個人怎么忙得過來?!蓖醮竽锵胂胍彩?,常寧他姨媽不就是因為識字才能去城里做城里人嗎,只是,一直以來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影響了王大娘,兒子去,行,姑娘就不必了吧,以后姑娘嫁了人,好不好,都是別人家的事,像常寧姨媽顧著的,這輩子她也只見過這一個,即便王大娘同樣是從姑娘家過來的,也一樣是輕視女子的想法。 “大娘,小二是我的孩子,大妞也是,后面的五個都是,我現在辛苦不都是為了他們?!背幮睦镩_始是有些不舒服的,不過,很快釋然,幾十年后,依然有這樣想法的人,現在回到六零年的農村,這樣想法的人,可能大家覺得才是正常的。 “大娘知道你疼孩子,可現在你已經夠辛苦了,如果孩子們都去上學,你要累成什么樣,聽大娘的話,大妞的學就不上了,最多,以后大妞嫁人的時候,你多給點嫁妝,不就行了嗎?!蓖醮竽镞€是不同意,在她看來,姑娘家只要養大,嫁人時不刻薄姑娘,讓姑娘帶著好嫁妝到了婆家能支起腰桿來過日子就成了,誰家姑娘都是這樣,她也一樣,誰想到,到了常寧這里,他居然要姑娘,兒子一樣對待。 能一樣嗎?姑娘是潑出去的水,兒子是養老的根,本就不一樣。 “姑娘以后要在婆家站住,再好的嫁妝也不如讓姑娘自己有本事,不用靠誰?!备嗟牡览?,常寧也沒法和不識字的王大娘講,比如知識的重要性這些,那就撿著明白的講。 “行,行,話都讓你說了,大娘還能說什么!”王大娘依然不同意,只是見常寧態度堅決,一點沒有聽進去改變的意思,她也沒再說什么,不過,心里還是想著,等以后常寧苦了就知道讓孩子們都上學哪是這么容易的事,到時,她再來說,一定說得通。 同樣的話,常寧和陳哥,彭哥,何叔,趙二爺,都說了一遍,常寧其實是希望他們也能把家里的孩子,不分男女,只要適齡都送去上學,一個學期兩塊錢,對于現在的家庭來說,負擔真的不重,但可惜,哪一家的女孩子,還是沒去。 常寧心里有些澀,為眼前他無力改變的狀況。 他本身的情況,從兩個孩子上學開始,他cao心除了之前的家里,地里,田里,山里外,還得加上兩孩子的學習事情,孩子們出門回家,上課學習,一毛錢三支鉛筆,兩本練習本,一個卷筆刀,應付這些問題,他都還需要更多的能力,又怎么去改變別人,只能心里嘆氣,算是他嬌情一回吧。 至于他的父母,兄弟meimei在內,成天忙碌的常寧,有時真的會把明明一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