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二爺應聲而倒,瞪著一雙杏眼恨不得撲上去就是一通暴揍。兩人對視有一盞茶的時間,北海王臉色陰暗的站起來:“我去傳人送點食物上來,你先進點食再說?!?/br>蘇子魚道:“呸!”司馬蘭廷沒理會他,徑直往外走,剛踏出房門甩出一鞭子“啪!”地一聲將雕花精致的木欄擊得粉碎。外面等著的兩個小丫頭嚇得一哆嗦。其實揚聲就能喚人,他出來純粹是忍不住想撒撒氣。楊家一倒臺,勢力初初更替,萬事殆新千頭萬緒,有人忙著集結新關系和舊勢力撇清關系,有人忙著爭功鞏固新勢力,有人忙著逃跑,有人忙著排除異己。只有他忙著拼命擠出時間照顧蘇子魚,每隔幾個時辰看診一次仍不放心,趕著空就來親自看護。卻不過是熱臉貼上了冷屁股。也不是生蘇子魚的氣,覺得憋悶無力而已,這一回素善權謀的北海王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拖著,哄著,硬撐著吧。以后幾天,兩人之間仍是這般冷言冷語橫眉相對,只是蘇小哥放聰明些了,自己的傷總歸要醫的何必跟自己過不去,讓人每次下藥才算完,這不是犯賤么?所以司馬醫生說到養傷治病時,他是不反抗的。司馬蘭廷也慶幸,起碼沒出現最讓他害怕的情形,沒鬧著硬離開王府回他師父那里去,算不錯了??伤@擔心其實是多余的,蘇小哥此時還真沒想到這碴兒,他打得是另一種算盤:分家。三天之后,蘇小哥的手臂基本無礙了,司馬蘭廷再近不了他的身。蘇小哥麻利的搬回棲逸院,叫來奉明說要在院外面修溜兒圍墻起來,堵了從府里到院里的路,在東墻那面開道大門從此和北海王各過各的。蘇小哥語氣強硬,根本就不是商量而是主意已定。奉明在此事上并不認為哥哥司馬蘭廷做錯了什么,勸了半天無果,也氣道:“二少爺這是打定了主意鬧分家了,既然分了家老仆我是王府的總管,便管不到小少爺府上了,無法幫二少爺修墻挖門?!?/br>財大氣粗的蘇小哥抱著養父蘇卿懷,外公楊駿留給他的兩份遺產毫不氣弱:“明叔不幫我就算了,我自己請人回來修?!?/br>其實只要司馬蘭廷發句話,蘇二爺抱著銀子在洛陽也找不到人給他修墻挖門,誰敢妄動北海王府???可這么一來就等于逼蘇子魚離開,司馬蘭廷是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聽完奉明的轉述,司馬蘭廷苦笑半刻,只得派了工匠來修墻開門,改掉一些品銜上屋宇用度的違限之處給蘇子魚單用。這些工匠表面上聽蘇子魚的意見,但私下里根據王府的指示留了很大余地,門是正正經經的開了,可那墻修得卻不那么實在,上面花窗月洞,雕欄玉砌做得像高了一截的廊壁。對外有人問起,司馬蘭廷還得宣稱是“成武侯之弟,除逆有功特別褒賞的?!闭菃“统渣S連,有苦說不出啊。九十六禍福不定蘇子魚知道奉喜死了,是在搬進棲逸院的第二天。他是司馬蘭廷劃給蘇子魚的人,蘇子魚去武昌奉喜沒跟著走已經不合常理,現在蘇二爺要分家,奉明再推說奉喜執行其他任務去了蘇子魚也不會善罷甘休。或許是這幾日眼見聽聞了太多死亡,蘇子魚知道真相后并沒有太激動的反應。他問奉明是什么時候的事,奉明還想瞞他,回說是蘇子魚去武昌后喜子執行任務時出了意外。蘇子魚沉默的聽著,心里追思起去武昌前后的情形,突然打斷道:“不對,明叔別瞞我了,是我離開洛陽的前一天出的事吧?”奉明一驚,露出愕然的表情,他不知道蘇子魚是推斷出來的還是有人走漏了風聲,只得原原本本把事情講了一遍,最后勸道:“這事二少爺也別怨殿下,他也是為你好才瞞著你的?!?/br>蘇子魚不置可否,只說要去看看奉喜上柱香。回去王府后,奉明甚感欣慰。對司馬蘭廷說道:“小少爺也知道識大體了?!?/br>“不是?!彼抉R蘭廷的臉藏在明明暗暗的燭光背后顯得清冷而孤單,“他現在不去尋仇生事是知道自己傷還沒好,他是不肯讓人占半點便宜的人,還是叫羽衛暗中把他盯勞了,別讓他鬧事也別讓人傷了他?!?/br>看著自己一手照顧大的司馬蘭廷,奉明不覺憂心忡忡,有些害怕兩兄弟繼續鬧下去間嫌會越鬧越大,最終讓北海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人情味又消散殆盡。的確,蘇子魚這人大大咧咧卻并非不知輕重,趁府里亂糟糟的在改造中索性住到了白馬寺里。一則為養外傷,二則為了醫治內傷。師祖道安又禪定了,慧寧師伯似乎料到他會回來對他的出現毫不意外,只對他的傷勢大皺眉頭。這個一向老成持重的和尚差點跳起來暴打蘇子魚。“怎么搞成這樣的!就算你師父沒教你量力而為,你自已也該懂得開源節流適可而止吧?”這可真是冤枉慧遠了,為了教育蘇子魚他連神通幻境都用過,可夏蟲不足以語冰,徒弟不受教,有什么辦法?慧寧老和尚發脾氣是千載難逢的,蘇子魚恬著臉喊著師伯救命,慧寧也只得容他潑皮耍癩。很快,恢復常態的慧寧一面切脈一面用佛釋高僧獨有的神識內察之法為他診斷。“元神盡耗,真氣混亂。這違背佛門修行之法的外入真氣,滋滋不絕動輒隨意而來,自動自發循環不休。雖然不是刻意而為,其氣如絲如線尚不至于成災,但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也不過是養虎為患。最難辦的是你如今需要行氣育神,如此境遇卻不敢妄動,一個不好便是走火入魔,只得神仙可救了?!?/br>蘇子魚聞言大驚:“我不過是危機時刻用了道門的釋天心法,如果與自身真氣不相容那師伯替我化解壓制即可,怎么會繼續自發吸納天地元氣入體,滋滋不絕周行而不殆呢?我聽說修道之人,如果開了竅便進入引氣期,至后來可以從氣而出丹,由丹而孕神,引神而返虛,到最后洞察天地,從而飛升天界。難道師侄我不明不白的竟然要做神仙了么?仙道簡要,佛法博精,非讓我選我還是寧愿成佛的?!?/br>他在這里嫌棄人家修仙之法是下乘之道,卻不想想他現在只是可以牽動靈氣入體,還不可為己所用甚是兇險。即便可以好好的為己所用,那修仙之人從引氣期至飛升成仙悟性夠福澤深的也得花上百年,運氣差點悟性低點的得花去幾百上千年,那里輪得到他?慧寧畢竟是得道高僧,對他這些狂言亂語聽而不聞,一直眉頭微皺,沉思半晌忽道:“你看見過旋風嗎?”“???”“原本風平浪靜的之處,若是有兩股相反方向的風流,一股從左至右旋轉而另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