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
建建建,樓層也越修越高,最新開盤的商品房還是十分洋氣的電梯房。 嘖嘖嘖。 這對住了幾十年漏雨發霉的石板屋、瓦房子的人來講,簡直宛若住進了天堂。 有了住電梯房的洋氣在先,自然,跳壩壩舞的洋氣事情緊跟而上。 樂觀開朗的張mama最愛好這個,每天早晚都積極的去,跳得紅光滿面的回來。什么鬧不鬧,吵不吵的,一點兒不影響她老人家休息。 很多老年人不是都有失眠的癥狀嗎?這在張mama身上從未發生過。 晚上跳累了,回家熱水澡一洗,倒床就能睡。直接睡到第二天早上六七點鐘,又下樓去繼續跳。 胡為是昨天來到小鎮上的,在這里留宿了一晚。晚上他在附近找了家賓館住下,二十塊錢就能住一晚,隔音效果可以忽略不計。 幾乎是傍晚六點鐘一到,透過幾個粗獷的破風箱似的黑色音箱,一首熟悉的歌曲便飄進了賓館里。 “出賣我的愛,逼著我離開,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出賣我的愛,你背了良心債,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買不回來……” 幸好他是個愛晚睡的,也好在農民朋友們沒撒夜生活,所以到九點鐘的時候,廣場上就已經沒什么人了,附近的麻將館和KTV室光顧的人也很少。周圍的居民房陸續熄了燈,繁星點點下的小鎮靜謐了下來,一切都好像睡了過去。 像童話一樣。 賓館里再也聽不到任何吵鬧鼎沸的人聲了,倒是附近的農田里,那青蛙叫得呱呱呱。 胡為鞋也沒脫,翹腳倒在床上,手枕著腦袋望著斑駁的屋頂。他煩躁了一整天的心,此時聽著那蛙聲一片奇異的安靜下來,寧靜而祥和。 小地方的生活也不是很差啊,至少在此刻的他看來,猶如在養生。 因為想著第二天與安然相見的畫面,他晚上怎么也睡不著,結果導致他凌晨三四點鐘才開始朦朦朧朧的睡去??稍缟狭c多鐘時,昨晚那首歌接力賽似的,再次飄進了胡為的房間里,聲音震天。 “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賣。讓我看透,癡心的人,不配有真愛……” 這首歌是他們的真愛啊。 他推開窗戶往外看去,廣場上一大片人,排成排站著,已將不大的廣場壩都占滿了,眾人隨著音樂的節奏一直在不斷的搖擺,搖擺。 依舊像童話。 太陽照耀的時候,萬物活了過來;陽光一收,萬物就冰凍一樣,沉沉睡去。 一個謎團也在這一刻得到徹底的解開,那便是:安然那樣的身份和所處的環境,怎么可能會接觸和喜歡上這首歌?這就是原因啊。 她一定經常陪張mama跳廣場舞,母女倆的愛好還十分投契。 說不定她謊稱在美國讀書的那幾年,就隔三差五的回這里來。也說不定她離開胡家后,以后這里就是她的娘家了。 很好,她若消失,他可以來這里找張mama要她的地址。 此時是下午三四點鐘,按理說大熱天的,又是這么個不早不晚的時候,廣場上應該很安靜。 但是,并不。 廣場壩邊邊搭滿了各種游攤,已經連成片。每個攤位前立著一把大傘遮擋刺目火辣的陽光,傘上面印著讓人胃疼的俗氣廣告語,好比: 治痔瘡,請到xx腔腸醫院。 飄柔,就是這么自信! 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回家開淘寶。 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插播一句,兩大網商的競爭已經打入農村繼續干架。) …… 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出肥,廠家保索賠! 最后一句廣告語,胡為一定不懂得它要宣傳的是什么。 豬兒飼料廣告??! 那看來還是這句廣告詞好:希望豬飼料,大家都需要!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農村人家有電視機的,那僅有的幾個頻道天天輪著打各種豬兒飼料廣告,出名的幾個品牌是這些:紅加黑(記?。翰皇前准雍冢。?、正大飼料、希望飼料、通威飼料。 如果胡為是農村里走出去的泥巴腿娃,今日他是衣錦還鄉的話,他一定會很感慨現在的人活得越來越虛華浮躁,追求的東西空洞蒼白。因為,連個廣告都沒有那個時候打得親切無比了,越來越看不懂。 好,最后再來一個廣告,洗發水的,農村現在的電視機里已經看不到了: 廣告片里出場的主角兒是個穿著很土,典型花姑娘打扮的鄉下妹子,但是她的頭發特別的烏黑閃亮,整個片子里都挺自信的在唱:“城里的人呀,鄉下的人呀,哪個最漂亮?” 這么多攤位,東西賣給誰???廣場上已經沒人跳舞啦。 好多區縣的廣場就是這樣,跳舞的時候才有人。平時那附近稀稀拉拉的,人少得很,在廣場周圍做生意肯定虧死。 但是這里的情況卻并非如此,傘下的攤位上販賣著各種與附近重要單位和衙門默契配合的商品。 不是有兩大兩所學校在嗎?不是有鎮上唯一的醫院在嗎?能用醫??ǖ哪欠N。不是還有鄉政府嗎?十里八鄉要到這里來辦事的人多慘了。 沒人跳廣場舞了,可白日里進出這些單位的人還很多啊。 哦,還有郵局! 于是又衍生出了專門代人寫信的各種識字先生。自己帶一根矮凳子,再帶一張高腳凳,凳子上攤一本空白的信紙,一瓶墨水,擱一支鋼筆,便可開張做生意了。 昨日胡為在附近游蕩,看見這幕情景的時候,十分震驚。 新世界的大門再再再次為他打開。 找個面善的、年紀大的大爺,像個老學究,他湊過去問了問價錢。 對方回答說,兩元一封家書。 “不論寫多少頁紙嗎?也不論寫什么內容嗎?” 那老學究從未遇到過這個問題。 因為農村人要讓人幫忙寫信的,大多是老年人,節約得不得了,電都舍不得用,家里用煤油燈的都有。所以,他們根本就舍不得打個長途電話,寫信就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大大小小、啰啰嗦嗦的事情,什么家里的土地要撒種了、娃兒要上學了、今年養了兩條年豬等你們回家過年等等,嘮嗑一樣給遠在外頭打工的兒子媳婦說一說,一般至少要寫三頁紙才能交代清楚。這些事情要是在電話里說,還是長途,十幾塊錢嗖忽之間就沒了。 這些代寫信的人都是實在的,一般都是默認幫你把所有要交代的事情都寫完為止。 老學究就回道:“三頁紙你還說不完嗎?你想要寫什么樣的信?家書一般就這個價格,其他的書信我得看看情況?!闭f著,將胡為狐疑的盯了一眼。 可不能幫忙寫傳播封建迷信反動反社會的,不然會被他連累! 那老學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