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書迷正在閱讀:爸爸的性轉變(rou)、背叛愛人(rou)、足下的戀人(rou)、炮灰重生之受傲江湖(rou)、老北京紅燒rou、龍陽風月(H)、賣身(H)、貓眼兒里的世界(rou)、我不會寫rou(rou)、星座全rou宴(rou)
。 之后的一天,父親和二叔仿佛終于達成了一致, 他們從書房出來之后,就開始教自己廚藝。從基礎的握刀到如何翻炒入味, 從冷菜的擺盤到精細的雕工, 父親和二叔像填鴨似的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廚藝都教給自己。 小小的厲茹疑惑了, 為什么之前自己靠近廚房都會被父親臭罵一頓,現在居然又要逼著自己學習廚藝? 再長大一點,厲茹知道了,二叔好像生了什么病,不能有自己的寶寶了。而父親在有了自己以后, 出過一場意外,也不能再有孩子。 而她,就是厲家唯一的傳人了。她需要放棄所有學習意外的時間,用來學習做菜。她將來必須招贅,生一個孩子延續厲家的香火。 做餐館的服務員,是厲茹好不容易才求得父親和二叔的同意,這是她偶爾的樂趣所在,等到服務員的工作結束,她就又需要回到廚房,不停地練習。 她的人生,不屬于她自己。 …… 從思緒中醒來,厲茹站到了食味的門口。 食味的地址是她從廚師協會中查到的。 到的時候,正好是中午的飯點,葉蓁最忙碌的時候。 厲茹走進食味,里面大半的位置都坐滿了??腿藗兂灾牢兜氖澄?,那滿心的愉悅是她沒有在厲家菜館里看到過的。 厲茹找了個空位坐下,還想著接下來要干什么。 嚴亦如已經走了過來,“您好,請出示一下您的預約?!?/br> 食味的預約制,是在手機上確認預約之后,會跳出一個預約單,上面注明預約的具體時間以及人數。幾個店員都會在確認預約之后再幫助客人點菜。 厲茹一聽"預約"兩個字,就有點慌了,她只是過來看看葉蓁這家店的手藝,沒有想到這家店居然是全預約制的。 仿佛看出了厲茹的為難,嚴亦如笑道:“是這樣的,我們店里實行全預約的制度,您如果想要預約,可以去柜臺那邊掃一下二維碼下載APP,等哪天預約之后再來用餐?!?/br> 嚴亦如表示:……這幾天遇到不少來問的人,這段話都快用爛了好嘛! 厲茹不知道嚴亦如內心的吐槽,道了一聲謝之后,她走到柜臺這邊,想著:難道還要等明天再來一次嗎? 這時,在里面做菜的葉蓁眼角余光瞄到了厲茹,感覺這個人有點眼熟。 再仔細一想,葉蓁想起來了:“是你??!”葉蓁記起這是自己在厲家餐館吃飯的時候的那個女服務員,“你是來我店里吃飯的嗎?” 葉蓁心里不由的泛起古怪,這姑娘不是厲家菜館的服務員嗎?這么老遠跑到食味這邊吃飯,是不是有點……奇怪? 當然葉蓁是不會猜到堂堂一個厲家菜館的繼承人居然會做一個服務員的。她想的是估計厲家菜真的除了幾道菜其他的都不咋地,讓自家的服務員都不喜歡。 厲茹尷尬的笑了笑:“是啊,本來想來吃飯,但是沒想到你們店里居然是預約制的?!?/br> 既然認識那也算是熟人了,葉蓁沉吟了一下,想著反正今天的食材是多運了幾份的,就問道:“那,你介不介意,多等一段時間。今天的食材有多的,我可以在把今天的訂單做完之后,為你做一份?!?/br> 厲茹受寵若驚,沒有想到葉蓁居然會為一個一面之緣的人開小灶,接著點了點頭,道:“好的,謝謝你?!?/br> 然后找了一張靠近柜臺的位子坐下——她還記得自己來的目的是看看葉蓁的水平。 *** 葉蓁今天也有一道新菜——文思豆腐。 自從上次做了一道松鼠桂魚之后,葉蓁對于刀功仿佛有了一種新的領悟。之前,葉蓁的刀功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一直有點停滯不前,再多的練習也沒有增添一絲的經驗值。 但是那天,聽了吳瑜和小寒他們的故事之后,葉蓁沖動之下夸下???,說要做松鼠桂魚給他們吃。 其實那個時候,葉蓁的松鼠桂魚還沒有練到位,偶爾在廚藝空間做的時候,仍然會出現魚皮破裂的情況。 但是那個時候,??诙伎湎氯チ?,葉蓁只能硬著頭皮,一往無前,把自己的發揮到了極致,心神合一,反倒做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從這之后,就仿佛突破了瓶頸,刀功的經驗值迅速就上來了。特別是在葉蓁做那些獅子頭、松鼠桂魚、文思豆腐這類需要高超的刀功的菜品時,兩儀刀法的經驗值提升的特別快。 所以這段時間,除了固定的早餐外,葉蓁每天提供的三道菜里面,必然有一道是特別需要刀功的。 對于突破瓶頸的原因,葉蓁也有自己的想法。估計是之前練習刀功,過于追求穩定,缺乏的就是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直到那天坐松鼠桂魚,趕鴨子上架,破罐子破摔,反倒是讓葉蓁鼓足了勇氣,一下子就有所突破。 文思豆腐這道菜是清朝乾隆年間,由揚州天寧寺僧人文思和尚所創。簡直就是為了測試廚師的刀工而生!只有真正練出刀工的師傅,才能在這塊柔嫩軟滑的豆腐上游刃有余。 豆腐也不是普通市場上的豆腐,而是葉蓁在協會食材網站上專門訂購的手磨豆腐。 一塊水嫩嫩的豆腐,先切片,再切絲。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不容半點閃失。極致的刀功,一塊細軟的豆腐,通常要用大片刀橫切至少88刀,豎切188刀,幾分鐘的光景,一塊易碎的豆腐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細均勻、細如發絲。 豆腐絲細如毛發,在水中慢慢暈開,仿若中國的山水畫般美麗。 配上同樣細如牛毛的青椒絲和胡蘿卜絲,紅白綠相映成趣。 這樣極致的刀功,需要一般的廚師十年以上刀功的磨練,同樣需要廚師手、眼、刀的三者合一,成就刀工的最高境界。 葉蓁的刀功還是不夠到家的,現在的她,即使有著兩儀刀法廚技,有著飛雁刀的靈巧,也只能在一塊豆腐上最多橫切60刀,豎切120刀,雖然切出來的豆腐絲乍看之下也很細,但是比起那些真正的刀功大師還差的很遠。 葉蓁在這邊嘆息這自己的刀功不足,卻不知道玻璃的外面,厲茹已經看的瞠目結舌。作為仿膳專精的厲家菜,對于刀功以及雕工的要求本就比一般的廚師要高,厲茹十五歲正式拿刀,經過8年的練習,自信自己的刀功在同齡人里也是頂尖的存在。 但是今天,她看葉蓁的刀功,葉蓁在這邊切著,她在另一邊數著。厲茹知道,如果是自己的父親和二叔,可以輕松的比葉蓁做的更好,但是和自己相比,不得不承認,葉蓁的刀功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 沒有繼續再看下去,厲茹覺得已經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她起身,沒有驚動任何人,默默的轉身離開了。 除了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