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3
候,分封這兩個大字就一|夜之前席卷了整個國中大地,在民間掀起了巨大的浪潮。因為理論上來說,封國只看功勛不看出身,這叫平民百姓都多了一個可以念想的目標。 各處的征兵處前來參軍報名的人數更是猛然增長,重現了當初打天下時候的增長速度。那可是封國啊,一般只有在一個國家走向末路,天下共逐鹿的時候,這全天下的英豪們才會有這樣的機會。誰曾想,在帝國這樣一個皇朝剛興的時刻,居然會拿出分封制來。 一時間,茶館酒樓、梨園勾欄盡是討論這個的聲音。尤其是剛剛回國沒多久的林珩,看著自己檔案上暴漲的功勛值一臉的茫然。 封國?封國! “你們可知道,封國需要的功勛值是多少?”他終于回過神來,也不去看眼前這個叫他興奮地數字了。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他封一個侯爵,或是三代世襲的伯爵,很是豐厚了。但是這一切在封國面前,什么都不是。 那個掌管檔案的官員這兩天已經回答了很多一樣的問題,本該很不耐煩,但是面對林珩這樣的,他還是端起笑臉來,回道:“暫時還沒有定論?!彼蚕胫?,這肯定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數字,但是再大,只要讓他有個可以說的內容,也比現在什么都不知道,別人卻還以為他在保密,繼續死纏爛打的好。 林珩胡亂點點頭,心道他這是昏了頭了。與其問這樣的小科員,還不如拜訪一下海叔。別的不說,想來琨哥兒的一個封國是板上釘釘的。 報紙上都已經說得很明確,外面還有著大量的土地等著國人前去征服,在這些土地被封完之前,帝國不會停止擴張的腳步。 這種話說出來,本是會叫國人恐慌的。畢竟百姓們以及習慣了安穩的日子,這時候還沒有培養出血性來。但是,分封這個大殺|器一拿出來,瞬間全天下就只剩下了一個聲音。 這可不是僅僅代表著數量有限的國王,這些當國王的難道還能做光桿司令不成。他們是要開疆拓土的,不僅僅需要武人,還需要文人去給他們治理國家。這就意味著無數的機會,在這個為官思想厚重的時代,還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 “這正是一個可怕的國家?!弊叱鲽櫯F寺中的居住地,英法兩國使臣相伴靠著街道右側行走著。他們看著街面上所有百姓那么喜氣洋洋的神情,英國使臣不由得感慨道,“據說,這個國家數千年前的先祖們也是用著分封制,將子女國民分出去,這才有了現在龐大的國土?!?/br> “不愧是大皇帝陛下?!庇⒎▋蓢g本來還有著不少的齷齪的,現在同住鴻臚寺親身感受著這個國家給與他國的壓力,到讓他們走在了一次。話語間也沒有了一開始那時候的劍拔弩張,“他原本可以將這些都捏在手心,卻偏偏拿出去用來引領整個帝國的國民,這樣的手筆當世絕無僅有?!?/br> 將姑蘇的臨時子弟拉出去一個個封國,和現在將封國作為國民面前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胡蘿卜,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至少,現在這個國家的精神氣都不一樣了。 也正是這一股突然爆發出來的力量,讓鴻臚寺里的眾位使臣們震驚,乃至于顫|抖。 像西歐的國家倒還好,畢竟地處遙遠,怎么也動不到他們的頭上。但是,邊上如交趾等長久不睦王化的國家難免就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出路了。 這要有一個萬一,侍奉宗主國不利,封來一個諸侯,他們該怎么說?反抗是反抗不過的,難道就要引頸就戮么? 自然,這也就是那些個心中心虛的屬國才會這么些想,一般而言,帝國對于那些恭順的屬國還是比較大方的。就比如說建立碼頭、還幫著鋪設鐵軌、建立鐵道系統的事情。有識之士自然能夠看得出來這是帝國控制屬國的舉動,但是,對于屬國的王宮大臣來說,他們因此而得到的好處,可不是以前那一點點的金銀可比的。 畢竟,隨著交通的便利,商貿也跟著蓬勃,就算帝國拿去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是總數上漲了,他們得到的自然也跟著上漲了。 這些屬國的王室可不像林瑜,將皇家內庫和國庫分得很開,并將宗室不得挪用國庫這一條寫進了宗室律中,明令禁止。對于這些王室來說,整個國家都是他們的,國庫不就是他們的私庫么! 他們未必不知道帝國控制了他們的國家,但是既然皇帝陛下保證過,讓他們永為臣國,這不就是保證他們的地位和利益的意思么?要是國家中起了戰火,帝國在這里的利益豈不是會受到損害;再者,若是換了一個王室,是不是會有他們這般的聽話、萬事不管還是兩說。 所以,他們很是篤定,留著他們對帝國的益處更大,那么帝國就會保護他們的安全。既然可以繼續過這樣的好日子,他們又何必多管閑事。 至于,帝國親手將他們全送去見閻王,然后重新封國。還是那句話,不符合帝國的利益。重頭開始建立一個封國和接受他們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傳承的封國是兩回事。就像是林瑜之前和林琨說的,想要將有了自己宗廟文字歷史的國家,想要徹底收服,必要在兩三代之后。而且,期間還要受到個中反噬。 有這個時間、精力,還不如在外面的新大陸上多占幾塊地來的劃算。 這些屬國王室的算盤打得多精啊,無論這其中包含了多少了帝國強大武力之下導致的無可奈何??傊?,在這一代的主要政策決定下來后,后代再要改變,就很艱難了。因為帝國的經濟文化已經滲透到了這些國家的方方面面,真要弄出一個什么制裁的話,可比林瑜印象中米國搞得所謂制裁要可怕的多。 因此,這樣的宗屬模式一直維持到后世,依舊穩定如故。 法國使臣何嘗不羨慕這樣的模式,他曾經想過,若是換了他會有一個被稱為國王的機會的話,哪怕只有一天,那也值得了。 事實上,在來到這個國家之前,他就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還會有這樣的cao作。他替自己的國家想了一想,就覺得難以想象。這個法子再好,他們是用不了的。 在他們歐洲,農夫的孩子是農夫、工匠的后代就是工匠;仆人世代做仆人,貴族生來就是貴族。這是一條刻在人的骨子里的法則,難以被打破。 不像是這個國家,據說功勛封爵制度同樣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帝國的國民對王朝更替的態度很是理所應當,他們甚至還跑去研究為什么以前的皇朝會三百年一輪換。是以,在機會放在他們的面前的時候,所有人都變得精神振奮,固然會有人覺得封國對他們太過遙遠,但是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 在大環境欣欣向榮的情況之下,想要懶一點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勤奮起來。這個國家本就已經強大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