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1
辦?還不如住在大漢建好的風雪不侵的城池里頭,享受著牧民們交易后交上的稅,不一樣是享受么? 卻不知道,在這一家子眼中,那些貴族才是真的傻子??瓷先ニ麄兪翘澊蟀l了,部族也不要了,帶著錢財就進了關做了一個普通的漢民。但是這個已經將姓氏改做了卓的族長卻知道,自己卻是得了長遠的好處。 全部的身家就不說了,作為一個中等部落的族長他還是有些積蓄的。他名下的牛羊都賣給了漢軍,留了最神駿的幾匹獻給了皇帝陛下。這些就換來了一筆進賬以及留住京中的戶籍。 更重要的是,他還在騎羊的小兒子以及日后還沒影的小子們都已經給預定下了皇家學院的位置!而他幾個長成的兒子也如愿加入了漢軍,以后只要有軍功,封個爵還不容易么? 留在草原,那才是大傻子!卓宇明覺得自己就像是皇帝陛下給自己取得名字一般有先見之明,不過,要是沒有那些大傻子的襯托,也不能表現出他的誠心啊,這么說還得謝謝那些人,他心想著,美滋滋的。 這個卓宇明還真不能說他就是完全在自夸,能在林瑜的幾手政策之下堅定地選擇進入關內這個看起來最嚴苛的選擇,不得不說他真的有幾分眼光。 頑強抵抗的,第一時間就被漢軍給滅了。其他識相的、或是被揍了一頓之后才識相的,大多數都選擇了進入大漢新建的城池中生活。但是,那群人也不想想,林瑜又怎可能叫他們干坐著占便宜。畢竟,名義上那些牧民可都已經成為了大漢子民。 如今,他們剝削了多少,以后就要吐出來多少。 若說那些牧民們都已經習慣了像頭領納重稅的日子,但是這樣的情況還能堅持多久呢?特別是還有著那些頭頂上已經沒有了頭領的牧民幸福日子的對比下,真當牧民是傻的不成? 當他們發現自己完全不需要像頭領納稅,甚至反抗的行為得到漢軍的支持的時候,原本那些頭領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就算他們唾罵林瑜不講信用也是沒有用的,所謂的幾條路本來就是漢軍口中說出來的而已??谡f無憑,就算鬧到皇帝陛下面前他們也沒有道理。 恐怕,他們也沒有這個命鬧到皇上的面前。 卓宇明得意地和自己的家人這么解釋了一下,然后道:“所以說啊,人就得用腦子!你們阿爸會用腦子,才有了咱以后的好日子,那一群大傻子怕是還得意呢,哪里知道自己的小命已經在閻王爺那邊預定好了?!彼呐男鹤又赡鄣募绨?,道,“進了學院要好好念書,那些個先生都說你資質好,不能白瞎咯!念出來了當兵做個軍官,阿爸以后就靠你啦!” 草原上一向是幼子承載家業,卓宇明一時還改不過這樣的習慣來。也虧得幾個大的都不在家里頭,小的雖然是真的小,但是明事理。 他無奈地提醒自己的父親道:“先生說啦,好男不吃分家飯,兄長他們也很辛苦的。這里和草原上不一樣,分家析產都是有規矩的?!?/br> 卓宇明就大笑了幾聲,摸了摸他的腦袋不說話了。 就像是他預料的那樣,甚至沒過兩年,草原上就鬧將起來了,原本就在城池之中有著駐軍的漢軍甚至不需要多花心思,就將這些已經在城中養得騎不得馬開不了弓的頭領們給一網打盡,一個也沒有拉下。 投誠的時候,他們各自的頭上都掛了一個聽著好聽的官職。不過,這當初的讓他們滿意的,覺得是林瑜招降他們拿出來的誠意,但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懸在他們頭上的鍘刀。 漢律,貪銀千兩以上包括千兩者,一律當斬,并沒收所有非法所得。 這兩年,大部族小部族,牧民們日子變得好過了,那些頭領拿的錢財可遠遠不止千兩之數。所以卓宇明才說,這些大傻子是自己伸著頭向著刀底下放呢,還以為自己得了多大的便宜。 殊不知,那其實只是臨死之前的一頓飽餐。 死了這一些頭領,那些牧民對著大漢豈不是更加的死心塌地。等小學還有鐵軌開過來,就算他們還覺得自己是什么什么族的,兩代下來,見識過外面的花花世界,又習慣了說漢話些漢字,他們其實也就是漢民了。 這也是林瑜故意在戶籍上留下的漏洞,當初弄戶籍的時候,不是沒有大臣提醒過弄一個民族分類。此人這般提醒可不是為了什么保留‘民族的多樣性’,而是為了方便管理。 原本添上也無所謂,但是林瑜不樂意。添這個做什么,提醒他們和漢人不是一個民族的?這時代可沒有什么高考加分,添了也沒用。 林瑜巴不得將所有的民族并做一個華夏民族呢,哪里會自己找事。所以,民族這一欄僅僅在個別的大臣口中曇花一現,從此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之中神奇的消失了。 這個世界華夏刻在骨子中的驕傲也不需要他們用一個民族的稱謂去證明什么,而是從祖輩流傳至今的勤勞和強大堆砌出來的。 也難怪每年都會有那么多的人擠破了頭也要去爭取那一個數量有限的紅本本了,唯有千辛萬苦爭搶來的才會珍惜,也會發自內心的為此而自豪。 這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唯有優秀的人才會被這個國家所接受。 不同于已經摸到了門道并為此努力的安格斯,伊藤的內心就比較彷徨了。 照理說,他成功的將一口黑鍋扔給已經更名為倭奴王的一家子,還利用贖金的事情在他們本就已經清白不了多少的名聲上面狠狠踩了幾腳。身為幕府的一員,既然黑鍋都由倭奴王一系給背了,少年將軍以及他背后的家老也就不會一定要制他的罪,那就是在得罪整個伊藤家了。 他彷徨在于,他也想得到這樣的一個國籍,成為大漢的一員,卻苦無門道。 這樣的想法在他看到繁華的松江府的時候就隱隱有一點了,在親眼看到那個蒸汽機的可怕動力之后,他開始偶爾在心中盤算。 等這一段時間談判的事情完全結束,而后才后知后覺的知道了有國籍這一檔子事情的時候,心里已經在生死之間徘徊了一場的伊藤幾乎就是瞬間下定了決心。 這實在是沒有什么值得詬病的地方,在他看來,只要親身體會過這個國家的強盛,就沒有辦法拒絕成為大漢國民的誘|惑。 他已經決定了,不惜一切代價。 無論是失去了權柄的倭奴王,還是軟弱無能沒有擔當的幕府,都讓他太失望了。 伊藤已經問過了管云飛,知道成為大漢國民有一條完全繞不過去的門檻,尤其是對于他這樣身后有著一個龐大的家族的人來說。若是他的家族還留在倭國為幕府效力的話,這輩子他都沒有希望,哪怕他的貢獻再大也沒有用。 也就是說,如果伊藤堅持要成為大漢的一員,那么他就必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