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對這一情況并不是很樂觀,幾乎都建立了那天的檔案,因為各國的語言不同,稱呼那一天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世界黑暗日”、“上帝閉眼日”等等。 雖然地球自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畢竟作為當事世界自然知道自己換了個法則的事實,也不會像是古早的里面那樣存在認為是在拍戲的情況。 但作為在地球內部依靠著各式各樣的機器來了解外太空的人們,在人造衛星全滅,更別說建造到一半的空間站了,整個外宇宙干干凈凈像是被大掃除了一般的情況之下,就算擁有著最新型號能看到二百億光年的星系的天文望遠鏡,也暫時并沒有任何更多的發現。 這是自然地,其他世界都自帶最高級別的馬賽克,掛了無數個幻陣,并不是連筑基都沒有到的普通人類能看到的東西,只會像是秦舒舒所畫的那雙眼睛里面蘊含著的基本幻陣一般看到原先的星空。 即使將這個領域的專家召集起來集中進行探討,在沒有其他任何的輔助的條件之下,這一點兒也是沒有辦法的,雖然各國都很想把人造衛星再送上宇宙,但實際上再全球損失了總共二百四十八顆人造衛星之后,即使是在孜孜不倦想要通過重新成功發射衛星來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地球也短時間內不用像是打地鼠一般將人造衛星再一一砸回大氣層內部,這對于地球來講還是松了一口氣的事情。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目前學術界的主流的思想就跟地球之前以為自己純粹只是換了一個星系一樣,她的崽子們走上同樣的猜測,但是很快就被反對派給壓下去了,給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就算不考慮在黑洞的時間問題,又哪有這么大的概率能夠不影響地球的生態環境,要知道蝴蝶效應的影響早已經被證實了好幾千年了。 除此之外的理論研究之外,另一個比較流行的思想就是外星人論,地球仍在太陽系,什么全球黑暗像是被黑洞吞噬,都是假的,是被科技遠超于地球的外星人給糊弄了,他們把人造衛星消滅,想要侵略地球,一開始這個想法的確很受歡迎了,但是過了大半月,各國軍隊嚴陣以待,除了網上的學生黨們打得火熱之外,完全地風平浪靜。 外星人,好慢啊。 伴隨著外星人拖延癥嚴重的討論,就是外星人論的學說的熱度潮消退了。 這時候因為可以說是和人造衛星前后腳消失的北極圈科考儀器又被重新重視起來了,并不是說之前就是直接忽視的狀態,實際上去往北極的科研人員也是立馬就動身去的,但是因為有人造衛星的事情在前面,報告什么的也就壓后了。 雖然并不是最佳的科考時間,但是依托于現今的科學技術,也是可以在這個時候深入北極圈,原本如果人造衛星都在的話,簡單的北極圈3D圖現在就可以到達人類的手中,并進行數據上面的分析,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要更加復雜了。 “許隊,”裹著嚴嚴實實的男人拿著報告走了進來,“派遣進入‘里風圈’的機器人YZ12970確認損壞了?!?/br> 華國這邊由于距離問題雖然動身速度很快,但并不是第一個到達北極圈的,到了這里的時候,已經有了七八個國家的科考隊伍開始在北極圈駐扎,原本的北極圈外圍建立的站點全部消失不見了,不過由于科考隊出發的時候考慮過這個問題,相關的宿營裝備都有準備著,不過因為大量的人員聚集,挑選一個恰好的位置就不僅僅只是手速腳速快的問題。 等華國這邊全部安頓下來,研究進度就比其他國家要落后一點,在這個爭分奪秒的時候,任何落后都會造成難以預估的問題。 不過,目前各國的進展都差不多,全部被困在了原本北極圈這個時節并沒有的的“里風圈”上面。 “里風圈”是這邊暫時先取的名字,也叫“死亡風圈”,位于北緯89°25’的位置,如今被稱為絕對的死亡區域,以緯度89°25’的一圈,劇烈的風形成了一座嚴酷的冰霜風墻,深入北極圈的工作因為較為危險,都是由科考機器人完成。 所有科考機器人在“里風圈”面前都面臨著被分.尸的局面,在雪地之中靠近的那一刻,就好像一團rou扔進了絞rou機當中,設計的抓地系統并不能阻止它們如同風箏一般飛到遙遠的上空,先是外殼碎裂,宛如風化一般消失不見,露出了里面閃爍著電花的線路,但僅僅只是一秒鐘而已,便在空氣中炸裂開來,而細小的零件卻沒有掉落下來,應該說在掉落的時候就被風攪得粉碎,以至于只有一開始就被打出來風圈的大塊殘渣還存在于世。 被稱為許隊的男人,全名叫做許彥,是負責這次北極科考隊伍安全的特殊部隊的隊長,因為戴著極為專業的裝備,渾身上下的肌膚都沒有露出一絲,并不能看清楚他的外貌,他聽到這話也只是點了點頭,“隔壁的狀況呢?” 華國隔壁是機器人方面的制造水平最發達的星條國,華國這邊調來的最新型號的“YZ12970”,外殼運用了目前為止最堅硬的金屬,但在“風圈”里面撐了二十分鐘也宣告破裂,行走公里為一公里,據研究表明,尚沒有走出風圈。 “目前尚不清楚?!?/br> 許彥看了看時間,各國在這上面存在著競爭關系,情報共享目前尚且做不到,但是發送機器人的時間還是能夠了解一二的,目前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十八分鐘,目前為止至少要撐過二十分鐘以上,也不知道對方能不能突破“里風圈”。 一開始,華國這邊并不打算深入北極圈,極夜并不是北極科考的好日子,就是因為漫長的黑夜,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以及呼嘯凌冽的西北風都會給科考帶來嚴重的問題,他們一開始的計劃只是尋找并回收科考儀器僅此而已。 這些儀器大多數都安裝在了北極圈的外圍,就算是目前的極夜狀況,在北極圈外圍還是能見到短暫的天光,而像是北極熊這些猛獸又出于一種冬眠的狀態,如果僅僅只是回收儀器的話,實際上的危險程度并不算太高。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尋找科考儀器仍舊一無所獲的第五天,大米國的科學家率先發現了這個奇異的風圈,不過由于太過震驚,沒有做好保密工作,一下子就泄露了出去,引起了強烈的轟動。 雖然“里風圈”距離北極圈外圍的安置科考儀器的點,就算是最深入的儀器,都有著不小的距離,而根據目前的研究,“里風圈”范圍只從89°25’開始,而就算是緯度89°24’的位置,風力等級就不是一個量級,這樣看來“里風圈”和科考儀器的失蹤并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 但是由于“里風圈”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