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怎么樣?”他話說得巧妙,建議又很合理,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兩位專家,你們看怎么樣?”黎星皺起了眉頭,他倒不是怕比試較量,只是當著眾人的面,怕萬一把對方弄得下不來臺。古玩界畢竟是最重名譽的地方,打破別人飯碗之前,還是要仔細掂量掂量的。文勤于卻答應的很干脆:“沒問題?!?/br>眾人看黎星猶豫,都認為他大概是年輕資淺,面對前輩先怯了場,連秦瀾和趙亞都替他心下著急。“先說清楚,這并不是要兩位較量,只是讓大家見識一下兩位專家的能力,消除大家的疑慮,如果還有人覺得不滿意,我們可以負責退回鑒定所用的費用?!焙蔚澱f這話時完全是商量的語氣,可卻更讓人難以拒絕。黎星雖然在人情世故方面比較遲鈍,此刻也感覺得出來大家對他的質疑。尤其是那位叫文勤于的專家看著他的輕蔑眼神,更讓他有些生氣。“好,我也沒問題?!?/br>10經理把兩幅畫小心翼翼的捧出來掛墻上,展示在眾人面前。兩幅畫都是潑墨山水,畫中山川氤氳深厚,樹林蒼莽幽邃。雖然風格迥異,可都意境悠遠,體現出畫家深厚的筆力和文化底蘊。一幅是董其昌的作品,另一幅下面則蓋了石濤的大印。兩人都是畫壇名宿,他們的畫可謂千金難求。一下子見到兩幅,在場稍有文物常識的人都驚喜不已了。文勤于走上前,對著兩幅畫忽遠忽近的觀察了一陣,又掏出放大鏡,仔細研究了畫里的落款和印章,這才搖搖頭:“這幅董其昌的山水畫并不是真跡,雖然這幅畫上董其昌的落款是真的,可大家請仔細看,這畫里房子太大,人太小,結構不對,而且這幅畫構圖混亂……”他指向一個畫中的一個角落:“大家看這里,同一條河,這半是由左向右流,那半又變成由右向左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破綻?!?/br>有好奇的人走上前去,仔細一看,果然如此。文勤于看眾人有不少已經在點頭贊同,便繼續侃侃而談:“對國畫稍有研究的人都應該知道,王維之后,文人畫非常講究畫理,像董其昌這種名家,更不會出這種錯誤。所以,我認為這幅畫大概是董其昌請人代筆的作品,我們稱之為假畫真題?!?/br>他看向何禎,一臉遺憾:“如果是以真品出的價,您這幅畫可買岔了?!?/br>何禎點點頭,不置可否??瓷先サ故遣⒉惶谝?。想必賠上一兩幅假畫的錢對他來說無傷大雅。接下來,文勤于看向石濤這幅畫,神情頗有贊嘆之色。“這幅畫構圖精巧,在布局上,體現了石濤獨創的三迭兩段布局法。在筆法上,枯濕濃淡兼施并用,尤其是濕筆,很合石濤的筆法。這幅畫整體看上去樹木豪放郁勃,山川蒼??占?非常有氣勢,也和石濤的風格非常相似。而且紙墨的年代十分久遠,款印的位置也符合石濤的習慣。所以我可以確定,這幅畫不僅是石濤的真跡,而且是他作品中的精品?!?/br>說完,他得意地瞥了黎星一眼,看得出對自己的判斷頗為自信。“黎先生的看法如何?”何禎問。此時眾人早已認同了文勤于的意見,加之黎星給他們的印象并不好,所有人都想看看這位外表俊逸,肚里草包的男人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場面,眾目刷刷集中在黎星身上,露出了一副看好戲的表情。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眾人在底下等得直打哈欠了,黎星卻站在畫前,動也不動,似乎已化身為石雕。“不好了……”趙亞低呼一聲。“怎么啦?”一旁的秦瀾耳朵尖,一下子聽到,連忙問。“師父的老毛病又犯了……”趙亞無奈的說。“黎先生,黎先生?”何禎終于等得有點不耐煩,喚黎星也不應,只得上前推了推他。“啊”被他一推,黎星才有了反應。他這一轉頭,連鎮定如山的何禎也有些慌亂。何禎還從沒見過男人流淚,一時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應付。“黎先生,你怎么啦?”他是不是不舒服。“啊,我?沒怎么啊”黎星一時還沒回過神來。“那你,這個?”何禎還真不知該怎么說,只好指了指他的臉頰。“哦”黎星這才驚覺臉上濕漉漉的,他神情自若的接過何禎遞來的紙巾,笑了笑解釋:“這沒什么?老毛病了,我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會這樣?!?/br>眾人呆怔了一會,哄笑起來。秦瀾在底下難堪地呻吟了一聲:“我可不可以裝做不認識他?!?/br>趙亞苦著臉:“我也想……”黎星不理會眾人在下面對自己剛才失態的冷嘲熱諷,施施然說出了自己的結論:“我的鑒定結果和文先生正好相反,董其昌這張山水畫是真品,石濤的是仿品?!?/br>黎星話音一落,仿佛投下一個重磅炸彈,底下眾人頓時炸開了鍋。大家本以為,剛才文先生分析精辟,面面俱到,已經無可指摘,可沒想到黎星卻一下子把他的結論全部推翻了。黎星只好等議論聲稍微平復一些才繼續說下去。“剛才文先生所說,這幅畫里結構不對,不合畫理,的確如此。但并不能就此認定這幅畫是偽作。沈括有句話“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眹嬛v究意境為重,有些畫往往和常理不合,比如王維就有一幅傳說中的,畫中有芭蕉樹佇立在雪中的場景,嚴冬大雪,天氣寒冷,草木凋零,“雪里芭蕉”這樣的情景是和自然現象十分矛盾的,可是這幅畫卻非常有名,主要的是因為其寓意深刻。所以,我們不能把不合畫理的畫一概認作是偽畫?!?/br>他這幾句話也有些道理,在場都是收藏愛好者,有不少人對國畫還是有些研究的,“雪里芭蕉”這個典故也曾聽過,大家看看這位,再看看那位,心里開始犯嘀咕了。文勤于忍住氣,黎星這人處處和他唱反調,他早看不順眼了。他的確有時候會說假話,但在古玩界,有幾個文物專家沒說過謊?不但得罪人,還會損失大筆收入,如果換了其它知情識趣的,都會互相遮掩遮掩,大家都是要過日子的嘛,可偏偏這個黎星固執己見,差點讓他下不來臺。可是,這兩幅畫的鑒定,他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斷說的,沒有一句虛言,沒想到黎星依然質疑,這等于是完全否定他的能力,他在古玩界也是有名的前輩,卻被這種毛頭小子看扁,怎能叫人不生氣。文勤于冷冷地開言:“確實有很多國畫不顧四季常識,隨意安排景物,可這和畫面結構安排是兩回事?!?/br>黎星目光灼灼的盯著他:“不知道文先生有沒有聽過,古時有些文人畫被稱作“大爺高樂”。是文人畫的一種玩笑稱呼,意思是不顧畫理,信手涂抹之作?!?/br>文勤于臉色頓時蒼白起來,他的確聽人提起過,可是,沒想到……“就算是有真品不合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