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活,好像還差了很多很多。離衣錦還鄉,出人頭地這樣的狀態還有很遠很遠……很遠,是那種看不到盡頭的遠。倒也不用衣錦還鄉,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其實荔枝最大的愿望是給他們換個一樓的房子,這樣外公外婆就不用每天爬五層樓了。 偶爾看到朋友圈里那些曾經不那么出眾的同學,一個個都已經風生水起、平步青云了,那些曾經追過荔枝的男生也都一個個買房買車,找了比自己小許多的小姑娘結婚生子……荔枝心中不免覺得那三年的研究生,是不是真的浪費了時間,白讀了。是啊,若還是本科畢業兩年,那也不過是24歲的年紀。多好的年紀啊。 畢業后,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去高校當輔導員,讀書這么多年,一路走來聽來,同學之間為了爭獎學金爭名額爭寵,明里暗里踩同門的事情,校園里的套路事也不比社會上的套路事少,只是大家本事有限,掀不起太大的浪罷了。當時最好的閨蜜也曾參與其中,荔枝后來也跟那閨蜜慢慢疏遠了,荔枝不喜聽這些。反正畢業后就各奔前程,聯系都沒聯系了。 原本不愛出風頭,不愛爭第一的性格應該不會讓荔枝得罪人,卻荔枝偏偏有著一股俠女般的仗義,因為看著室友熬了幾個通宵的匯報PPT,被室友的同門蓉兒以借鑒一下為借口,竟先于室友擅自原封不動上交導師,害的室友又重新制作PPT,又是幾個通宵。荔枝看不慣蓉兒,也沒想著教訓蓉兒,卻不想臨近畢業的時候,荔枝以黨員的身份要對預備黨員進行考核,蓉兒就在被考核范圍內,大家都在說著場面上的好話,對于其他預備黨員,荔枝也是這樣,但輪到蓉兒了,荔枝翻了老賬,不過可惜的是,荔枝不知道蓉兒的背景,即便是這樣,蓉兒還是轉了正,荔枝也明面上得罪了蓉兒。好在蓉兒畢業就被家里安排去了廣州,從此兩人也應該再無交集了。 這件事一出,不太惹眼的荔枝在班上也火了一把,畢竟蓉兒平日里高調張揚不太討喜,好些人都覺得荔枝夠朋友,為室友打抱不平,但也有人好心來提點荔枝, “這么大人了,要學會圓滑一點,不然以后工作了得罪了人都不知道?!?/br> 當時荔枝沒往心里去,在第二家公司上班的時候,因為替同事打抱不平,心里不服就嘴上反駁的臭毛病,雖然不知道到底哪句話得罪了老板,但是從下場來看……說起來雖然都是為公司發展鳴冤,可公司是老板的公司,哪里輪得到荔枝這樣的小豆芽來瞎起哄? 哎,算了。本就是江湖小嘍啰,哪來這路見不平的毛病。 畢業后的荔枝在工作上是這般不討老板的歡心?;叵胱约旱南笱浪?,也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傲人成績,荔枝感覺自己的確不太上進,又太隨遇而安,溜須拍馬的事又做不上手。原來想要的理想生活,看來是難以奮斗出來了。除非,瑪麗蘇的主角光環突然落到了荔枝頭上,或者是突然中了巨額彩票。 呵呵,荔枝笑了,哪里會有這種事? 27歲的自己如今依然一事無成,工作做的一般,人際關系不會處理,男朋友也談崩了……連自己的姓氏都是全中國人數最多的大姓,哎,簡直就是普通到了塵埃里。 如今這股子低迷勁兒,被這街上的冷風吹的是更顯凄涼了。 過年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來年繼續努力吧。 “過年回江南么?” 還沉浸在惆悵中,荔枝的微信響了,若素發來的,估計這會子是忙完得空了。 若素是荔枝的初中同學,一起在江南長大,江南可不是什么大地方,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活區,雖然地方小,但有工廠,有醫院,有幼兒園,有小學,有中學,還有職業技?!裁炊加?,生活特別方便,生活在江南的人們都是祖祖輩輩在這,這事是荔枝讀初中的時候才發覺的,那個時候荔枝認識了新老師和新同學,教物理的吳老師,第一堂課就是跟頭次見面的學生們回憶過去,他指著班上一個叫馬念念的女同學,說:“當年我還教過你mama,她那時候成績不錯。希望你能青出于藍?!?/br> 沒多久,教音樂的袁老師,也說她教過誰誰誰的爸爸。那個時候,大家才發現,整個江南,就是第一代人過來之后,慢慢壯大的,廠里效益好到大家都不愿離開,外來的人要來江南的學校讀書,還得上交額外的建校費,那個時候“江南子弟小學”、“江南子弟中學”可是景陽市教學質量靠前的。要不是荔枝高中離開江南去了市里最好的學校讀書,荔枝應該以為整個江南就是整個世界了。 “當然回啊,這次過年可以呆久一點,不用回老家了?!?/br> “我天,多少年了,你終于在江南過年了!” 荔枝老家在她現在工作的城市,也就是她讀研的城市,老家是那種從市里出發也要坐車2個小時,再步行1個小時才能到的田園地。小時候的荔枝每逢過節過年,都要跟著爸爸mama一起回李家灣陪爺爺奶奶,今年不回了,也是因為爸媽感情出了點問題,雖然沒有到離婚的地步,但mama今年不想跟著爸爸回老家了。荔枝的外公外婆都在江南,所以今年荔枝可以陪外公外婆過年了。老人家肯定也是樂壞了,荔枝外公外婆有四個子女,荔枝mama排老二,是唯一的女兒,這嫁出去的女兒二十多年就沒在家過過團圓年。 外婆家離荔枝家只有步行幾分鐘的路程,非常近。整個江南生活區,圍著主要街道步行一圈,也就三四十分鐘的樣子,而這幾十分鐘的路程上,會路過荔枝幼兒園同學的家,小學同學的家,初中同學的家。每次回到江南,荔枝就有種歸屬感,雖然江南現在已無當年那般景氣,但路上的一草一木,路邊的一磚一瓦,都見證荔枝的成長,那樓下的鹵粉店,一開就是二十幾年,粉店的老夫妻現在變成老老夫妻了,米粉奶奶的背已經駝下去更多了,米粉爺爺的喊話聲也沒有從前洪亮了,但老兩口還是每天堅持開門營業,每次荔枝要回江南了,第一個早晨是必定要下樓去嗦碗粉的。如果若素也在,她們就會嗦完粉之后圍著江南散散步,一般節假日回來散一圈,就可以碰見很多同學。 說來也是厲害,米粉奶奶每次見著荔枝來嗦粉,都還記得荔枝是那個不放花生米的荔枝,若素是那個不放香菜的若素,要知道,大家可是一年半載的才回來一次啊。真的是厲害。 “上次見你,好像是半年前了,端午節的時候了吧?!崩笾ε貞浿洗我娒娴臅r間,一邊問著若素。 “鬼扯,明明國慶節之后,我還來糸州找過你。元旦本來要回景陽的,可惜那陣子太忙了,懶得趕來趕去了就沒回去了。要不然元旦也還能見一面?!?/br> “哦,對對對,平常倒是每天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