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經歷一年多,終於寫完這超過36萬字的,在此非常非常感謝看到這裡的你。當初寫這個故事的動機,是對於當今盛行的網路交友中,到底能不能遇到真愛而有了故事的開始,并不是要表達這是全部圈內人的交友習慣,也不是要鼓勵大家從一夜情尋找愛情。前段故事,主要探討感情中,總會說「做比說重要」,再多甜言蜜語的承諾,只會說不會做似乎沒有意義。反觀遇到一個做很多,卻沒有一句期待聽到的承諾或解釋,那真的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心意嗎?於是,故事中的主角,一直追尋這個我想探討的疑問。以及,在接受對方這麼多時,是否有勇氣主動去問,我覺得又是另一個問題。性愛的部分,在故事中是扮演一種情感上的轉換,從一開始,是不帶感情的發洩,跟后來是一種愛的表現與感情加溫的提升,那之間的感覺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倫敦見面之后的那一次,代表兩人之間的關系,從陌生到熟悉的關鍵。雖然把它放在這區塊發表,會放大性愛的細節,但也不是要強調一直在zuoai,他們沒有那麼飢渴啦!保險套在裡面扮演「信任感」,拿掉那層隔閡,像是把自己的全部交給對方。我不是鼓勵無套性愛,還是提倡安全第一,使用保險套保護對方,才是負責任的行為。故事中,從戴到沒有戴,只是我用來描寫與對方心理上一種信任轉變,不要學習這種危險性行為。原本最初只會寫到前半部,開放式的結局是我心中的結局,后來覺得故事中還有很多沒有交代清楚,才想寫后面這部分,交代故事的前因后果。不同於前半部以順敘整個故事,后面用了很多時空交錯,希望製造與前面不同的敘事手法,藉此帶出兩人的過去與未來。很多人會問,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故事?我想說,從頭到尾,都沒有Lucas這樣一個人存在。中途很多人問,我不說,不是想隱瞞這事情,只是希望可以用看故事的角度,而不是為了考究它的真實性。我不否認,故事中的小宇存在我許多影子,很難說到底哪一段劇情或是哪一句話是真的,整個的真實性,已經很難去拆解分析。還是把它當作是一部,一個虛擬的故事,全部都不是真實發生就好。我自己也要謝謝Lucas陪我談了這場一年多的戀愛,如今也要與他畫下句點。在故事裡想說,勇敢去愛,別害怕失敗,即使分手了,擦乾眼淚,用微笑去面對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會有屬於你的那個人,正在等著與你相遇。不要因為過去的經驗困住未來的相遇,最重要是認識自己,別盲目,想清楚,再去愛。屬於你的緣分,就好好把握,不要任意揮霍別人對你的好,不屬於你的,就不要緊抓不放,放手讓對方去尋找屬於他的緣分,也讓正在等你的那個人,有機會可以與你相遇。愛,是可以在城市的任何角落發生。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是我想讓看的人,可以很容易進入主角的心境當中,去體會主角的心情。也或許這樣,容易讓人錯覺誤以為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故事會這麼冗長,其實是想多一點畫面上的描寫。寫的時候,是有畫面出現在我眼前,想讓看得人也可以透過文字看到畫面,把文字影像化,呈現真實立體感。我不是專業的作家,這是我第一部長篇作品,我知道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謝謝你來看我這篇拙作,每一個人的每一篇留言真的是給了我非常非常多的鼓勵與寫下去的動力,中間很多次寫不下去,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掌握這麼長的故事內容,尤其在寫完前面就打算停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后面這關系前后時空的故事寫好,跳躍的故事劇情很怕寫到讓人看不懂,加上現實生活許多事情接著而來,不能像之前固定每周新增。謝謝來看故事的你,你的每一個留言,都是給予寫的人最大的動力與鼓勵支持的力量,讓我有動力一直寫到最后一個字,未來,我也會找時間把前面故事再次重新修改。對於兩個名字含意,「城市裡,醉人微甜的記憶」除了呼應二十七回最后微電影名字,用一種意境式表達整個故事是兩人相遇認識的經過,成為在一起之前的回憶,醉人代表一開始的性愛,微甜是兩人似情人般的相處。而「遇見你,欲見愛」是以故事中小宇的眼睛來看整個故事,因為相遇而遇到愛。對於有些人提出「遇」跟「欲」放的位置,「遇見你,欲見愛」因為遇見了你,才在欲望中遇見愛,「欲見你,遇見愛」從原本的欲望相遇,最后遇到愛。對我來說,兩個名字都可以,只是切入角度不同而已。原本我是把欲放在前面,把遇放在后面,為什麼會換過來,除了比較喜歡前面的解釋之外,最大原因其實還是個人喜好問題,希望可以接受我把兩個字放置的原因。這是民主的時代,故事名字從大家留言當中,將改為較為多票的「遇見你,欲見愛」。于2012.09.16Taipei,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