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4
書迷正在閱讀:親愛的小助教、就多了那兩點、飄下來吧(H)、強jian(H)、風月江湖(H)、背德的快感(H)、危險!急〃彎〃(H)、夜深沉、[綜英美]紅鐵罐的黑魔王、[HP]You’re my cake(TRHP)
交換質子的事,要把你接回來還得費一番功夫,誰也沒想到陛下會那么快,竟沒讓你們見著最后一面?!?/br> 她嘆道:“也正因此,我們才那么著急的要換回你,為的就是趕在陛下出殯前讓你回京見一見?!?/br> 這一次換質的過程五皇子是全程參與的,也知道蜀國之前不太愿意,是梁國這邊態度堅決才能這么快的出蜀,但心里還是很傷心。 林清婉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道:“你先洗漱,一會兒我們一起吃個飯,明天就走,不用幾日就能回去到了?!?/br> 五皇子抬頭看向她,問道:“父皇給我們都做了安排?” “對,”林清婉道:“你們沒一個人都安排到了,只等陛下出殯,新帝登基后就宣布,若無意外,你們兄弟幾個一個親王是跑不掉的?!?/br> 五皇子抿著嘴道:“我不想當閑散的親王,我已經能長大,能為父皇分憂了?!?/br> “那就拿出你的能力來,去打動你四哥,”林清婉道:“你四哥心胸寬大,連你二哥都容下了,只要你有能力,又不違法亂紀,自然會用你,打虎親兄弟嘛?!?/br> 五皇子便攥緊了拳頭,眼中閃爍著光芒,他已經長大了,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的。 第489章 封賞 林清婉護送五皇子回到京城時,皇帝的喪禮已過了一大半,因為哭靈與守孝,滿朝,從君到臣全部瘦了一大圈,憔悴無比。 尤其是三皇子和四皇子,前者是因為身體差,后者是因為既要守孝,還要處理國事。 林清婉和五皇子安全回到京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四皇子抓了林清婉的壯丁,又安排了五皇子去替三皇子,這才輕松一點。 四十九日滿后,皇帝出殯,因皇陵早就修建好,所以可以直接下葬。 而從皇陵回來,京城的氣氛這才慢慢的從悲痛中出來,這一次國孝,四皇子讓百姓守半年,官員要守滿一年。 詔令一條條下去,禮部也準備好了新帝登基事宜,因還在國喪期,四皇子本人也不是奢華之人,因此并沒有大辦,只是照流程走了一遍,然后在禮部選定的日子里祭天登基。 二皇子從皇陵回來后還是庶民身份,而幾位皇子中,也只有他對皇位有念想,他沒了攪動風雨的能力,四皇子登基自然太平無事。 新帝登基后頭一件事便是定年號。 除夕已在國孝中過去,新的一年到來,自然要定新的年號。 最后新帝定了“平熙”二字。 平熙元年,梁帝大封朝臣,除了三皇子,五皇子這些皇親外,還有鐘如英,盧真,林清婉,甚至項善這些立了大功之人。 三位皇子皆被封為親王,依序的封號為齊魯鄭。 二皇子只有賞賜,依然為庶民,并未有封。 但先前他是齊家被先帝趕出京城,只敢在城郊的村子里居住,現在先帝卻不再限制他入城,且還在城外賞了他兩個莊子,至少生活無虞。 可是對他來說,曾經僅一步之遙便能坐上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現在卻要做個連士紳都不如的小地主,只心里的折磨便不知有多少。 尤其是在兄弟幾個的厚賞之后,更顯得他這待遇有多差。 可是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父皇的安排,不,父皇沒給他任何的安排。 當時父皇說的話還猶在耳側,現在的這一切不過是老四可憐他才給的,可他怎么會需要老四的憐憫,他可是他的兄長,曾經,老四見了他都要畢恭畢敬的行禮,叫他一聲“二哥”的。 越想,二皇子越走不出這個魔障,整個人都有些瘋癲起來,又生了一個女兒的二皇子妃當看不見他,見他發瘋就讓下人把他關在屋里,不給他出去闖禍。 之前被趕出京城,要不是娘家偷偷支援,他們連飯都吃不起,現在新帝對他們態度軟和了點,日子也慢慢好過起來,她可不想再出事。 眾人并不知道二皇子瘋癲了,此時正是新舊交替之時,勢力雖不至于要重新洗牌,但也是重新調整,每個人的心都是高高提著的。 幾位皇子女中,長公主的封賞應該是最厚的,不僅自己位同親王,連兩個兒子也得封國公。 要知道,梁承唐制,公主,郡主的子嗣可繼承財產爵田等,卻沒有承爵的資格,除非邀寵或立了大功。 而長公主的兩個兒子還只是少年,此時便被封為國公,且還是可傳至后代的國公爵位,這意味著可保整個家族五代繁貴,待遇跟皇子差不離了。 先帝果然疼寵長公主。 封賞一出,不僅林清婉,就是太后也松了一口氣,原來恩及公主的兩個兒子,那還好。 長公主也很開心,這意味著她的兩個兒子有保障了。 然而這份開心并未持續多久,因為她發現,自己在朝中經營的勢力正在隨著這次變動慢慢被排擠出朝堂。 其實新帝能給盧真等人的封賞并不多,因為他剛登基,以后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時機,若此時封賞過厚,那將來便封無可封了。 所以這次不過是一些榮譽稱號和賞賜一些金銀及田地而已。 知道鐘如英愛馬,新帝便賞了她一個小馬場,而林清婉喜歡地,便又給她賞了一塊地。 此次的重點安排應該是項善等前楚國官員的封賞,還有姬元,姚時等人的安排。 荊南道百廢待興,需要大批的官員,新帝要開恩科,但在此之前也要先派一部分官員前往荊南各縣處理政務,總不能等新科進士考出來了再派去。 林清婉認為這些新人沒經驗,一上任便派去這些要緊地方對當地百姓和對進士本人都不好,因朝臣們都贊同,皇帝便從朝中及梁國各州縣調派了不少官員前往荊南道。 等今年恩科結束,取了新進士后再重新安排。 長公主的勢力便是在這場變動中慢慢的被排擠出去,不僅遠離朝堂,還離開了京城,飄向各地。 一開始,長公主沒有察覺,但等她發現只有兩三個她自己知道的心腹還留在京城外,先前拉攏的所有人皆離開京城,甚至隱隱有與她劃分界線之時,她便明白過來了。 一時恨得牙癢癢,“老四這是要鳥盡弓藏?好算計??!” 一手推動此事的林清婉和太后默契的將這黑鍋扣在了新帝頭上,當然,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 林清婉鼓勵皇子們多與堂兄弟和表兄弟們來往,為此還提議皇帝,“在先帝心里,四殿下的孩子是孫,三殿下和長公主的孩子也是孫,故教育也該是一樣的。且世人常疑皇家親緣淡薄,陛下不如讓他們一起讀書生活,也好培養感情?!?/br> “就怕他們會和五弟六弟一樣,只會一起逃課?!?/br> 林清婉就笑,“讓魯王自己上課,他也會逃課的,這是個人的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