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9
書迷正在閱讀:親愛的小助教、就多了那兩點、飄下來吧(H)、強jian(H)、風月江湖(H)、背德的快感(H)、危險!急〃彎〃(H)、夜深沉、[綜英美]紅鐵罐的黑魔王、[HP]You’re my cake(TRHP)
去幫忙。 林清婉見了便讓人圈了塊地方,砍掉大部分的果樹,開始在里面建造房屋。 這部分林清婉讓人用籬笆將其與文園其他客舍隔開,取名為求知苑。 歷時四個月,房屋已經建好,姚時他們可以在里面教課,應該說,任何人,只要想傳授技藝的都可以借這塊地方。 而旁聽的學子只需要向文園上交一部分錢作為束脩。 這些錢,林清婉只取四成,剩下的六成則作為報酬交給先生們。 每一堂課的收費都不相同,但卻有范圍,在五文錢到二十文錢不等,這主要取決于先生們的意愿,當然,文園這邊也會提一部分意見。 大部分的課程都會收費,但有時文園也會邀請先生前來免費授課,這部分錢由文園出。 也有的先生會借文園這塊地方免費授課,只要先生要求免費,那文園便不會收錢,只不過每旬免費的課程都有限。 而姚時的課程幾乎每一堂都是免費的。 林清婉也樂得供他,可以說,求知苑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姚時引來的,一開始他只是因為亡國,且離開故土,所以心情郁悶。 閱書樓里到處都有人,留在林府又總是被師弟們圍繞,嘰嘰喳喳的總沒各消停。 在蘇州轉了一圈,發現這時候反而還是文園能找到一塊清凈的地方,于是他就到文園來了。 找塊地方蹲著,彈彈琴,嘆嘆氣,然后就把到文園里辦文會的幾個書生給吸引住了。 人家找了兩天終于找到了藏在桃林深處的姚時,三人便搭上了話。對方不認得姚時,所以少了兩分恭維,也是因此姚時才有開口的欲望。 一來二去的,姚時心結打開,見他們讀書有些問題總解不開,就幫他們講解了一下。 于是三人下次再來便帶來了更多的朋友。 一來二去的,請教姚時的人越來越多,而其中又以寒門學子最多,沒辦法,這個時代,請一個先生難,請一個好先生更難。 大部分人讀書都是靠自己摸索,許多問題讀一遍不懂,那就讀十遍,百遍,讀得多了,似乎就明白了。 可有些問題不懂就是不懂,而懂了的問題讓他們組織語言寫下來,講出來,卻總比別人明確解疑過的少些什么。 所以姚時的有問必答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姚時這才發現他們很多問題都不懂,而其中有些問題明明很簡單,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便忍不住在文園里開了課。 其實就是自己準備了課程,天氣好的時候就到文園隨便找塊空地坐下授課,愿意聽的就坐下來聽一聽,不愿意聽的起身便能離開,自由得很。 可課程結束后,圍住他的人依然有不少,師弟們見大師兄忙成那樣,便輪流過來幫忙。 那段時間文園特別熱鬧,同時閱書樓邊的茶樓也掀起了授課風,林清婉見了,便干脆讓林安建了求知苑。 中秋那天林清婉親自請了姚先生剪彩,便將求知苑的運營模式張貼公告。 五文到二十文的確不貴,迄今為止,文園還未有超過十文的課程,這意味著,一堂課最多也就三個半大包子。 課程自由,先生們要開課前得提前一天將課堂所授的主要內容張貼出來,以供學子們選擇。 有意的才會掏錢去報名拿木籌,第二天持木籌進教室聽課。 而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每一堂課的人數都做了限制,不限少,卻最多不可超過六十人。 目前在求知苑授課的先生主要是跟著姚時的江陵學子,偶爾盧肅也會來,大部分人還在觀望中。 姚時知道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是不可能回江陵去了,而林清婉也表示了會將他家人接過來的承諾。 所以姚時在考慮過后便答應了留在蘇州,也留在了求知苑。 中秋節前,姚時的妻兒總算被接到了蘇州,林清婉知道姚時不是很有錢,應該說這群跟著姚時留在蘇州的學子多數都沒多少錢了。 在夏收前,已經有一批人離開了蘇州回家去了,其中大部分是梁國人,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各國的人。 如今跟著姚時留下來的大多數是籍貫在江陵的學子,余下的則是還念著閱書樓里的書。 對他們,林清婉的對策也不一樣,非大梁的學子,凡愿意長留蘇州或大梁的,她都會派人去接他們的家人來同住,自然也會給他們安排好房子。 求知苑里后面一棟棟獨立的兩進小院子就是為他們建的,現在還沒建全,但姚時一家人卻已經能安排進去了。 文園的環境很好,除了離市集有點遠外,這兒真是哪兒哪兒都適合他們這些讀書人。 前面就是書院式的求知苑,隔壁的文園來往也無白丁,山上是有名的盧氏家學,出門便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各種果樹。 春有春的絢爛,夏有夏的繁茂,秋則是碩果累累,就是冬天都有數不盡的寒梅飄香。 就是剛帶著兒女到蘇州的姚太太都喜愛不已,一住下,看著被圈進院子里的桃樹就舍不得走了。 她一直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種棵果樹,卻一直沒有機會,一開始是沒地方,畢竟跟著姚時,一開始是住的地方小,且還是租的房子。 后來他當了江陵的宰相,倒是有大房子了,但那時她忙得根本就忘了這件事,等她再有這個念頭時,姚時已經被貶了。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那棵結了不少桃子的果樹,微微一笑,往院墻外面看了一眼。 院墻不高,但也不低,能夠完全阻擋外面的視線,他們住在這里很私密和安全。 推開門去看,兩邊的房屋都隱在兩排果樹后,只影影綽綽的看到那邊的圍墻,可兩邊離得并不遠,走過去二十來步就能到。 姚太太往那邊走過去十幾步,那邊的宅子里沒住人,大門打開,她能看到里面整齊的院子和院子里的梅樹。 不錯,那邊圈的是梅樹,種的年頭應該也不少了,顯得很粗大。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身邊的果樹,轉頭和一雙巴巴看著她的兒女笑道:“我們以后就住在這兒好不好?” 少年和少女眼睛一亮,問道:“和父親一起嗎?” 姚太太笑著頷首,“對,和你們父親?!?/br> 少年少女低低地歡呼起來,上前一左一右抱住母親的胳膊道:“這兒很漂亮,我們很喜歡?!?/br> 姚太太翹了翹嘴角,看來丈夫說的沒錯,這位林郡主果真有顆七竅心。 姚時一家團聚,他的師弟們看得眼熱不已。 他們也到后面的宅子里去看過,知道那一棟棟房子是為他們準備的后,他們都忍不住心動起來。 其他國家的還罷,江陵一帶的學子卻是直接找了林清婉,請求她幫忙將父母兄妹帶來,有妻兒的還要捎帶上妻兒。 江陵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