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8
多爭一些少爭一些,家里能知道多少?只要和其他差不多的貨物賺頭差不多了家里就滿意了,當然,賺的多些功勞是大些,但是要說能多得多少好處是沒有的。畢竟這事兒先例不多,怎么算也不過是長輩說話,更何況家里那些產業也有限,誰不盯著。所以我也愿意給一個爭不多的價兒,只是卻不能讓我難做了?!?/br> 寶兒心里明白了吳正心的意思,吳正心是不會再開口說明他的價碼了——也就是姚家一定要估量的恰到好處。吳正心說明了他不在乎價,有真有假?;蛘咚嬖敢饨o姚家一個不錯的價兒,不論是還上回的人情,還是讓姚家反而欠日昌隆的人情都好。但是他也說明了一切是有底線的,但是姚家并不知道精確的底線,所以該如何抉擇? 往高了說自家就少賺,往少了說只怕會讓吳正心以為姚家貪得無厭,反而不愿意給出原本的優惠了,那又如何?總之是十分著惱。 寶茹正擰著帕子心里盤算,鄭卓先道:“這不是小事,咱們先看看您要多少貨,貨不同價也不同。其中還有許多別的事要談,真要做生意還要一樣樣說清,寫成文契。再就是說清了只怕家里還要商議,這是生意,不能今日就定下的?!?/br> 吳正心沒有不快的意思,爽快道:“這是正理,我是帶著誠意來的,每樣都想好了寫在冊子上帶來,正好一樣樣商量就是?!?/br> 第109章 一同出門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臘月間姚家上下格外忙碌, 姚員外自然是還要管著家里的百貨鋪子, 還有跑商的賬目要總——他今歲甚至指望不上寶茹鄭卓。至于姚太太也是一樣,今年家里人多了好多, 雜事也就更多, 但是cao持年節卻不像往年有寶茹在一旁幫襯。 至于寶茹和鄭卓, 兩個人也不是沒心沒肺地趁著成親放‘婚假’,到處傻玩兒, 而是真有事情要做——剛剛才同日昌隆簽訂了文契, 要給日昌隆北邊十一家南北貨鋪子供貨。每月至少要一次貨, 貨量就是開始也是幾十萬斤起,時間則是從四月初開始開始。 時間緊迫,寶茹和鄭卓只能忙上忙下, 給剛剛才擴建的作坊繼續擴建,甚至另外買了一塊臨近的地, 就是想著將來估計地方會不夠用, 還要開另一個作坊呢!這其中的事情千頭萬緒, 還好寶茹鄭卓不是第一回擴產擴建,也算是有些經驗了,只要照著前頭的例子就是了。 但是事情有例可循,不代表事情就少了,該做的一樣不少,甚至因為這一回擴建擴產比上一回規模大的多,所以事情紛雜的多, 難處也多得多。譬如招聘白案師傅和女工,上一回早早就開始多招人了,所以真的擴大規模,上手的也都是熟手。這一回陡然擴建這么大,哪里來得及準備。 因為這樣忙碌的緣故,所以搬到新宅,同時也是鄭卓寶茹新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姚家過的十分敷衍——隆重有余,卻用心不足,各人都累極了,特別是除了姚太太外的三個,就是坐在那里吃團圓飯也依舊惦記著事情。 不過這樣的忙碌到底是由時限的,姚員外是第一個歇下來的人,畢竟他的事兒到了年后就是一點尾巴了,容易的很。至于鄭卓和寶茹,到了二月上旬也是樣樣料理好了,女工們在擴大后的作坊里做事,雖然大多還有些生澀。但是這個月和整個三月要貨量也不大,只管精進手藝,多攢一些要運出湖州的品類。至于四月之后,那就是熟手,也不用說。 二月上旬時寶茹和鄭卓總算能休息了,姚太太是格外高興的。她一個人看著家里其他三個忙前忙后,女兒女婿這才剛剛成親??!正是要抓緊的時候,少年情誼,趁著成親的時候更加親一些,不是更加穩妥——再有趁著這個時候趕緊抱個孩子不是更好,一舉得男后寶茹這一輩子就沒什么好愁的了! 只是她沒想到正當她想著這些的時候,鄭卓就在廳堂里道:“開春白老大他們又要出門,我想著我這一回也去?!?/br> 姚太太心里聽了這話是如何驚詫,更讓她驚詫的是女兒和丈夫竟然都不立刻反對的樣子——鄭卓出門圖什么?外頭雖說不像以前跑商那樣風險大,但到底還是有風險。就算鄭卓有些男子漢要事業的心思,家里不是正在做‘甘味園’么,這也是大生意,足夠忙的了!非要出去和女兒分離?如今可正是新婚,寶茹連個孩兒都沒呢! 姚太太正要開口,員外卻是先道:“你有這心思我知道。船上確實還是要放一個家里人才好,外人再好終歸是今日能信,卻不好說明日能不能信。但是也不是非得你不可,你才和寶姐兒成親,家里甘味園的生意也不好寶茹一個支撐。我看來興可以接著幫你們的忙,但是來旺也能當事兒了,雖然性子跳脫,但是心性也是好的,讓他上船就是了?!?/br> 鄭卓沉默了一下,他不好駁姚員外的話,但是寶茹沒那許多顧忌,直接便道:“不成!來旺已經能當事兒了不假,家里也安排他做了外院總管。但是他以前只做著家里門房,生意上的事兒他可不懂,哪能放他去船上?!?/br> 寶茹看姚員外沒有不認同的意思這才接著道:“再有鄭卓也不是單單為了跑商事務出門,他還想著要借著這一路的功夫,往各處銷咱們甘味園的點心呢!” 姚員外皺了皺眉頭,道:“這是什么道理,日昌隆雖然只說要與咱家簽訂了江北的訂貨,但是我思忖他們也是怕其中風險。等到日后江北生意做的好了,江南自然就有訂貨。你們這樣去一路找些零散的買家,不說辛苦,就是利潤也要比人家有渠道的吳家來做少得多?!?/br> 鄭卓認真搖頭:“不是利潤多少,不能只和吳家交易?!?/br> 吳家雖然扎根江南太倉,但是論起生意范疇更加偏向江北。江北分店有十幾家,但是江南就只有十來家了,還集中在長江沿線。別看差不了多少,但是考慮到江南比江北富裕的多,就能看出其中情形了。 吳家一開始只和姚家簽訂了供貨江北,一方面真是為了控制風險,但是也有江南力有未逮的意思。再有姚家人不知道的一些內情——吳家又不是鐵板一塊,吳正心聯系的二少爺吳正松主要心思就在江北,至于江南的大少爺的地盤,其中微妙,可見一斑。 鄭卓話里的意思明顯,姚員外一聽就知道了。的確如此,‘甘味園’比起‘日昌隆’本就是螞蟻之于大象,交易之中很容易陷入被動。以后要是自家出貨量大了,但是主要渠道卻全由‘日昌隆’把持,那么日昌隆輕輕一掐,甘味園豈不是就要萬劫不復。 所以明智的選擇就應該是引入其他的買家,賺的錢或許不如和吳家合作來的多,但是能夠確保安全。等到吳家真有個不好的想法,中間也能有個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