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噴笑出來。一時拿手帕捂了嘴,咳嗽起來,只拿另一只手指著兩人。 “兩只猴兒!我就說你們兩個不能一處兒,只一個時也還消停,我尚且應付得來,如今一處了,便是撒了歡了,我再是管不住了!” 又是一路歡聲笑語,暫且不提。只等三人到了燈市口外,下了車。此時燈市已是人流如織,車馬是決計不能通過的,婦人小姐都下了馬車轎子,換做步行。 寶茹三個手挽著手走在前頭,東看西逛,丫頭婆子小廝等都跟在后頭,只眼不錯地盯著三位小姐。人這樣多,只怕一疏忽出了什么差錯。 一面逛,玉樓與兩人說鄉下避暑的事情。她外祖父家在湖州鄉下也是一個小地主,家里也有良田兩三百畝,今夏她就是去了外祖父家。她手上還把玩著寶茹剛剛與她的懷表,把那蓋兒開開合合的,顯然是十分中意的。 既是燈會必定是有燈謎的,小攤子上也各設了彩頭。只是三人都不擅這個,猜度了十來個攤子,竟只有周媺得了一個蓮花燈籠。玉樓眼睛都紅了,她剛剛特別喜歡一個做了彩頭的磨喝樂,精致得不得了,只是怎么也猜不出燈謎,最后叫別個得了去了。 寶茹與周媺只得寬慰她,要在燈市里選一選,一定尋一個比剛剛還好的。玉樓是小孩子脾氣,剛剛還是那樣想要,又再逛了一會兒,就不在意了。只說要尋一個高處好看煙火。 見她興頭頭的寶茹笑著說:“急什么!這才開了一個頭兒,煙火要最后才放,且先玩耍罷!” 三人又走了一路,經過一家廣東鋪子時就再也走不動路了。那鋪子在店前支了幾張桌兒,那桌上都各系著刺繡臺圍,上頭擺滿了各種瓜果制品及女紅巧物,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彩線織就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 據小伙計說這是他們廣東那邊小娘子過乞巧節要做的玩意兒,要越細致越精巧越好。還說這桌兒上沒陳列齊全,廣東那邊還要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制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爐瓶、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頭還需雕著山水花鳥圖案。 女孩子們如何不愛這樣小巧的愛物?寶茹幾個賞玩再三,倒是想買一套,只是可惜這是店主人招徠生意的,并不出賣。三人最后只在店中買了幾個彩綢扎制的精美雛偶,這才略可惜地走了。 又逛了有一會兒,最柔弱的周媺便覺得累了,不似寶茹與玉樓還是興沖沖的。這燈市設處,恰似一個‘豐’字,一條兒主道,又分了三條支路。三人從主道頭兒進來,不注意,三人就走到了第三個路口。見周媺的樣子,寶茹便四處亂看,想要找個地方歇腳。她眼睛尖,一下就看見了路旁餛飩攤兒還有空位,拉著兩人便占了一個桌兒。 三人才坐下,耳邊卻傳來了一聲極熟悉的聲音。 第17章 七夕會(二) “白蘭花——,茉莉花——,素馨花——,三個大錢買一攢!” 這聲音是極熟的,寶茹最先注意到,定睛一看,那買花女孩子正是一個熟人。這人寶茹三個都時常在學里見過,她是夫子丁娘子不知出了多少服的一個遠親,十四五歲上下,姓連,不知叫什么名兒,平日里都只連二姐地渾叫。 她原是湖州府下轄靖安縣人氏,聽說是早年沒了父親,母親也沒個兒子傍身,被父親族里占了本就微薄的一點家產,沒處過活,這才來了湖州。她與母親因著與丁娘子有那一點親戚關系,租住在了丁娘子家廊下的一間半房子里。 因她母親身體不好,倒是她在養家。丁娘子憐她不易,特別照顧她,學塾里有個什么活計,都叫她來幫襯。她為人極爽利,也極勤快,去歲她開始在石獅子街附近幾處街市賣花兒,寶茹每次見她賣花就要買上幾朵,算是照顧她生意。 寶茹當然是希望父親能長命百歲,但是也偶爾會想父親要是有什么意外,自己的處境豈不是與連二姐很像。又想易地而處自己能不能比這個堅韌的古代女孩子做得更好,反正她心里是對連二姐十分敬佩的。 寶茹朝連二姐招了招手,連二姐也見著她了,提著竹籃往餛飩攤兒這邊過來。 “是你們??!”她笑嘻嘻道:“出門逛燈會呢!燈會好玩嘛?!?/br> 三人與她讓座兒,她擺了擺手道:“不坐了,還有生意呢!” 寶茹看了她的大竹籃一眼,剩的也不多了,只是越是剩下的越不好賣,想了想道:“你與我瞧一瞧有些什么花?” 連二姐曉得寶茹這是要照顧她生意,也不扭捏,只把籃子放了桌兒上,與她細看。 不僅寶茹看,周媺與玉樓也湊上來看。這些花兒,除了連二姐剛才叫賣的幾樣,還有小荷花、玫瑰、夜合、山茶幾樣。朵朵都至少是茶杯大小,十分齊整。寶茹先是與玉樓一邊簪了一朵玫瑰,然后又與周媺挑了一對山茶,自己則在鬢上點了兩支白蘭。再看看,還覺不夠,又與每人衣襟上別了一攢茉莉,這才罷手。 “你們今日辛苦了,也挑幾支花兒吧!” 寶茹又讓小丫鬟們挑選,這樣一番,連二姐的竹籃子竟一下子空了,只余了幾支殘花。連二姐見了十分歡喜,與寶茹算錢時道:“應收寶姐兒你三十二文呢!把零頭抹了,寶姐兒你給我三十個錢吧?!?/br> “你這也算小本經營,抹什么零頭呢?”寶茹一面與她說,一面讓小吉祥拿出錢來,小吉祥一共數了三十二個錢與她。 連二姐似是要說什么,但到底不慣扭捏,嘴唇只張了幾下,到底什么也沒說,只與她點了點頭。 連二姐提了籃子,就要收工。只不過今日為了趕七夕燈會這樁生意的巧宗,晚飯也沒得吃,腹內此時早就空空,心下算計,刨開成本,今日光是晚上賣花兒就賺了三十來個錢,不然就在外頭吃一頓罷。 自去問餛飩攤子老板娘價兒,一聽要五文錢一碗,心里頭便不樂意了。這餛飩好吃是好吃,卻不頂飽,五文錢只吃這個,只怕今晚難得過去。便去了旁邊一個賣面的擔兒,花了三文錢,要了一大碗青菜面。吃完后,又見那烤年糕聞著香,拿一個錢與那烤年糕的,那年糕烤得白白軟軟,又在砂糖碟兒里沾了一圈兒,連二姐便舉著年糕簽兒,一面吃一面家去了。 寶茹三人自連二姐走后,問店家要了一碗餛飩,三人分著吃了。倒不是三人餓了,今日七夕,家里各色點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