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還是讓張萍印象深刻,導致如今她家日子好了,她還是不敢表露出來,覺得悶聲大發財最安全。 張萍跟蔣康兩夫妻為了兒子,暫時不得不又分開了,好在現在有了電話,每天還是能說幾句話的,比以往好多了,寫信發電報都麻煩的很。 這兩個孩子著實不好帶,雖然不愛哭鬧,倒是粘人的很,而且精力過分充沛,晚上睡的晚,早上醒的早,咿咿呀呀的在那邊說個不停,很多人說雙胞胎性格會有很大差異,一般老大文靜,老二調皮啥的,劉芳曉家的平安喜樂可不這樣,兄妹兩個脾氣像個十成十,也有可能是雙胞胎的心電感應啥的,反正一個鬧了另外一個只有鬧的更歡,不可能一個鬧一個消停的。 除了鬧之外,這兩個孩子還粘人,特別粘劉芳曉,真是時時刻刻都不讓她媽離開,就是張萍過來幫著照顧孩子,兩個小的也必須跟mama睡覺,然后他們的爸爸就只能在房間里頭打地鋪,按照蔣愛國的說法,他就是死也不離開有媳婦的屋子,要真住別的屋子了,那媳婦心里更沒自己的地位了。 劉芳曉的生活完全被兩個小家伙占滿了,也好些日子沒更了,好在還有些存稿,不然故事會的編輯肯定會瘋掉的。要知道劉芳曉的,如今真的是熱賣的很,而且很多人參與討論未來會不會發展成這樣,還有人說國外已經有這樣的苗頭了等等。更有甚者,好些人將劉芳曉這當作一個指導方向去努力發展。 第46章 家里兩個孩子粘人的厲害, 蔣愛國這個妻控也跟著吃起醋來, 特別是因為孩子媳婦讓他去別的屋子住,他那個醋意奧, 打老遠都能聞見一股子酸味。除了日常跟孩子爭風吃醋外,要是媳婦過分的冷落他, 他竟然會跑去搶孩子的口糧, 愣是把愛笑的兩個孩子逗的大哭不已, 然后他自己被媳婦跟親媽一陣狠批。 最終劉芳曉還是沒扭過蔣愛國, 讓他在屋子里打了地鋪, 好在住的不是一樓, 家里不是那么的潮濕,對身體的傷害也就沒那么大。不過跟蔣愛國同住一個房間還是好的, 晚上孩子尿了哭了,蔣愛國第一個醒來哄孩子,都是讓自己媳婦好好睡覺,不舍得劉芳曉沒日沒夜的照顧孩子。 不過兩個孩子哭起來劉芳曉哪里還能睡的著, 更何況是母子連心,孩子一哭她自己恨不得跟著哭,蔣愛國又是擔心自家媳婦又是擔心兩個孩子, 恨不得一下子分成三個人, 好一人哄一個。 好在倆孩子夜里哭的次數少,而且也好哄,哭起來也只是哼哼唧唧,不是那種扯著嗓子嚎的, 不然大半夜吵狠了,樓上人是會有意見的。 這樓上住的也是對小年輕夫妻跟父母,女的是市里本地人,男的是鄉下的,不過自己考到市里了,現在也在大學里頭當老師,生的文質彬彬的,氣質很好,瞧著脾氣好的很,倒是他這個城里媳婦氣勢凌人的很,蔣愛國是不止一次聽到這城里媳婦罵鄉下老公了,終歸就是那么幾句,沒用軟蛋吃軟飯啥的。除了小夫妻外,另一邊還住了城里媳婦的爸媽,這兩個老人倒是沒聽見說什么過,還算安靜。 不過社會大多偏袒男人,這城里媳婦又太過盛氣凌人,自然不討人喜歡,反正張萍在這邊沒住幾天就曉得樓上的所有情況了,這附近的戶主也會聚在一起說這家的事情,不外乎城里媳婦太強勢,這男的沒出息還好,要有出息了早晚得踹了這潑媳婦不可。 張萍在市里的時候,每天都是照顧孩子,幫著做飯收拾家務,這些活她都做習慣了,一會兒的功夫就忙完了,余下的時間無聊的很,就經常去樓下小亭子里頭休息聊天,聽城里人說八卦。 這八卦是不分城里鄉下的,反正張萍住了這么久的市里,發覺其實哪里都差不多,也愛攀比也愛嚼舌根子。而且日子久了,覺得這城里也就這樣,沒以前想象中的那樣美好,想象中城里跟村子比起來,那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似的,實際上不是,不過是個更大的村子罷了,房子稍微好點,吃的貴點,人多點啥的,其他也沒啥稀罕東西,論自在還不如老家村子里舒服,家里那屋子多敞亮啊,這兒屋頂矮矮的,廚房小小的,要不是為了寶貝孫子孫女她才懶的住城里么,一點不習慣,只覺得憋悶的很。 唯一讓張萍得意和高興的就是家里這對雙胞胎了,如今國家處處都實施計劃生育,一家有個男孩子就不錯了,哪像他家兒女雙全的。每次張萍推兩個寶寶出去玩,外人瞧了也都稀罕的很,夸贊她有福氣呢。 作為一個木匠,倆孩子的搖籃式小木床,手推車啥的自然是有的,而且害怕刮著孩子,這邊邊角角打磨了以后又用磨砂紙刮了好幾遍,然后用毛巾里里外外擦了幾遍不說,還用自己的手一點點摸過來摸過去試了幾次,就怕傷著孩子皮膚,小刀刺刺入孩子的手機那還得了。而且孩子用的東西,蔣愛國怎么也不會涂漆,所以這木匠做工上就很是仔細了。 這天,張萍聽了一肚子外人的八卦后,快到飯點了,這才高高興興的回來做午飯,她忙的時候劉芳曉從來也不會閑著,基本上會幫著擇菜啊,切菜啥的,不過有了孩子,基本上是在旁邊逗著孩子,然后聽張萍說話和她聊天。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劉芳曉母親去世的早,親生父親基本上也不怎么聯系,就是過年了,那里也沒一個電報一封信的。又因為自己公公婆婆很好,所以劉芳曉心里很是感動,這份恩情也都記在心里,每日里不管多忙,都會陪著婆婆聊天。 張萍也著實沒人陪她說話,蔣愛國這兩天又開始忙起來了,好像他這裝修生意都要走出市里,準備往省城發展了,哎呦,張萍又是自豪又是擔心奧,一天到晚的就等著蔣愛國回來匯報進度呢。 不過這會兒才是中午,張萍就跟劉芳曉說這附近住戶的八卦,哪戶人家當年被打成臭老九啊,樓上小伙子爸媽來城里看兒子連門都進不去啊,還有什么哪家孩子成親了,哪家小孩子聰明,真正是啥啥都知道了。 不過剛進這圈子的時候,張萍也只是聽聽笑笑,如今大家基本上都熟了,還曉得張萍家里兩個孩子成器,也愿意搭理她,不因為她是鄉下人而瞧不起啥的,反而會熱心的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分享給張萍。 不過張萍這個八卦圈子有時候也會有人提出來讓她兒子幫忙打個推車,打個床啥的要求,反正說話的人嘴巴甜很熱情,但是就是不說材料啊,工錢啥的,那張萍也不是傻的,從來不會因為自己面子抹不開讓自己孩子受累。 面子值幾個錢,她兒子成天累死累活的多辛苦,還想她兒子當白工,呸,門都沒有。 張萍有張萍的小智慧,不是書本上看來的,而是她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