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8
妹要成親,可成親對象硬是想不起來,于是她母親李氏擔了憂,覺得兆頭不好。 于是李告訴了夫君劉修,劉修覺得她是日思夜想所致,但又不便點明,同意讓母女兩出城上香,身邊多派幾個護院便是。 只是當劉梧妹感覺到馬車一沉之時,她睜開了昏昏欲睡的眼睛,睜開眼睛一看,眼前居然是一張冷酷俊朗的面容。 劉梧妹張開嘴來,還沒有驚訝出聲,來人手速飛快的把她的嘴捂住,他陰冷的聲音在她的耳邊叮囑:“我無意傷里,著實是我今日在劫難逃不得不在你馬車當中躲一躲,你不要叫出來聲,我便松開手,如何?” 劉梧妹從小到大呆在自家府中,飽讀詩書,不曾與男子親近過,剛及笄的年紀,忽然送入一個溫熱的男人懷抱中,她的心跳加速,臉漲紅,早已經說不出話來。 所以秦羽這么一問時,她只敢拼命的點頭,心卻緊張的不敢說話,既害怕又有些好奇,他似乎并沒有殺心。 果然秦羽得到她的承諾,便支手松開她,并道歉:“多有得罪,今日姑娘救在下一命,來日一命還一命,只可惜在下有任務在身,不便把命還給姑娘,待在下把一切處理好,必去尋姑娘,自刎謝罪,以表姑娘清白?!?/br> 劉梧妹沒有想到自己的沉默反而換來對方的內疚,還說要自刎在她的面前,這不是逼迫人么?原本救人一命是件好事,沒想鬧成這般,至于清閨名聲,莫非比性命還重要,再說這是她的名聲,命卻是他的。 但凡自私一點的人,誰還會去糾結別人的名聲,甚至以命至歉。 然而劉梧妹還沒有想清楚,秦羽又扛上那穩婆,乘馬車已經離開了內城門口,快到過了外城的外圍之時,他飛身而下,眨眼之間又去遠了。 劉梧妹挑簾細看時,正好馬車停住,那邊主母傳來命令,身邊嬤嬤上前勸慰:“姑娘不可挑簾子,要是被外城的百姓瞧見了姑娘的真容,恐怕名聲有損,還是放下簾子吧?!?/br> 說完嬤嬤把簾子放下,阻擋了劉梧妹的目光。 他說他辦完事后就會來尋她,以死謝罪,那她還能再見到他吧,到時她一定要阻止他的行為。 秦羽又呆在了外城,外城的兵力越發的森嚴,他敲暈了穩婆好幾次了,可是就是尋不著機會進內城去,更不用談回到公主府。 秦羽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時,他想到了早上闖進去的馬車,于是他潛伏在外城入城的道路兩邊,他若沒有記錯的話,這一隊人馬是去城外寺里上香的,到了傍晚多半就會回來了。 等到黃昏之時,那熟悉的馬車回來了,秦羽見左右兵衛薄弱,再一次潛入那位貴女的馬車當中。 不過這次劉梧妹不但沒有叫,一雙眼睛還不好意思的打量了秦羽一眼。 秦羽二話不說把手中的信交到劉梧妹的手中,他懇求道:“在下無力為姑娘做什么,唯有一條不值錢的命,在下知道姑娘心地極好,兩次收留于在下,但在下著實尋不到人進內城,還望姑娘把這封信送去太子府上,多謝?!?/br> 秦羽也不待劉梧妹同意,便轉身出了馬車,消失在夜色里頭。 當劉梧妹挑開簾子焦急的去尋之時,就看到夜色里一條人影在往前奔跑,后面忽然追上去一隊兵衛。 劉梧妹心跳加速的把車簾子關了起來,身子坐直了,心里既擔憂秦羽的安危,又想起手中的信來,但做為劉大儒的女兒,自小受父親的熏陶,為人一向正直講仁信,她雖未答應,但對方以性命相托,她不得不為對方完成承諾。 劉梧妹的心思百轉千回,她唯一一次出城的機會就是陪著她的母親李氏上次香,她要如何能把信送去太子府上呢? 雖然劉梧妹沒有家中兄弟姐妹那般關注朝中之勢,但她也多少聽到一些的,如今的太子府可是多事之秋,她一戒女子要靠近,還當真是不容易的。 回到劉府,劉梧妹思前想后,還是尋了自家父親,把信交給他處置,并說明了緣由。 那劉大儒劉修拿到這封信后陷入了沉思,是送還是不送,成了兩難,他身為大儒,曾經還是宮里皇子皇孫們的夫子,只是后來發現皇子之間的矛盾,他便辭了這差事,如今與張獻文會一同打理每年的科舉考試,偶爾派去地方做監考官。 劉修拿著這封信想了一夜沒有睡覺,到第二日天大亮,劉修把自己收拾整齊了,派了馬車,帶了護院,便直接往太子府而去。 太子府是個多事之秋,劉修原本不該來,可是他的女兒答應了人家的事,不知道這封信到底寫的是什么,但對方以性命相托,必是萬分重要的信,他必須送到才是。 不過這次劉修上太子府一事,對外宣稱是因為太子完顏玉的小女兒是個神童,得劉修另眼相看,此番去便是去收徒的。 不然師出無名,這是要拉幫結派不成。 但劉修一向愛才,在他手中學習的學子無數,卻還沒有他收過的徒弟,此消息一傳開,京城里的世家子弟沸騰了,原來劉大儒還是收徒的,只是收的第一個徒卻是一個小女孩,如今五歲,不對,還沒有收徒,只是對這太子殿下的這個小女兒感興趣,聽了是神童的傳聞,還親自上門拜訪。 第430章生下第三個孩子 果然是劉大儒之舉,只有他才有這種興致,收第一個徒還主動上門可是不多了。 京城里的世家個個都對那個所謂的神童看重起來,倒要看看是個什么樣的神童值得劉大儒親自上門。 不過真實的經過便是劉修到了太子府,得了完顏玉的接見,完顏玉自然不知道這位在朝中影響力極大的劉大儒為何忽然來他的府上了。 接見完,劉修說要看看完顏玉的小女兒彤彤,完顏玉也依他的話照做了,把小彤彤帶了出來。 小孩子一過來,下人退下了,劉修立即從袖囊里拿出信交給了完顏玉,接著人卻與小彤彤一問一答起來。 完顏玉看到那熟悉的數字當下一驚,也不顧小彤彤還呆在這兒,便拿著信轉身出了門。 到書房,完顏玉把信上的數字對了書,數字只有一字,所對應的字卻是一個“孕”字。 完顏玉百思不得其解,他站在桌前正思慮,文祥匆匆進來,文祥見他果然在書房,松了口氣便問道:“主上,劉大儒要收小主子為徒,主上怎么看?” 完顏玉卻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