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黃秋桂抵死不承認,宋二丫忽然又變溫和起來,“大嫂,咱倆一起做澡豆賣,一起賺銀子,不應該窩里反,咱們最大的敵手是大丫,你就算拿了我一缸油我也不會說什么的,咱們以后還得合著賣澡豆呢?!?/br> 黃秋桂動容,于是把那日偷偷拿了一缸油的事說了,至于跟席面師傅說那油多放點在菜里頭的話也的確是她借宋二丫的名頭傳的,村里人都知道宋二丫如今跟黃秋桂走得近,兩人合伙賣澡豆呢。 果然是黃秋桂,還死不承認呢,宋二丫內心冷笑一聲,心里暗忖:看來以后不能再跟黃秋桂合作了,她要想個法子跟蔣府那頭的人說好,以后只收她宋二丫的,不準收黃秋桂做的澡豆,這樣以后黃秋桂做的澡豆只能自己去賣去,反正這門生意也是她找的,黃秋桂沒出半點主意。 宋二丫居然就這樣放了黃秋桂,也沒有發怒,也沒有沒收那一缸油,還說愿意給她大嫂吃的,什么時候宋二丫這么大方過?黃秋桂一臉的狐疑。 宋二丫從宋大郎的院子里出來,遇上宋青宛帶著孩子出門,宋二丫冷哼一聲,如今宋二丫看宋青宛的房子那是連多看一眼都不曾,抬起下巴,從宋青宛身邊走了過去。 當宋二丫的作坊做了起來,并大肆的往蔣府供應澡豆的時候,那都是來年的夏季,村里頭看到這兩家如日中天的生意就眼紅,然而眼紅歸眼紅,村里人還得巴結著這兩位呢,還得在兩位手中討口飯吃。 好在夏初收的這一季麥子還算豐收,大家伙繳了稅,賣了余糧買了豆子,終于一天有一頓豆飯吃了,只盼著下半年也一樣的豐收就好了。 宋青宛跟肖氏買下的山谷請了專人打理那些明貴的花種,夏季來臨,里頭不少花開了,肖氏派人把花采摘回來,叫家里的下人按著宋青宛的吩咐有的磨成了粉,有的新鮮采摘的一同送到村里頭來。 宋青宛在夜里點了一盞油燈細細研究,想起上一世自己在書上看到的,還有自己買不起很貴的護膚品時自己學著研磨的。 經過一夜的功夫,終于被宋青宛把這花露膏給研究了出來,花露膏是宋青宛從花瓣熬成的汁中提取,里面被她加了一些滑石粉和杏仁粉,杏仁粉能增加脂肪油,有滋潤護膚的作用,花汁也是,而且還是純天然的香味。 宋青宛研制出這個后,她畫了一個圖樣交給肖氏,要她定制一些木盒,木盒蓋上雕刻的是并蒂蓮,有了這一支并蒂蓮點綴,這花露膏顯得神秘多了。 宋青宛其實是喜歡梅花的,她想著在澡豆底下也壓下梅花一朵,后又想起先前張府送去宮里的藥皂,那里頭也是梅花刻的印,自從張府出事后,宋青宛就再也沒有用那梅花模型來做澡豆,就是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所以這次她也沒敢選擇梅花雕刻, 順成縣的人,即便是普通的富戶也不曾見過并蒂蓮,唯有肖氏曾經在張小環的畫里見過一次,那時張小環說是這花非常之珍貴,她曾有幸在一次宮宴中見過,便難以忘懷,著實是奇景。 沒想到這樣的花樣卻在一位農女手中,她又是怎么看到過并蒂蓮的呢? 肖氏也曾猜測過宋青宛的身份,卻感覺怎么也猜不透,不過肖氏向來是個聰明的,猜不透就不猜,只要兩人利益相同,不要背叛對方便成。 于是肖氏通過人脈請了一位手藝高超的木匠師傅把這個涂上紅漆的木盒給做了出來,每個盒蓋上刻上并蒂蓮,肖氏一口氣跟對方做了上千個盒子,還跟對方談妥了長期合作的意向。 當宋青宛把花露膏的成品做出來的時候,那盒子也送了過來。 當宋二丫正忙著怎么跟蔣府的掌事套交情想一腳撇開黃秋桂的時候,肖氏卻把花露膏悄悄送去了各家富戶手中。 份量并不多,一府只有四五盒的樣子,其名是送給各位貴夫人試試,不用銀子。 然而沒過幾日,那些貴夫人就跑到肖氏的府上來了,不得了了,有這么好的東西哪能錯過。 那木盒子里頭放置一塊錦布,里頭一塊掌心大小的時花皂,一團帶著油脂的花露膏,且每塊花皂的香味與那花露膏的香氣是配套的,問題香味不同還說功效也不同,便是上面那朵并蒂蓮看得那些貴夫人驚嘆不已。 很快肖氏手中的第一批花露膏給銷得干干凈凈,那價格水漲船高,因為珍貴的花供應不過來,斷貨了,那些貴夫人下了天價定金,只求多購得幾份。 有了資本,宋青宛和肖氏在那片山谷旁邊買下不少山地和良田。 別問這些良田怎么這么好買,還得肖氏的手段與本事,那處兒干活的村民不多,肖氏見那村里頭的人貧窮,于是出高價把田地買了后,請了這些村里人幫著種花弄草。 至于珍花種子卻直接從洛陽那兒通過船運運過來,雖然洛陽那邊已經不是都城,且地盤已經被大梁占去,但只要出得起高價錢,還是有船家愿意往那邊跑的,他們出高價請了鏢局的人一路相隨。 第128章宋大郎受冤 轉眼過去了半年,又到了秋季,宋二丫終于把黃秋桂給撇開了,她一個人在自家院子里開著作坊做低端的澡豆,而黃秋桂卻什么也沒有。 跟宋二丫分開的黃秋桂一氣之下自己也開起了小作坊做澡豆,她沒有好的銷路就往市集里鉆,便宜賣給販夫走卒,因為作坊小,數量也少,一時間倒也沒有引起蔣府和肖氏的注意,倒是在這個夾縫里還嘗到了甜頭,黃秋桂很是高傲,她就不信離開了宋二丫自己就不能做生意了不成。 到來年開春,百花齊開的季節里,宋青宛和肖氏的花露膏已經做成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肖氏還是賣給順成縣的貴夫人賣得少,使得這些貴夫人百銀難求的局面,肖氏跟宋青宛商量著想把花露膏賣到上平郡去,她們得置辦一艘船,還得組織船上的人。 不知不覺宋青宛的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也不在順成縣的街頭開鋪面,人脈全是肖氏,宋青宛只管出銀子做花露膏就是。 費了兩個月的功夫,船隊組建好了,船也買下了,宋青宛和肖氏把一批花露膏運送去上平郡,生意已經跟對方早談妥的,是上平郡的一家大戶,這一船的花露膏都是對方收走。 收到了銀子,兩人正高興之時,蔣府卻發現了黃秋桂做廉價澡豆賣的事,最后查了府上的掌事,才知道府中掌事伙同宋二丫把黃氏給撇到了一邊,所以黃氏才自己單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