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
事很正常,因為周邊的村子里都沒有。但章樹從他買地的那個村子回來后,心里就有了這個念頭。那個村子有錢人多,他們請了一個夫子回來,還蓋了一件大瓦房做學堂。他在地里看莊稼的時候,聽見了一群孩子的讀書聲,“人之初,性本善……”他是讀了一些書的,不過讀書的地方在鎮上,每天讀一早上書,來回就要花三兩個時辰,特別苦,后來就沒去了。要是他們村子里能像這個村子一樣,有一間自己的學堂,那么他們村也會出一些讀書人,長大之后光宗耀祖。可是學堂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辦起來的,得先問問村長的意見。村長在家抽著旱煙,難得享受這份悠閑時光??匆娬聵涮嶂鴸|西進門時還愣了一下,“怎么的?又要置地嗎?”章樹來找了他幾次,次次都是為了這個。章樹把東西遞給村長媳婦,笑著說了句,“是有點這個心思?!?/br>“怎么,又看上了哪塊地?準備做什么買賣啊?!?/br>“不是為了做買賣?!闭聵鋼u了搖頭,然后湊近村長,“村長,您看我辦個學堂怎么樣?”村長初時沒反應過來,反應之后張了張嘴巴,指著章樹說道,“你小子厲害了,開學堂?你會教還是我會教???”他家那個小子去年沒考中進士,又要等三年,這會在京城呢。不是他要潑冷水,村里除了他家三兒,其他人頂多識幾個字,要想教人讀書,哪有那個水平?“我想請個秀才來教書?!?/br>“你知道秀才的價嗎?就你買地那個村,秀才還是當地人,人家開價一個月二兩銀子,學生每月的供奉還得他自己收著,一算下來,三四兩不止了?!?/br>村長給他算了筆賬,章樹一想,好像也不是特別多呀。村長看他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章樹啊,你小子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以往扭扭捏捏的不成人樣,最近幾年倒是有擔當多了,我知道你是個好的,想為村里干點事?!?/br>“但是這事啊,你不能一人攬著。要是你把事情全攬在身上了,大家一時記得你的好,時間久了就說不定了?!?/br>“不要錢的東西大家都不珍惜,到時候說不定還要怨你耽誤了孩子干農活的時間呢?!?/br>一來,孩子們知道不用花錢,讀書可能就不會那么用心,家長也不覺得珍貴,自然不會大力督促。二來,農忙時,特別是做粉條時,家家戶戶都是缺人的,到時候恐怕學堂里都要散光了,反正讀書又不花錢。讀書是長久之事,不可懈怠,到時候有了學堂也就是認幾個字,想讓他們讀好書恐怕還有些難,可能還會影響那么真正要讀書的人。章樹發現,村長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什么東西都看得透透的,特別是人性。第126章先生章樹要建私塾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村民們閑暇的時候都要聊上兩句。“哎喲,章家真是發了,聽說這私塾是要建給他和老李家的孩子讀書用的,就那兩三個娃,用的著這么大地方?”“人家年富力強,多生幾個唄?!闭f話的人朝大家眨眨眼,做了一個挺腰的動作,招來那群大老爺們心照不宣的笑。“再生幾個也用不了這么大地方啊,我看著大概能放下四五十張桌子?!彼驹谌玫目盏厍?,用腳丈量了一下。四五十張?村民們心里有點小心思了,他們村的孩子是不是都能上學了?但是沒人說出口,都在私底下暗暗打聽。還有人找到了何越,“你家就好了,和章家走得這么近,到時候你家大寶小寶就能一起去讀書了?!?/br>“可別渾說,人家章家這是辦給自家讀書的,我們家可不敢奢求。你知道請個夫子要多少錢嗎?二兩銀子一個月??!四時節禮什么的還要另外算,隔三差五的還得割上二兩rou給人家?!焙卧降倪@番話也沒收斂聲音,他們都聽得清清楚楚的。原本還有人想著,要是何越家兩個能去,那么自家的娃兒也要去,都是鄉里鄉親的,憑啥好處被他一家占了。但現在即使是和章家關系很好的周家娃都上不了學,那么其他人又怎么好意思提呢?章家劃好的這塊地一改他們往日迅速的作風,從劃下來到如今都快半個月了還遲遲沒有動工。有人就說了,章家急什么?他家最大的娃千金也才三歲,實歲兩歲不到,距離去學堂的歲數還差好幾年呢。沒人懷疑章千金會不讀書,就章樹那個寵孩子的樣,怎么可能不讓哥兒讀書呢?反正他家請的先生,他家說了算。水頭村都是當年鬧災遷過來的,大多數都不是同一個姓,也就沒了宗族的力量在旁邊嘰嘰歪歪,要是哥兒讀書放到其他地方,估計宗族里的老人就要說話了。不過提這些還為時尚早,畢竟學堂還連個影都沒有呢。這天,就有人去村長家了,東拉西扯地聊了一會天之后,終于把話題扯到了章家的學堂上,“村長,你看章家那個學堂什么時候才會開工?”“這我說不好,人家想啥時候開工就啥時候開工唄,怎么的,想賺工錢了?”村長把嘴里的煙槍拿出來,放在凳腳上敲了敲,眼睛斜眤著說話的老頭,這老頭兩個孫子今年都是七八歲,做活嫌早,放在家里又搗蛋。“哪能啊,”那老頭笑了笑,前兩個月通過春薯他家那些漢子媳婦賺了十幾兩,還能盯著那點活計?“那你盯著人家學堂干啥?他家孩子還小,不急不急?!贝彘L三言兩語地要把話題揭過去,可大家怎么會放過他呢?“村長,你家東子今年快六歲了吧?長得斯斯文文的,要是能讀點書的話說不定以后又是一個舉人老爺?!?/br>村長家的小子變成了舉人老爺,那可是全村沾光的事,但沾的光畢竟有限,要是自家出了個舉人老爺,那么子孫后代都是要跟著享福的。“唉,他還太小了不定性,但是你家那兩個,聰明伶俐是全村出名的,以后你可有指望了?!?/br>村長的一番話把老頭說的高高興興的,可是隨后又發愁了,“聰明是聰明,但是不讀書以后就是莊稼漢,我倒寧愿他們老實本分些?!?/br>“喲,上半年不是賺了好些錢嗎?給孩子送到鎮上去念書啊?!贝彘L提議道。“鎮上咱們可去不起,鎮上的束修高著呢!”老頭擺擺手,鎮上能是他們去的地方嗎?鎮上的書院是一個大財主開的,他請了四五個先生,開了好幾個班。束修最少的那個班,一個月也要五百文,還不包括書本紙張墨塊的錢。這樣算下來,一個孩子要上學,每月起碼一兩銀子,還要走那么久的路。孩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