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
閨房,但許安樂房間布置都很簡約,帷帳選了天青色的,床鋪也選的清淡的顏色,沒用鵝黃嫩粉之類的顏色。 許安樂坐在床上,將百寶箱打開,四樣首飾流光溢彩,讓人愛不釋手。 她將一對鑲著寶石的絞絲銀鐲子,戴在了手腕上,大小剛剛合適,剩下兩間則放到了架子床下的抽屜里。 應下燕兒的事,許安樂也在心里打算了。 仁心堂即將開張,云先生和秦歸、桂圓他們正忙著,這個時候去打擾不太好。 所以許安樂打算等仁心堂正式開張之后,再請云先生幫這個忙。 一想又要麻煩云先生,許安樂手指揪著碧青的床單,面上露出一絲愁容來。 云先生雖然有點兒神醫的小脾氣,但心軟,她求上一求,他大約不會拒絕幫燕兒這么一次。 但許安樂自個兒有些羞愧啊,云先生與她無親無故,待她已經夠好了,她卻要為了旁人的事情麻煩他。 但若是不求云先生,許安樂又不忍心眼睜睜的看著燕兒葬送一生幸福。 她只能下定決定,日后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回報云先生,絕不能做忘恩負義之輩。 想到這兒,許安樂將抽屜拉開,取出了她先前備好的賀禮。 仁心堂就要開張了,許安樂大半個月前就在為賀禮費神。知州身份尊貴,送來了個兩個牌匾,她不好送一樣的。 送藥書和藥材,許安樂是個門外漢,也送不到緊要地方去。 針織女紅,許安樂笨手笨腳的更是抓瞎,在費了好一番心思之后,她打算送一點兒她在行的——編了數字的木牌以及現代化賬本。 這個年代還沒有羅馬數字,無論記賬還是編號,用的都是比較繁瑣的文字。 許安樂有心為秦歸和桂圓減少一些工作量,打算將這一套計數、算賬方法教給兩人,也能為他們省些時間。 木牌做的很精致,上面數字刻的紛紛朗朗,就是許安樂做的賬本兒,看起來粗糙了些,畢竟她的毛筆字不如拿簽字筆寫的精細。 想到簽字筆,許安樂嘆了口氣,這是想都別想了,她日后抽出時間,將鉛筆造出來,已經很不錯了。 “東家,飯菜送來了,請您用飯了?!?/br> 柱子聲音歡快的響起,許安樂嗯了一聲,將東西收拾好,這才出了房門。 大家原以東家會讓人分了飯菜,與他們分開坐,誰承想她讓人搬出了大桌子,與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半點兒架子也沒買的吃了起來。 遇到這樣和氣的東家,大家心里都在暗暗高興著,想著日后干活要更用心一些。 作者有話要說: 又一章啦…… 第41章 041 袁知州與魯參軍 仁心堂開張在即, 許安樂的賀禮提早了一天送去。 云先生依然還是云淡風輕的模樣,收下她賀禮時,面上不見高興, 也不見不滿。 但許安樂能感覺出,云先生其實還是很滿意她有這份兒心的, 話比平時多了幾句。 長輩的心思其實不難猜,只要將尊敬放心中, 時刻留著心, 該做事兒時不推諉不搪塞,就不會惹長輩厭煩。 許安樂是將云先生當做長輩敬著的,平時花心思做一些點心,和靈巧小玩意兒,也不忘給云先生送去。 投桃報李,她這般懂事, 云先生也愈發將她當做子侄輩照顧著了。 桂圓認真學著許安樂她送去的木牌還有賬本, 秦歸則大驚小怪的, 對這些東西出自她手表示懷疑。 秦歸就是這個脾氣,許安樂早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她一邊替幫忙著藥堂, 一面和桂圓解釋羅馬數字的應用方法。 待到開張的正日子, 爆竹噼里啪啦的響著,穿著夾襖還有棉靴的小孩子們,捂著耳朵,又是叫又是跳的, 氣氛一下子就熱鬧了。 牌匾上的紅綢,由秦歸和桂圓兩人親自揭開,這是云先生的意思。 天隱門的弟子,不是經不起風浪的嬌貴花朵,兩個弟子雖脾性不同,但這些年隨著他辛勤學習,醫術上造詣還是不錯的。 冬日的陽光,一點兒也不刺眼,照的人暖洋洋的,紅綢在秦歸和桂圓臉上映出了燦燦霞光,他們眼神中透著稍許激動。 是該激動的,揭開紅綢,牌匾上仁心堂三字,意味著師兄弟兩人,日后要獨當一面,正式開始行醫救人的日子了。 許安樂帶著家中雇工,原本是過來幫忙,但看著熱熱鬧鬧的勁兒,他們也插不上什么手。 知州大人派人將寫著【妙手回春】和【華佗在世】的匾額,派人敲鑼打鼓的送了過來。 圍在仁心堂附近看熱鬧的百姓,瞧見穿著皂青色衣裳踩著白底靴子的衙役,扛著兩個牌匾鑼鼓喧天的來到仁心堂門前時,一個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官家,官家來人了?!?/br> “毛頭,往后退,再鬧官家把你抓走!” 有百姓竊竊私語著,神情又是激動,又是驚懼,身子往后退了一步,腦袋卻極力往前伸著。 衙役們是來送牌匾的,也沒耍什么威風,面上掛著和和氣氣的笑。 他們將牌匾舉起來,響亮的唱出上面的字后,便扛到了正堂中,搭把手掛到了墻上。 掛完牌匾后,衙役們向云先生問了好,秦歸和桂圓塞的小紅包,他們也沒推,接在手里又道了賀。 衙役們來去如風,知州大人送的匾額在墻上一掛,仁心堂在岐州一下子火了。 開張時挑的吉時是在巳時二刻,但一直到申時,陸續有人過來送賀禮。 云先生不喜應酬,讓秦歸和桂圓兩人負責,兩人也乖巧,但凡先前沒有來往過的人家,多是婉拒了賀禮,送上了藥堂做的中藥香囊。 香囊做的精巧,因著天冷蚊蟲少,里面放的藥材都是安神的。 仁心堂拒了賀禮,前來替主家送禮的下人們,為難的候在一旁。 有人等了一會兒,見仁心堂幾乎將賀禮全拒了,這才帶著香囊回去了。 還有人不信邪,一直等到黃昏,仁心堂前人少了些,再次送上了賀禮——秦歸和桂圓仍是拒了。 他們開藥堂,為的是救死扶傷,不是與當地豪富應酬往來。 知州大人的匾額,是他們在岐州立足的后盾,但秦歸和桂圓真正倚仗的,還是跟隨師父學的醫術。 天隱門三字,對門中弟子有著特殊的意義。每一個進了天隱門的人,都會以弘揚發展醫道為己任。 相比起救死扶傷,不斷改進和探索醫術,是一項更加艱巨和宏偉的任務。 天隱門在杏林之中擁有著超然地位,不僅僅是因為每一個正式出師的弟子都醫術高強,更因為他們有著更加遠大令人欽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