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7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金主宛若一個智障、撿來的小朋友總是偷看我、綜劍三之彭格列十代目與琴始皇、喜歡上食譜上的一道菜怎么辦、系統一直在坑我、小太監,說好的受呢?、穿越獸世:要命的雙男主、相逢紅塵內、天下·長安、你慢慢說
一步推測:如果人類還掌握著三體世界所不知道的其他宇宙廣播手段(可能性極?。?,在執劍人被消滅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別的人啟動廣播,但執劍人存在時這種可能性就會小許多,因為那些人有了依靠和推脫的理由。 但他們依靠的是什么?程心不是一個威懾者,反而成了一道安全屏障,敵人看透了她。 她是一個童話。 “你不要得意,我們還有‘萬有引力’號!”AA說,她的膽子又恢復了一些。 智子把刀背放到肩上輕蔑地一笑,“小傻瓜!‘萬有引力’號已經被摧毀了,就在一個多小時前交接完成時。很遺憾,如果沒有盲區,我本來現在就可以給你們展示它在一光年外的殘骸的?!?/br> 現在,一個蓄謀已久的精巧計劃顯現出來:威懾控制權交接的具體時間在五個月前就已確定,那時跟隨“萬有引力”號的智子還沒有進入盲區,隨行的兩個水滴已經接到在交接完成后立刻摧毀“萬有引力”號的指令。 智子把長刀向后一揚,準確地插入背上的鞘中,“我要走了,請代我向羅輯博士表達三體世界的敬意,他是一個強大的威懾者,偉大的戰士。另外,如果有機會,也請向托馬斯·維德先生表示遺憾?!?/br> 智子的最后一句話讓程心吃驚地抬起頭來。 “知道嗎?在我們的人格分析系統中,你的威懾度在百分之十上下波動,像一條爬行的小蚯蚓;羅輯的威懾度曲線像一條兇猛的眼鏡蛇,在百分之九十高度波動;而維德……”智子遙望著煙塵后面落得只剩一角的夕陽,眼中透出明顯的恐懼,然后用力搖搖頭,仿佛正努力從自己的腦子中趕走什么,“他根本沒有曲線,在所有外部環境參數下,他的威懾度全頂在百分之一百,那個魔鬼!如果他成為執劍者,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和平將繼續,我們已經等了六十二年,都不得不繼續等下去,也許再等半個世紀或更長。那時,三體世界只能同在實力上已經勢均力敵的地球文明戰斗,或妥協……但我們知道,人們肯定會選擇你的?!?/br> 智子大步離開,走遠后她又轉過身來,對沉默相視的程心和AA喊道:“可憐蟲們,準備去澳大利亞吧!” 【威懾后六十天,失落的世界】 在威懾中止后的第三十八天,運行在小行帶外側的林格——斐茲羅觀測站發現,三體星系附近朝太陽系方向的星際塵埃云中出現了飛船航跡,共四百一十五條,顯然,三體世界向太陽系派出了第二支艦隊。 這支艦隊應該是五年前派出的,在四年前穿過了塵埃云,這是三體世界一個相當冒險的行動,因為如果不能在起航后的第五年摧毀人類的黑暗森林威懾系統,艦隊穿過塵埃云被發現后可能引發威懾cao作,這說明,早在那時,對于人類世界對黑暗森林威懾心態的轉變,以及可能選擇什么樣的第二任執劍人,三體世界已經有了準確的預測。 歷史似乎又回到了起點,新的輪回又開始了。 在威懾中止后,人類世界的前途再次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但同兩個多世紀前第一輪危機開始時一樣,人們并沒有把這種黑暗同自己的命運聯系起來。從塵埃云中的航跡分折,第二支三體艦隊的速度與第一支沒有太大差別,即使后面會有更高的加速,艦隊到達太陽系也在兩三個世紀以后,現在活著的人們都能夠平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有了大低谷的教訓,人類杜會不會再次為了未來而犧牲現在。 但這一次人類沒有那么幸運。 在三體艦隊駛出塵埃云后僅三天,觀測系統竟然在第二片塵埃云中發現了航跡,也是四百一十五條!這不可能是更早時候派出的另一支艦隊,只能是幾天前發現的那同一支艦隊。第一支三體艦隊從第一片塵埃云到達第二片用了五年,而第二支艦隊只用了六天! 三體艦隊達到了光速! 從對第二片塵埃云中航跡的分析也證明了這件事。那四百一十五條航跡以每秒三十萬千米的光速延伸,在光速飛船的沖擊下,那些航跡十分醒目。 從時間上看,艦隊在穿過第一片塵埃云時立刻進入光速,其間竟沒有加速過程。 如果這樣,三體第二艦隊應該已經到達了太陽系??梢哉f它們幾乎到達了?,F在,使用中型天文望遠鏡,也可以看到距太陽六千個天文單位處的太空中的一片亮點,有四百一十五個。那是三體艦隊減速時推進器的火焰,但這卻是常規推進器,這時,艦隊已經脫離光速,速度驟降至光速的百分之十五。顯然這是允許常規推進在到達太陽系前充分減速的最高速度,按照這個速度和艦隊減速率計算,三體第二艦隊到達太陽系還需一年左右的時間。 這確實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三體艦隊顯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或脫離光速,但它們卻不敢在三體星系或太陽系附近這么做。艦隊起航后,用了整整一年時間以常規速度航行,直到與三體星系相距六千個天文單位時才進入光速;在距太陽系同樣距離處脫離光速降至常規推進速度,這段距離光速航行只需一個月,艦隊卻不惜再花一年的時間用常規推進航行。這樣,第二艦隊的航行時間比完全光速航行整整多出了兩年。 能想到的解釋只有一個:這是為了避免四百一十五艘飛船進入光速時對兩個世界產生影響。這個安全距離是地球到海王星距離的兩百倍,如果在這個距離上才能避免飛船對行星的影響,那就意味著引擎產生的能量比恒星還高兩個數量級!這實在難以想象。 (節選) 三體世界的技術爆炸 三體世界的技術發展是從什么時候由勻速變為爆炸式加速的,這一直是個謎。有學者認為這種加速早在危機紀元開始前就出現了,也有人認為三體世界的技術是晚至威懾紀元才出現飛躍的。對于三體技術爆炸的動因,人們的看法倒是比較一致,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地球文明對三體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一點上三體人可能沒有撒謊。自第一個智子到達地球后,大量涌入的人類文化使三體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類的部分價值觀得到認同:發現了為應對亂紀元的災難而產生的極權體制對科學的阻礙,思想自由得到鼓勵,個體的價值得到尊重——這些都有可能在那個遙遠的世界引發類似文藝復興的思想啟蒙運動,進而產生科技的飛躍,這一定是一段輝煌的歷史,但其具體的過程卻不得而知。 另一個可能只是猜測:飛向宇宙其他方向的智子并非像三體人所說的一無所獲,在進入盲區前,它們很可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