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7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金主宛若一個智障、撿來的小朋友總是偷看我、綜劍三之彭格列十代目與琴始皇、喜歡上食譜上的一道菜怎么辦、系統一直在坑我、小太監,說好的受呢?、穿越獸世:要命的雙男主、相逢紅塵內、天下·長安、你慢慢說
,唯一能被感官確定的實體存在就是與“萬有引力”號編隊飛行的水滴了。兩個水滴分別位于飛船兩側五千米處,rou眼剛剛能夠看到?!叭f有引力”號上的人們喜歡用望遠鏡透過舷窗看水滴,它畢竟是這無際虛空中的一個安慰。其實看水滴就是看自已,它像一面鏡子,表面映出“萬有引力”號的鏡像,雖然有些變形,但由于水滴表面的絕對光滑,鏡像十分清晰,只要放大到足夠的倍數,觀察者甚至能清楚地看到飛船舷窗里的自己。 但“萬有引力”號上一百多名官兵中的大部分人感覺不到這種寂寥,他們在冬眠中度過了這五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飛船日常航行時的值班人員只有五至十人,在輪換值勤中,每人的值勤時間只有三至五年。 整個追擊過程,就是“萬有引力”號和“藍色空間”號兩艦間復雜的加速博弈過程。首先,“藍色空間”號不可能進行無限制加速,那樣會耗盡燃料,失去機動能力,即使擺脫追擊,面對前方茫茫的太空荒漠也等于自殺。而“萬有引力”號的加速也受到限制,它的燃料貯備雖然遠多于“藍色空間”號,但要考慮返航,這樣,在沒有意外發生的情況下,燃料應分成四等份使用,分別是:向太陽系外加速,返航前的減速,返航向太陽系加速,到達地球前的減速。所以,能夠用于追擊加速的燃料只占總貯備量的四分之一。好在通過對之前航行記錄的計算和智子情報,“萬有引力”號能夠精確掌握“藍色空間”號的燃料貯備量,而后者對前者的燃料情況則一無所知,所以在這場博弈中,“萬有引力”號能看到“藍色空間”號手中的牌,反之則不行。在雙方交替的加速中,“萬有引力”號一直保持著高于“藍色空間”號的速度,但兩艦的最終速度與它們能達到的最高速度都相差甚遠。在追擊開始后的第二十五年,也許是已經達到了燃料消粍的底線,“藍色空間”號停止了加速。 在半個世紀的航程中,“萬有引力”號一直在呼叫“藍色空間”號,告訴他們逃跑沒有意義,即使甩脫地球的追擊戰艦,水滴也肯定能追上并消滅他們;而回到地球,他們將得到公正的審判,命令他們立刻減速返航。這如果實現將大大縮短追擊時間,但“藍色空間”號一直沒有理會。 就在一年前,當“萬有引力”號與“藍色空間”號的距離縮短至三十個天文單位時,發生了一件并不是太意外的事:“萬有引力”號和兩個同行的水滴進入智子盲區,與地球的實時通信中斷了,只能采用電磁波和中微子通信,“萬有引力”號發出的信息到達地球需要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還要等待同樣長的時間才能得到回復。 (節選) 黑暗森林的另一個間接證據——智子盲區 危機紀元之初,在使用智子系統探測地球的同時,三體世界也向銀河系的其他方向發射了接近光速的智子,首批發射了六個:但這些智子不久均進入盲區,最遠的一個只飛行了7光年。后來發射的智子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最近的盲區是跟隨“萬有引力”號的智子遇到的,與地球的距離只有1.3光年。 智子間的量子聯結是一次性的,一旦中斷不可能恢復,那些進入盲區的智子都永遠迷失在了太空中。 對于智子遇到了什么樣的干擾,三體世界一無所知,這種干擾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為的;三體和地球科學家都傾向于后者。 飛向銀河系的智子在進入盲區前,只來得及探測兩個鄰近的帶有行星的恒星系,其中都沒有生命和文明。但三體和地球的學者們都認為,那些星系的荒涼正是智子能夠接近它們的原因。 所以,直到威懾紀元后期,宇宙對兩個世界仍保持著神秘的面紗,但智子盲區的存在很可能是黑暗森林狀態的一個間接證據,這個狀態不允許宇宙變得透明。 智子進入盲區對“萬有引力”號的使命并沒有致命的影響,但卻使任務復雜了許多。之前,潛入“藍色空間”號內部的智子,使“萬有引力”號一直能夠掌握目標飛船內部的情況,現在“藍色空間”號開始對“萬有引力”號呈現黑箱狀態。其次,水滴失去了三體世界的實時控制,其行為完全由內置的A.I.所控制,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 以上情況促使“萬有引力”號的執勤艦長決定加快任務的進程,“萬有引力”號再次提速,加快接近目標。 隨著“萬有引力”號的迅速逼近,“藍色空間”號第一次與追擊艦聯系,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把包括主要嫌疑犯在內的艦上三分之二的人員送上太空穿梭機,離開“藍色空間”號,由“萬有引力”號接收,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駕駛“藍色空間”號繼續飛向太空深處的目標。這樣,人類在星際就保留了一個前哨和種子,保留了一個探索的機會。 這個要求被堅決拒絕?!叭f有引力”號聲明:“藍色空間”號上的所有人都有謀殺嫌疑,必須全部接受審判,他們是被太空異化的人,已經不被人類社會認為是自己的一部分,更不可能代表人類探索宇宙。 “藍色空間”號顯然終于意識到逃跑和抵抗都沒有意義,如果追擊者只有太陽系戰艦,那還可以背水一戰,但同行的兩個水滴已經使雙方的實力變得不成比例。在水滴面前,“藍色空間”號只是一個紙糊的靶子,沒有任何逃脫的可能。在雙方相距十五個天文單位時,“藍色空間”號向“萬有引力”號投降,放棄逃跑,同時開始全功率減速,這使兩艦的距離急劇縮短,漫長的追捕就要結束了。 “萬有引力”號全艦從冬眠中蘇醒,戰艦進入戰斗狀態,曾經冷清寂靜了半個世紀的飛船再次充滿了人氣。 醒來的人們所面對的,除了近在眼前的追捕目標,還有與地球失去實時通信的事實。后者并未在精神上拉近他們與“藍色空間”號的距離,恰恰相反,就像一個與父母暫時走失的孩子,對所遇到的根本沒有父母的野孩子更加恐懼和不信任,所有人都希望盡快把“藍色空間”號繩之以法,然后返航。雖然兩艦同處廣漠冷寂的外太空,以相差不多的速度朝著同一方向航行,但在精神上,“萬有引力”號與“藍色空間”號所進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遠航,前者是有源的,后者無源。 在全體蘇醒后第九十八小時,“萬有引力”號上的心理醫生韋斯特接待了第一位咨詢者。來人是戴文中校,這令韋斯特有些吃驚,在醫生的記錄中,他是艦上心理穩定系數最高的人。戴文是隨艦的憲兵指揮官,負責“萬有引力”號追上目標后,解除“藍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