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著在箋上寫了幾個字,果然既吃水又不暈,寫字流暢順滑,比平常的紙不但好用,寫出來的字也顯得更圓潤秀美似的。若是最開始就用慣了這種箋紙,怕是以后再用次些的紙寫字都不順手了吧?反正他就忍不住多寫了幾行,默下一整段“子夏問孝”。兩個匠人在旁緊張地看著他,計掌柜更是心跳不已,直到他抬了筆,才憋著那口氣,低低地問了一句:“公子覺著這箋制得還可入眼么?”李進寶搓著手笑道:“這是趕工出來的,不算最精致的,還能再改進的。公子若要好看,還可加些云母粉,紙面就能有亮閃閃的光澤了?!?/br>張大更沉默些,雙手在衣袖里攪著,卻是一徑低著頭,不敢說話。崔燮搖了搖頭,隨手在箋角畫了幾枚或完整或半剝殼的栗子。這兩天才吃的栗子,他也照著畫了不少,如今沒有實物也能提筆畫出來。李進寶在旁邊看著,見他雖然畫的是些小東西,卻跟要鼓立出紙來似的,不由地贊嘆:“原來公子會畫這般好畫?!?/br>崔燮淡淡一笑:“以前學過,也能略略畫幾筆。我想知道,若是這樣顏色深淺不同的圖樣你們可能印的出來?”計掌柜半張著嘴,不敢說不行,也實在說不出個“行”字,含糊敷衍著。李進寶有些著急,像看不懂事地孩子似的看了他一眼,強笑著說:“這可怎么印,版雕出來,那版面刷墨的地方都是齊的,就只能印一樣深淺的,這深深淺淺的可怎么印?!?/br>崔燮也笑了笑,反問他:“怎么不能,刻出版來,涂色時有的地方涂深些,有的地方涂淡些,不就印出來了?”李進寶習慣地說:“哪有那般容易,公子你想得太簡單了,我們干老了這一行的……”張大忽然拉扯了他一把,湊上前云,指尖在一枚線條和陰影都畫得較簡單的栗子上劃了劃,低聲說:“公子若要一次印成這樣恐怕不易,但可以先用淡墨印出深的地方,再拿筆對著圖勾勒線條?!?/br>終于說到這一步了。崔燮“唔”了一聲,故作漫不經心地說:“這么描得描到幾時?太麻煩了?!?/br>三人都跟著點頭,以為他馬上要收回這個不合理的要求。他卻笑了笑,以一種外行人特有的,仿佛剛剛想到,隨口說出,而不是早有預謀的神氣說:“那就再雕一個線的版重印一次,要不就按深淺顏色不同,把一個版分開成幾塊兒上色,上完色再拼成一塊印不也行?我看也沒什么難的?!?/br>張大的嘴唇張張合合,嚅囁著說:“那、那雕版倒容易,一版兩版我也都能雕,可那不容易對準,印花了怎么辦……”他們坊里沒這個技術,崔燮也不知道實地該如何cao作,化學書上沒有那么細。但套色的思路都順利給出去了,難道還能卡在這一步?他拍著張大的肩膀鼓勵道:“我知道我是個外行,想出來的東西天馬行空,但計掌柜今天帶你過來,必定因為你是咱們店里第一個刻版好手。你先給我試做一個,不非得刻栗子,就刻你擅長的,也不一定要墨色,換幾個鮮明的顏色,省得不好分開。咱們都慢慢來,慢慢試?!?/br>張大低著頭想了一陣,忽然抬頭望向他,大著膽子說:“公子看得起我,我必定會好生做。但這些日子我要刻新的東西,便不能給店里雕版了,望公子……”“我自然還按你雕的給錢,無論好壞。你若做好了,還有獎金——若別的匠人先做好了,這獎金我也給他。不光雕版的匠人,還有印刷的、調色的……我這里專撥出五十兩銀子來,誰第一個想出法子把彩圖印好,我就會給誰一份獎金?!?/br>三人的瞳孔同時擴大,咽了口唾沫,恨不能把臉這就伸進他的銀袋里去。計掌柜咬牙跺腳地發狠:“小人得蒙少東家饒恕大罪,若還敢有欺哄之心,不辦好這差事,上天也不容我!少東家放心,我回去必定敦促那些工匠,盡早印出你想要的東西!”崔燮在他們臉上看了一圈,微笑著說:“但愿如此,我等你們的好消息?!?/br>這些技術本就是天啟、崇禎年間由本朝文人和工匠研究出來的,也沒有什么高深技術,之前雖然沒出現,但只要點破了窗紙,并不怕這些工人做不出來。只要攻克了技術問題,他這里可有一硬盤的各國……影片,里面的佳人美景都可入畫,不怕以后印書時配不上合適的圖。這項技術交待給工人攻克,他也算了了一樁心事,暫時可以安心跟先生讀書了。待他把四書章句真正背得熟熟的,看詩時也一眼能看出格律、韻部,又背了一部詩經,便叫崔源父子收拾了真正拜師用的六禮,跟著他去林先生家拜師。他提著禮物上門,林先生卻不見多么欣喜,反而有些緊張似的,失口道:“你這么早就來讀書了?”不早了,這都過了八月十五,馬上要過孔圣人壽誕了,再不入學難道等到閏八月?他睜著一雙明凈的大眼看著先生,看得他心里不大自在,干咳了兩聲,接過捧硯手里的表禮,和聲悅色地說:“好了,我知道你求學心切,今日便收下你入學?!?/br>說著便引導他拜過堂上的孔圣人,又行了拜師大禮,戒勉了他幾句,便許他進入課堂,坐在一處靠窗的好位置聽課。崔燮是成年人的心性,不急不躁,更不會厭學,上課就認認真真地聽課背書,留多少功課也會及時交上,字跡也工整,滿學堂都找不出這么位好學生??闪窒壬棵靠匆娺@位新弟子,心里卻總想著他請托自己編書的事,不由得有些心浮氣躁。他先受了崔燮以弟子身份請托,轉一天那位致榮書齋的掌柜又來請他到酒樓吃飯,還直接奉上兩匹好料的緞子并二十兩雪白的纏絲銀錠。這件事若不能辦得漂漂亮亮的,他這張老臉都不好見學生了。這么日夜想著事,他連教書都心不在焉,放了學生自己在下面讀書,腦子里把遷安縣乃至永平府擅寫話本的書生都過了一遍,還都覺得水平不足。北直隸的文風到底不如江南。林先生悵然嘆然,晚上回到臥室,點燈看著江南新販來的,嘆著那過江之鯽般的江南才子,忽然想起來——誰說北方就沒有江南才子的,京里不就有的是江南江北、兩京十三省的才子寓居?這些人里總會有愿意為書坊寫幾本,順便也給自己揚揚文名的吧?他精神一振,立刻提筆給自己赴順天府考舉時認得的舊友寫信,足足地寄了十兩銀子和幾塊好墨當潤筆。信外還附上兩筐本地特產的錦棠梨,兩刀好紙,拿兩人多年同考同落榜的交情懇求對方,讓他為自己找個真才子,集夠一本辭旨俱佳,內容風流而不下流,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