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5
們都去紫宸殿外聽朝了,紫宸殿里人手不夠,王大總管吩咐我們幾個從紫宸殿調人,你們幾個都是得力的,別這個時候給我掉面子!” 被稱作陳總管的三言兩語交代完前因后果。 “陛下著了風寒?這都要入夏了,怎么著風寒???”一個宮人小聲嘀咕,沒一會兒臉上又起了壞笑,似乎想到了什么猥瑣的東西。 聽到這里,其他有頭有臉的管事宦官們自然不可能再怠慢,喚徒弟的喚徒弟,找幫手的找幫手,剛剛還在宣政殿外聚成一團三三兩兩閑聊的人手頓時散了個干干凈凈,比之前姚霽來的時候還要冷清。 姚霽耳朵里聽到的卻不是著了風寒,她見過劉凌那身材,肌rou結實又勤于鍛煉,恐怕就站在外面吹一夜冷風也不見得會得風寒,此時她滿腦子里已經被“急折”吸引了注意力,不自覺的就跟著一群宦官宮人們也奔向了紫宸殿。 她一路奔到了紫宸殿,只見得從門口開始,三五成群的沾滿了朝官,一些品級低點的或是領了虛職的,連紫宸殿的二門都進不去,就在那門外空場的地方站著,不是焦躁地惦著腳尖往里眺望。 武將和一些京官倒有些進了二門的,可離劉凌住的寢宮大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紫宸殿里的宮人們客客氣氣地“陪著”他們,還有端茶遞水的,就是不讓他們再往里面邁進去一步。 姚霽腳步不停地穿過這些或氣憤或擔憂的官員,心中的不安也越來越劇烈。 這都已經分級聽政了,絕對是出了大事! 等她沿著熟悉的宮道進了紫宸殿大門,也是赫然一驚。 兩位相爺、六部尚書、三省里大半的實權朝臣、一些雖官位不高但資歷不淺的實干官吏,甚至還有幾個看起來像是吏官的小吏,就在紫宸殿門口或站或坐,滿臉驚憂地在說著什么。 他們面前站著完全看不出表情的劉凌,這位年輕的皇帝好像一夜之間變了個人,變得寡言少語起來。 可在場的官員們沒有一個覺得他這樣的變化是奇怪的——說老實話,他們都覺得他們的皇帝實在是太倒霉了,別說是這么年少的君王,就算真是高祖在世攤上這三年他遇見的事,怕是都有了上吊抹脖子的心,他只是擺著一張臭臉,已經算是能經事的了。 站在高階之上的劉凌垂著眸聽著老寺卿痛心疾首的奏議,臉上的表情越來越黑,猛然抬起眼來正要發作,眼睛卻不期然而然地望向了前方,正和匆匆進來的姚霽打了個照面,仿佛他視線就知道了她會進來似的。 如果說劉凌剛才還能壓抑地住自己情緒的話,如今看到又恢復一身高高在上的神仙妃子打扮的姚霽進來時,那股子不平之氣又冒了出來。 她看起來毫無困擾,這一夜下來,倒像是過的很是愉快似的。 而他…… 看到皇帝的目光突然在前面停住了,幾個大臣似有所感地往同樣的方向看去,卻只看到一大叢開的正好的木槿,各個疑惑地收回了目光。 只有那位老寺卿還在不依不饒地繼續說著:“陛下,所謂天人感應,蝗神不會無緣無故出現,陛下應當以德治妖,沐浴戒齋,向上天求得恩憫,如此以來,蝗蟲自會趴在地上不動,最終遠離而去!” 姚霽聽到這里再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是傻子,當下里駭然地望向最高處站著的劉凌,滿臉不可思議。 蝗蟲? 蝗災? 她靜下心來,努力去思考這方面的記憶,這才終于想了起來,在這段時間確實好像發生了這場災害。 北方大旱,赤地千里,方黨又作亂挑起戰亂,致使黃河以北無數良田□□在外任其荒廢,后來旱災發生朝廷無法及時賑災,方黨又到處搜刮糧草和可食之物,以至于方黨為害的州縣里饑民無一為食,將能吃的全部都吃了。 后世的史書里認為出現這場蝗災根本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大旱之后容易出現蝗災,更何況這種戰亂饑荒的情況下使得草皮樹根都被掘了,蝗蟲的天敵也被吃了個干凈,給蝗蟲提供了快速繁殖、短期內迅速爆發的客觀條件。 也許早就有人注意到驚蟄一過蟲子多的不像話,可那時候到處都在打仗,百姓自己都惶惶不可天日,去鎮壓戰亂的武將和一些官吏要么不懂,要么看見了視而不見,要么就當做方黨的“災劫”,誰會往上報這個? 姚霽徹底忘了這場蝗災的原因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歷史發生了變化,應該在今年冬初才徹底鎮壓干凈的方黨居然提早就已經被消滅了。 歷史上方黨不是因為什么火藥和“蕭將軍”的黑甲衛被滅的,正是因為他們占據黃河北方數州之后接連遭遇干旱、饑荒、蝗災,彈盡糧絕連人都沒的吃了,活不下去的造反軍和百姓反倒把和造反有關的將領和方黨黨羽全給用大鍋煮了,向官兵投降換取朝廷的賑災才提前結束的。 正因為方黨作孽太多,沒有人責怪皇帝“失德”,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認為是方黨滅絕人性慘無人道引起了各種災禍,哪怕因為蝗災、旱災、饑荒、戰亂等原因讓這些地區已經白骨露於野、幾乎是死地,可皇帝德政一下,百姓們還能找到主心骨,在幾年之內陸陸續續往北遷徙,重懇荒地、重建家園,響應皇帝的旨意恢復這些地方的生機。 但死的人太多,蝗災在古代又是皇帝失德嚴重的證明,所以連正史上都遮遮掩掩,沒有提及有這場蝗災,只有一些地方上的縣志和家載的家史里提過當時出現大規模的蝗災,以至于“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的情況。 姚霽再怎么博聞強記也是人,不是電腦,這一點不見于正史只是一小部分學者曾經討論過“久旱必蝗”的“偏門知識”,若不是這時候正當面才是乍然想了起來,恐怕一輩子都想不起。 一想到北方的慘狀,姚霽頓時又是驚又是憂,再也繃不住自己的表情。 如果方黨這時候還沒滅,蝗災自然是方黨要頭疼的問題,而蝗蟲這種東西吃完了要吃的東西自然要遷徙,可那時候到處戰亂災民又多,這些蝗蟲在春夏相交之際成災,還沒往南方怎么蔓延已經被饑民全部捉來吃了,甚至有不少人就是靠這些蝗蟲活下來的,各個都拜祭起“蝗神”,謝謝這位神明送來食物。 但火藥的出現提前中止了戰爭,方黨北逃,蕭逸率部追擊直至幽燕之地,沒了方黨到處抓壯丁、派兵封鎖阻止百姓逃竄,那些受旱災和戰亂蹂/躪的地區的百姓早就逃離了不能活的家鄉,直奔沒有受戰亂影響的地區而去,整個戰亂區域十室九空,春天驚蟄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