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1
這位公主是胡夏王摩爾罕的胞妹,據說長得傾國傾城,比胡夏國那位外表出眾的王太妃年輕時還要美麗幾分,性格也極為聰慧賢明,曾幾次代替母親賑災和安撫戰敗國的王親,堪稱胡夏的“國寶”,在胡夏國求娶者趨之若鶩,人稱“流風公主”。 摩爾罕王想和代國達成“友好邦交”,竟愿意讓自己的胞妹出嫁代國,和親劉凌,作為兩國交好的橋梁。 胡夏國的使者在說這個的時候,整張臉皮都在抽動,一副痛惜扼腕的表情,只是從幾個使者的表情里,就可以看見這位公主在國中的地位和受到的愛戴。 隨后,那叫做“安歸”的宦官又表達了王太妃的意思,如果代國不愿意接納流風公主作為妃嬪的話,胡夏國愿意讓流風公主作為常駐代國的“使臣”,為之后前來代國的“學生”和商人提供方便。 而有這位公主在,代國如果派出使節,也會得到很多的方便,畢竟她是位貨真價實的公主。 縱觀歷朝歷代,還沒有哪位公主能作為常駐國外的“使臣”的,不過隨后安歸便一臉自信地告知所有人這位公主能通六七國的文字,精通繪畫、文學和音樂,也接受過騎射上的訓練,并不是養在深閨里什么都不懂的公主,比胡夏國很多男貴族還要能干,足以擔任這個“使臣”的職位。 這件事讓滿朝文武一時嘩然,代國不是沒有接受過藩國的“朝貢”,其中也不乏進獻美人的,但大多都是作為宮人或者教坊司的舞姬、伎人出現,也有被賜給臣子的,這樣的身份,不會讓什么正經的公主愿意前來。 如今劉凌還沒有選妃,胡夏國的公主一來,難道要拔得頭籌,第一個拿下皇帝的童子身,竟要以胡人的身份占據后宮主位不成? 剎那間,好幾個大臣都滿臉驚慌失措,連忙準備出來“進諫”,也有一心想著下次選妃時將女孩送入宮的官員心急如焚,各個的眼神恨不得都是想將那幾個使者給撕了。 居然藏著一個女人上京,什么公主,簡直就跟嫁不掉硬塞的老姑娘一樣,實在是胡鬧! 劉凌也沒想到胡夏王還想“和親”,事實上,他根本摸不準胡夏國來這一趟究竟是為了什么。 如果說開放互市是為了得到中原的硝石、派“學生”來中原學習是為了學習中原的文化和各種制度,那和親能得到什么呢? 代國向來沒有異國人能夠得據高位的例子,就連他的母親,那位因戰亂入宮的小國公主,一開始也是以宮奴的身份存在。 難道說,那位公主真的美好到讓胡夏王都滿懷信心,篤定她能夠贏取自己的寵愛,從而穩固兩國的關系? 想到那位使者說那位公主長得“傾國傾城”,劉凌就忍不住看向身邊的姚霽。 就以長相來說,劉凌覺得這世上已經沒有哪個女人能比瑤姬仙子更加美貌了,有時候,劉凌甚至覺得姚霽的長相完美的只能是“仙人”。 作為一個人,是不可能有這么毫無瑕疵的相貌的。 姚霽敏銳的感覺到劉凌在看他,隨即也注視了過去,兩人目光一接觸后立刻分開,劉凌有些不自在地將臉正了過來,姚霽卻若有所思地看向胡夏的幾位使臣,輕聲說道:“劉凌,先別說同意或不同意,敷衍過去。等會在私下里再見見這些使臣,問問他們之前說的‘好像’,到底是像什么?!?/br> 劉凌沒想到姚霽會說這個,他正在大朝之上,自然不能自言自語,只能用“有必要嗎”的眼神向姚霽詢問。 姚霽居然看懂了,笑著點了點頭,她頭上戴著繁復的“華勝”,這么一點頭,頭上的珠玉不停輕搖,整個人頓時有了生氣。 “我曾聽過一種傳聞,不過一直當做是穿鑿附會之言,如果真有可能的話,它就和如今的公主來和親大有關系?!?/br> 姚霽見劉凌挑了挑眉,大約是同意了,心中嘆了口氣。 她也是咸吃蘿卜淡cao心。 跟一個古代人,要怎么才能解釋清楚近親生育的壞處? 這可是個姑表親都能夠結婚生子的年代??! 第210章 姑墨?姨母? 鴻臚寺卿親自登門拜訪方國公府來找他時,魏坤實在是驚訝的很。 不過等他說明了來意,魏坤也就明白了他為何而來。 鴻臚寺里會胡夏話的通譯有,可真正去過胡夏的人卻沒有,如今胡夏國派來了使者并侍衛、隨員共一百多人,安置他們很容易,想要安置的不出錯就要費一番功夫。 更別說使者里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了一個金枝玉葉的公主。 鴻臚寺知道魏坤去過胡夏,和胡夏商人和王室都打過交道,想要請他做個參贊,陪同一起接待胡夏人,也算是煞費苦心。 這委托,魏坤原本是不用做的,他是肅王府的臣子,說起來倒不算是京中的命官,而且鴻臚寺的差事,原本也派不到他頭上。 可魏坤還是同意了。 一來,他兄長是鴻臚寺的少卿,這幾年混的更是風生水起,眼看著寺卿致仕后他板上釘釘的這個位置,對于這位老寺卿的委托,他就算看在兄長的面子上,也不敢把他的頂頭上司給得罪了。 二來,這胡夏使者是走肅王府的路子給送進京來的,如果真出了什么岔子,肅王府也要吃干系。 最主要的是,在見過“雷火”和“天火”之后,魏坤總覺這胡夏人來京城的原因沒那么簡單,他就是個cao心的命,心里放不下,得了個機會,索性就跟在旁邊看著。 他現在是入京送東西,順便解決自己的親事,只不過正好趕上陛下選妃,斷了民間婚配,他才滯留在京中等選妃結束好議定親事。 他不是方國公府的世子,不能繼承爵位,本身又是家臣幕僚一類,如今滿城的適齡男子都在議親,他這樣的其實不太好相看姑娘,方國公夫妻也是知道,所以對他的親事更加慎重,生怕給他訂下的親事不是良配。 其用心之程度,還超過對他的兄長魏乾。 可惜有些事不是用心就行了,雖說不是每個人家都市儈又看重家世財產,可誰家真有好女兒,辛辛苦苦養到那么大,都是希望能當個管家娘子,不用看兄嫂公婆的眼色,最好夫君又上進的,魏坤長相普通,在胡夏一趟回來已經曬得黝黑,和代國“主流”的審美觀相悖,又什么都不拔尖,也無怪乎不好議親。 就算看的上的人家,一想到他是肅王身邊的,又怕攪和到皇室里爭位的那么些事里去,越發小心翼翼了。 正因為如此,魏府里一片沉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