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3
“殿下等等臣?!?/br> 呂鵬程猶豫了一會兒,突然也跟在了其后。 “臣跟您一起去?!?/br> “呂寺卿為何……” 呂鵬程見到劉凌這般吃驚,也是苦笑。 “臣也做了件錯事呢,正好和殿下一同去請罪?!?/br> 希望劉未能看在譜牒內容的面子上,心情大好,放他們一馬! *** 可以想象劉凌和呂鵬程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跪在紫宸殿外的,而劉凌被岱山略帶慌張的引入寢殿之內時,又是如何的惴惴不安。 呂鵬程被禁止入殿時,已經開始在思考接下來的后路了。 呂家不會因此而倒,因為這么多年來,呂家子弟已經很少再參政涉事,大多是清貴卻不顯要的職位,皇帝也一直很放心。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直欺騙了皇帝的自己被貶官流放,也有可能隨便找個錯處,一命嗚呼。 劉凌在入殿的路上已經想到了最壞的打算,有可能因為今夜的魯莽而從此失去父皇的信任…… 當劉凌進入殿中,看到父皇床邊一字排開的莊駿、護國大將軍、中書舍人薛棣時,心中就已經升起了不安的預感。 即使他父皇不能說話,也絕不會讓人像是圍觀一樣毫無禮法的站在他的床前,遮擋住他的視線。 一時間,劉凌的心跳如鼓,眼睛里也似乎彌漫上了一層氤氳。 還未走到皇帝的床邊,他就聽到門下侍郎莊駿,這位代國最為位高權重的宰相,對著自己悲慟地開口:“殿下,陛下已經……” “……崩了!” 不!不!不! 他只是隨便想想,他只是無心想想! 不要跟他說出那個字! 然而莊駿卻完全聽不到他的心聲,依舊在他的耳邊不停發聲。 “大行以宗廟、社稷屬殿下,殿下,宜速即位!” 第149章 矯詔?遺詔? 西宮起火的第二天,幾乎所有將要上朝的大臣都齊聚在紫宸殿外,卻被滿臉沉重的岱山請了回去。 沒有一個人見到了皇帝。 沒有人能給他們什么答案,但如果昨夜宮中起了火,皇帝辛勞一夜清早不愿見人,也算是說的過去,所以即使官員們心中都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不祥的預感,卻也都按著岱山的建議繼續去上朝了。 可一到贊者引人入內后,這些大臣們明顯感覺到了不對。 且不說每天早早會來的三殿下并不在殿中,就連文官之首的門下侍郎莊駿都不在殿中。 “究竟出了什么事?你們看見沒有?呂寺卿和蔣寺卿都沒來……” “我早上去給陛下請安,也沒見到陛下的面……” 百官們議論紛紛,各種不安的情緒迅速彌漫,有些性子急的大臣忍不住,已經開始催促禮官去喊人了。 “肅靜!三殿下到!莊相到!” 從后殿里首先走出的是莊駿,手中捧著一卷三尺見方的布,而后走出的劉凌一身孝服,更是讓人赫然一驚。 眾所周知,這位殿下從小就喪母,宮里正兒八經能讓他戴孝的幾乎都死的差不多了,唯有…… “昨天夜里,陛下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讓三殿下即位?!?/br> 莊駿根本不給其他大臣反應或質疑的時間,當場將手中從床單上裁下來的布一抖,露出上面寫著的字來。 只見布上血跡斑斑,讓人觸目驚心,當下大理寺卿就一聲大叫:“為何有血!既然是遺詔,為何是用血寫的!” “就是,那血是誰的!陛下為何會流血!” “哪有遺詔不是制詔,而是用一片破布寫的!簡直荒謬!” “莊大人,如果陛下駕崩,為何宮中不報喪,不鳴鐘,不發訃?如今只憑這一片布,誰能知道昨天發生了什么?” 大臣們紛紛提出質疑。 “昨夜靜安宮起火,陛下下令宮中戒嚴,宮門原本就緊閉,恰逢陛下cao勞一夜,引發頭風,吐血而崩,當時僅有大內總管岱山和寥寥幾個人在場,連制詔都來不及,只能匆匆宣本官和樊將軍入宮,在床單上寫下這封血書?!?/br> 莊駿神色嚴肅。 “不是吾等不愿意發喪,而是昨夜那種情況,一旦發喪,京中內外都要大亂。諸位有所不知,昨天夜里,三殿下在去靜安宮主持救火的路上就遇見了行刺的刺客,差點命喪當場!” “什么?宮中還有刺客?” “不是說讓靜安宮的火燒完就行了嗎?為何殿下還要去救火?” “三殿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臣等想聽您說?!?/br> 大理寺卿凌勝是劉未一手提拔起來的,自然不會輕易被說服。 “父皇的頭風忌情緒不穩,昨夜靜安宮起火,使得父皇病情又起反復,等我趕到的時候,父皇已經駕崩了……” 劉凌滿臉悲戚。 “昨日火一起,我就去了靜安宮救火救人,去靜安宮的路上,遇到了刺客,后來幾近波折,終于將刺客一舉拿下,獨獨跑了賊首蔣進深?!?/br> “蔣進深,那不是新任的金甲衛統領嗎?瘋了他!” “怎么可能!” “諸位臣公,諸位臣公!” 莊駿見局面越來越亂,連忙出聲安撫。 “現在陛下已經駕崩,可國不可一日無君,吾等該做的,應當是立刻讓三殿下奉遺詔即位,讓陛下駕崩的告書和殿下登基的詔書及早傳告四方,迅速安定臣民之心才是??!” “但這遺詔一沒有制寶制誥,二沒有御印封藏,還是寫在布片上的血書,讓我等如何信服?” 一位大臣極為激憤。 “而且陛下如有身體不適,應當立刻召見顧命大臣入宮才對,為何只有莊相和樊將軍在宮里?為何只聽陛下調遣的金甲衛會在半路伏擊殿下?最后見到陛下的,究竟是何人?遺詔又傳給了何人?!” 他幾乎已經是冒著殺頭滅門的危險上前幾步,大聲吼道:“誰知道昨晚起火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逼宮,又是不是有人逼著陛下不得不寫下這封偽詔?” “秦巒,你好大的膽子!” 莊駿怒發沖冠。 “你是暗指我等逼宮刺駕不成!” “不敢,但不無這種可能!” 新上任的御史大夫激動的滿臉通紅。 劉凌聽得堂下一片爭吵謾罵,他繼位的正統性和合理性也受到質疑,心中只覺得一片悲哀。 當年他的父皇,是不是也是在這樣的一片質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