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4
臉上是帶著笑意的。 也許對她來說,聽到兒子被放棄,家人被誅滅,反倒是一種解脫吧。 她沒有選擇生的權利,但還是有了一回選擇死的權利。 但朝中的亂局還遠遠沒有結束,隨著方孝庭在公審時吼叫的那一嗓子,許多事情也漸漸浮出水面。 就像是宗族們商量好的一般,一群宗親希望請出先帝當年的,查閱當年皇后受孕的日期、地點、何人伺候,還希望找到當年宗正寺為劉未上的譜牒。 先楚的遺風使得巫乩之術十分盛行,所帶來的遺留之一便是人們十分小心的保護著自己的生辰八字。即使是尋常人家,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也要把生辰八字鎖在命盒里,過的生辰不是提早一天,便是晚上一天,只有到了要成婚之前,雙方父母會拿著命盒去給專門合八字的人去合一合。 皇帝的生辰八字更是如此,這幾乎是沒人知道的秘密。巫蠱之禍幾代皇帝都十分重視,除了宗正寺的寺卿,以及記錄著皇子出生的譜牒,幾乎沒有人知道皇帝的生辰是幾何。 這些宗族的想法自然也很簡單,如果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先帝的兄弟們雖然不在了,但往上數,劉氏的宗親還是有不少的,恵帝也還有兄弟,恵帝的血脈也是劉家人,如果劉未并非劉氏皇族,便可以在宗族之中尋一子嗣繼承皇位。 他們當然懼怕皇帝的權利和手中的兵馬,可面對著皇位的誘惑,沒有幾個人能夠抵擋住它的迷人魅力。 更何況這只是十分合理的訴求,如果皇帝的身份沒有什么問題,只要請出和譜牒,一看便知。 劉未揣了這么多年的心結,竟然大眾廣庭之下,在他最不希望的時刻,用一種如此不堪的方式被揭了出來! 聽聞宗族入宮是為了什么的那一刻,劉未只覺得四肢麻木,舌根一緊,根本沒辦法站住,還是薛棣眼疾手快,將他一把攙住。 “你,你給我滾!” 劉未看到薛棣的臉,猛然想起薛家當年為什么突然改換門庭,心中一口郁氣無法驅散,對著薛棣惡狠狠地一推。 “是,只是陛下……” 薛棣被推開后,還好脾氣地往后退了幾步,不愿刺激他。 “您……” 說話好像有些大舌頭? “滾!” “……是!” 薛棣大概能猜到皇帝在想什么,嘆了口氣出了殿外,倚靠著宮欄定定的出神。 方孝庭喊得那些事情,他其實小時候就知道了。 他被家人抱出去送給故交時,父親在他的衣包里塞了一封信,大致寫了薛家改擁藩王為帝的原因,其實從內心里,他覺得家里人有些迂腐,明明已經有了從龍之功,只要當做不知道這件事,恐怕薛家的聲望日后便會到無人能及的地步。 但長大之后,他便知道,如果父兄和祖輩是這樣投機之人,那薛家就不會是這個清流的薛家,也不會是這個讓世人敬重的薛家。 他改變不了什么,他不過是一個“遺孤”。 他走到這里,其實也還懷著幾分探究真相的意思,他想知道薛家滿門的堅持,是不是一種無畏的庸人自擾,還是堅持的真有價值。 可現在離真相已經一步之遙了,他卻又不愿意再探尋什么真相了。 這個國家千瘡百孔,皇帝獨立支撐到現在,已經算是不容易。坐在那個位子上的,到底是姓劉還是姓蕭,其實對百姓來說毫無不同。 雖然施展抱負的時機看起來還遙遙無期,可薛棣希望自己登上的舞臺,不是一片破爛不堪的廢墟。 薛棣站在紫宸殿的角落里,一站就是一個多時辰。由于他的手腕和肩部都疲勞成疾,在他被皇帝趕出來后,也沒有人特意去召他做些什么。 然而沒過一會兒,薛棣看到紫宸殿走出了一個內侍,其人眼神陰騭,表情冷肅,正是皇帝身邊的心腹,專門負責傳達一些見不得人的命令。 薛棣心中一個咯噔,心跳的無比迅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迫使著他小心翼翼地尾隨著這個心腹,看著他去見了一支金甲衛的首領,而后領著這群金甲衛…… 等等? 這群金甲衛是去冷宮? “壞了!” 薛棣一跺腳,掉頭就往紫宸殿的小書房里跑。 大部分時候,劉凌都在那里替皇帝分類公文,分發內城各衙門。 此時劉凌眼睛酸澀,正在不停地搓揉,見到薛棣像是見了鬼一樣撲進書房,倒被他嚇的站了起來。 “怎么了?是父皇身體不適嗎?” 劉凌道。 “不是!殿下,快去冷宮!陛下派了一支人馬去冷宮了!” 他把劉凌拉出門外,向著冷宮的方向一推! “快去救人!” 太常寺。 “你說的話,可有證據?” 太常寺卿寒著臉,眼神肅然地問著面前的陳太醫。 陳太醫捧出那本,翻到那一頁,送呈太常寺卿看。 “這本書曾經被李明東借閱過,借閱過之后不久,太醫院里有好幾位太醫見他詢問過別人rou芝是什么,還曾向御藥局一位藥官打聽過云母。除此之外,李明東配藥那天,下官進去過藥室,藥室內殘留的氣氛,定然是八物方的炮制方法無疑!” 太醫院歸太常寺管轄,醫官任免文書、考核結果、醫案的重審,一律都從太常寺中進出,所以一旦太醫院中有用藥不慎的情況,陳太醫自然是向太常寺卿稟報。 至于為什么不向太醫令這個名正言順的長官稟報,一來陳太醫發覺孟順之有點由著李明東的意思,怕是李明東捏了他什么把柄,二是怕孟順之其實也是皇帝的人,參與了此事,如果報了上去,便是“打草驚蛇”。 但凡皇帝被“蒙蔽”,直接和皇帝直諫便是自尋死路,只有借助外力,將皇帝身邊的“jian險小人”鏟除,才能以暢君聽。 除此之外,陳太醫也有些私心。在太醫院中,除了孟順之之外,他資歷最老,如果孟順之有了什么不對,他便是當仁不讓的太醫令人選。但孟順之的醫術確實超出他不少,又是兩朝的老人,很難自己出什么差錯。 但如果他治下不嚴,用人不慎,太醫令的官帽就要被摘掉了。 太常寺卿翻了翻那本,被開頭的功效嚇了一跳。 “什么叫為升仙之人料理俗事而設?” 陳太醫的臉色也不太好看:“道家之人,臨死之前都有預感,很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