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6
貪腐,下面也不敢有人伸這個手。 但要頂住這樣的壓力,不知有多難。遠的不說,皇帝前幾年“助紂為虐”的嘉獎行為肯定寒了一片固守信念之武將的心。 “快快快!快叫職方去拿,去拿歷年來的各地兵庫的損耗情況!全部搬來,一本都不能剩!” 兵部尚書雷震幾乎是咆哮著下令,連連點了七八個人去盯著兵部所有還當值的人去庫部取軍冊。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還不知道情況多么嚴重的就是傻子。 雷震是先帝年間的京中宿衛軍出身,又是大族子弟,對下面的情況恐怕不能明白的那么清楚,但兵部從地方上升上來的將領也不是沒有,這么多主官,不可能沒有知道下面情況的,說不定就有人已經被買通了,即使知道地方上貪腐的情況,也隱瞞著不發,甚至為他們提供方便。 雷震一想到這么多年來他像是瞎子聾子一樣被蒙在鼓里,甚至還和陛下一起欣喜于軍中兵強馬壯,君子一聲令下,數十萬大軍便可立刻動用,如今想來,皇帝沒一怒之下砍了他們的腦袋,只是每天訓斥上一遍,已經是極為克制的了。 還有這位皇子…… 雷震心中敬畏地看向劉凌。 此時的劉凌似是很滿意雷尚書的決定,隱約可見點了點頭,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 因為是兵部內部的會議,這位皇子為了避嫌,連侍讀戴良都沒有帶在身邊,他們才能放開來直抒己見。 “殿下不過是十二歲的少年,卻能一葉知秋,通過核算數目看出各地軍中大有不對,實在是讓下官佩服不已!” 兵部左侍郎和雷尚書一樣,望著劉凌的表情已經是大為不同。 他走出案后,恭恭敬敬地對著劉凌行了一個重禮:“若不是殿下提醒,吾等還在這里埋怨陛下給我們新添了無數麻煩,又或者還在得意吾等往日的德政,連為虎作倀都不為所知。如果真是這樣,待各地覆水難收之時,便是吾等滅族連坐之時?!?/br> “殿下明察秋毫,救了吾等一命,實在是如同再造之恩!” 劉凌一直在兵部打雜,每天問來問去被人當做瘟疫一般躲避,要不是會算賬,現在還在兵部閑晃,哪里想到自己會被這些“大人”們感激,一見到左侍郎行禮,連忙避讓。 “殿下,您當得這一禮!”雷尚書聲如洪鐘,“錢侍郎說的沒錯,國之大事,唯戎與祀,陛下重視軍中,所以才一直對軍中施以仁政。有些人不思報恩,卻總想著自己的好處……” 他的眼神如電地掃過其他幾位有些縮頭縮腦的主官。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雖說現在時日尚短,一時沒有爆發出問題,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之后,上下一起牽動也就是個時間的問題。到了那時候,貪墨的那些黑心錢,可夠買全家上下老小所有人的性命?” 他話說到此時,已經是狠戾至極。 “殿下救了我們一條命,不,是救了我們全家老小的命!軍隊出事,兵部上下就算被族誅,恐怕都不足以平民憤、平帝王之怒!” 雷尚書一聲厲喝,從腰間拔出佩刀,只見一道寒芒閃過,面前的桌案被削下一塊角來。 兵部主官的桌案何其結實,有些用上百年都不見變化,雷尚書一刀下去斬了一大塊,固然有其寶刀鋒銳的緣故,但他的臂力和爆發力也足可窺見。 劉凌不是不懂武藝的少年,當下眼神燦燦,望著雷尚書的眼神頓時有了幾分興奮。 “從今天起,在這里坐著的諸位同僚不準離開兵部!” 雷震手按佩刀,用威脅的眼神冷冷地掃過屋子里所有的同僚。 “在軍冊沒有盤查結束之前,在陛下沒有做出定奪之前,一片紙都不準出去!除了殿下以外,你們吃喝拉撒住都得給我在這個房間里!如果給我發現有人偷溜出去或是夾帶消息的……” 他將刀尖一指地上的案角。 “如同此案?。?!” 到了這個時候,不少兵部的官員似乎才想起來,這位兵部尚書也曾是踩著無數的尸體,從勤王之軍中殺出一條血路,最后才直達金殿的人物。 若沒有殺伐決斷的權利,若沒有皇帝百分百的信任,皇帝又如何能任由他坐著這么重要的位置,一坐就是這么多年? 一時間,僅剩的幾個還有其他想法的官員都收起了自己的心思,認命地準備迎接接下來沒日沒夜的日子。 正如雷尚書所言,別人的銀子雖好,可命更重要不是嗎?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能怪他們不顧別人死活了,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有了劉凌的提醒,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的多。 天下州府的數量雖多,但并不是每個州府都駐扎有那么多的軍隊,就算有的州府貪墨的多,可也有不少是只有一千甚至不到近千數字的戍衛部隊,這些就算是劣跡斑斑,查起來也容易,也容易處置。 而有步卒、甲兵、騎兵、弓手的部隊成了優先和重點徹查的對象。此外,駐軍人數超過三千的大州也是重點核查的部分。 這些先被文書挑挑揀揀拿出來,就篩掉了一半的軍冊。 被提前先核計和查看的一半軍冊分到尚書、左右侍郎和劉凌手里,四人一起查看,再加上有其他各司主官在一旁記錄、計算,很快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損耗數字變少、各地庫存充足的情況,大約是從劉年前開始的,也就是劉凌剛剛得到冷宮里太妃們重視的那個時候。 而在三年前,皇帝嘉獎秦州經營有方的將領之后,達到了普遍的情況。 其中是什么原因,不言而喻,雷尚書的臉黑的都快和他的官帽一個顏色了。 比較重要的要鎮大概有七十多座,這七十多座要鎮中,唯有十四座年年報了損耗,請求兵部和工部派人維修器械、配發損耗的兵甲和消耗,有六地的將領年年都求著再多加“公田”。 往年兵部對這十四座城鎮的鎮軍自然是沒有什么好臉色,而要“公田”就涉及到戶部、工部一起匯算,更加麻煩,也被兵部視若無睹,如今細細一想,不光是左右侍郎,就連雷尚書都成了一張大紅臉。 如今軍中的希望,竟都寄托到了這些往年的“刺兒頭”身上。 劉凌看著手里的軍冊,見到贛州地方的將領毛小虎這個名字,差點噴飯,也就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這一看不得了,劉凌摸了摸下巴,看的不愿意放手。 “殿下為何看的滿臉古怪之色?”已經開始注意劉凌一舉一動的左侍郎湊過頭來,一看到“毛小虎”的名字,臉上的表情也古怪了起來。 “我看他在贛州一地當了十年主將都沒有晉升,年年要錢要糧,三四年前起更是向兵部申請便于在山地作戰的皮甲,說是防衛南方荊州蠻造反……”